【流媒体网】消息:从2010年三网融合政策产物走到今天的新基建潮流,如何理解当下广电国网公司与中国移动的5G合作?其中的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该文是微信文的补充版)
上周,中国广电(广电国网公司)与中国移动宣布就5G共建共享等事宜达成战略协议。作为多年的广电行业观察者,笔者对此既或有感慨,亦不乏审美疲劳。其间,有媒体机构提出类似如下问题:“此次广电与移动共建共享5G,是移动获利更大,还是广电是最大赢家?”“合作提到,双方将按1:1比例共同投资建设700MHz 5G无线网络,‘1:1’的共同投资是否不能仅仅从资金投入方面理解?”“联通+电信和广电+移动相比,哪种组合更有优势,还是说他们在5G将走向共和共生?电信行业局势将有所变化吗?又标志什么呢?”如此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笔者只能摇头苦笑。如同行业知名人士罗小布所言,上述战略协议中涉及的投资边界、资产边界、业务边界等等都未公布,根本不能就此下定论。而媒体机构就这么着急地把自己化身为证券分析人员,急于用放大镜围观一个目前还未成立的广电行业股份公司,何苦来哉?而在另一方面,该股份公司的整合方案已经确认公司属性,何必要把他当作一个准上市公司看待?这与中国联通的混改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广电“全国一张网”之十年轮回?
正是在三网融合政策正式开启的2010年,笔者在前东家曾经为中国有线(当时被认为是最可能的“广电一张网”整合主体)就三网融合战略提供咨询研究服务。当时,在罗列了两大行业各方面情况进行了对比之后,在提供战略建议时,面对复杂的政治、经济、技术等形势,笔者意识到:必须要有真正的高层战略视角才能梳理整体战略格局和作出战略判断。但在这种情况下,西方传统战略研究模式根本不足以应对这种局面。于是,笔者当时选择了中国古人的战略思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当然,具体应用还需要按照当代的政治、经济和技术情况诠释“天时”、“地利”和“人和”三类因素。而在当时最后的报告建议方面,笔者就认为:“广电一张网”整合要有重量级战略合作伙伴,应该选择中央直属大型国有企业,而中国移动正是首选者。
而十年之后的今天,TMT江湖早已经沧海桑田,三网融合都已经成为传说,或可说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但广电国网公司在多年兜兜转转之后,在高举5G移动通信牌照进行整合时——甚至还涵盖了卫星电视业务举起了“天地一体”的口号,在多方权衡之后,广电国网公司最终还是与中国移动走在一起。而这十年中,在CMMB、NGB、网格化管理等概念下不乏众多蹉跎岁月的行业人士——笔者这样混迹大视频江湖的油腻大叔也是其中之一。
顺便说一下,在2012-2013年左右,某跨国通信设备商就嗅到了可能的机会,并曾经就广电国网公司获得移动通信牌照可能性及移动业务战略发展路径委托我之前所在的团队进行研究。从事后看该设备商,这或许就是一个大型跨国公司所应具备的战略洞察: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在海外三网融合早已进入常态阶段时,跨国公司早在2012年左右就从其自身战略视角看到了广电国网公司拿到移动牌照的必要性——虽然,该设备商在当时更多是出于所谓“第四运营商”的期望。
图为:广电“全国一张网”十年路径
回顾过去的十年,得之乎,失之乎?或已难以言状。笔者在上图简单列举了部分重大事件以示其时间流逝情况,其中更多阶段性情况和观点请参考《观点|广电“全国一张网”背后的期待与挑战》、《广电国网从牌照到牌局》等。
十年意味着什么?
TMT十年风云变幻。如下图所示,过去的十年,或许是中国TMT与新经济领域变革最为迅猛的十年,其中伴随着复杂而深刻的行业变迁与宏观政治演进。这十年,TMT核心领域经历了从3G到4G了两个重要阶段并开始迈进5G时代,Web1.0/Web2.0继续演变为宽带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并向万物互联的“智慧社会”发展——笔者一直认为这是“产业互联网”代替“消费互联网”成为TMT核心的过程。
图为:广电“全国一张网”十年相关重要宏观政策演进
从文化传播到“服务群众”。同时,在文化领域一系列的文化体制改革政策之后,习总书记在2014年发出“媒体融合”的政策号召,并延续至今。尤其重要的是,2017年的十九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治理制度建设”列为重要内容;而2018年的媒体融合工作在强调“引导群众”这一工作的同时,第一次将“服务群众”也纳入“媒体融合”范畴。这就将媒体融合“移动优先”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及“智慧社会”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就延申了“智慧广电”的范畴。特别是2019年十九大四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要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主题进行研究,使这一主题成为目前的关键内容。
图为:广电国网十年核心大势演进归纳
在上述背景下,广电有线“全国一张网”的定位已经远远超过最初“三网融合竞争”的需求,而是在复杂的媒体竞争、网络安全等形势下落实国家高层次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诉求!!因此,此前ZX部的整合方案明确有线网目标是“数字文化传播网”,继续强调“宣传文化”与“信息服务”的双重属性,尤其是多次强调文化属性。该方案确认新成立的股份公司是“服务于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社会各行业的国家重要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运营商”。这是“全国一张网”的核心背景。从这些角度来看,“第四运营商”的说法或许从未成立。不过,即使是广电行业人士,如果没有深入理解过去数年的宏观政策演进情况,或许也难以理解中国广电股份公司的战略定位!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而另一方面,而当我们谈及作为重要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5G时,当我们进入到2020年时,我们也越来越无法忽视5G的“新基建”意义及国际竞争背景。
图为:5G与新基建之重
从过去一年以来——尤其是进入庚子之年,5G引领的“新基建”的独特意义和重要性越加显著。从直接的角度考虑,5G和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有助于拉动内需推动后疫情下的经济恢复;从结构性角度,“新基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与优化产业格局、提升长期竞争力与社会管理升级。例如,疫情之下凸显的社会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服务,必然是“新基建”工作致力于完善的关键领域——即前述的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范畴。
从国际竞争角度,奉行单边主义的美国特朗普政府近年来持续打压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力图继续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在此背景下,推动国内5G网络建设及应用,对于华为等科技企业的发展也是一大助益,这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求。如同5月1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议题时指出的,“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参考前文《重磅|新基建开启大场面,“标准化战略”首次提出!!》)
所以,行业人士都知道,国家在战略层面推进的这一轮新基建,对于5G运营商来说,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但其中的挑战也必然是存在和不可忽视的:运营商需要以“网络强国”为目标并遵循“万物互联”的原则,在5G建设中进一步完善网络支撑、能力和应用支撑;不可避免地要结合各行各业需求进行量身服务创新;而其中与必然涉及终端这一关键环节的标准化等等协作……。更不用说,面向社会治理方面的政务应用必然少不了。进一步,有能力的5G运营商也会积极参与各种5G标准——包括行业应用标准制定等工作,甚至将标准从国内市场推向“一带一路”为核心的海外市场。
那么?从封闭的有线数字电视体系诞生的中国广电能否承担5G之重?能否真正直面各行各业的5G应用需求?当然,最基本的是,能否建设好一张覆盖全国且相对完善的5G网络?
简说广电“天时、地利、人和”
这里简单说一说中国广电目前的境地。
天时。“天时”者,大势也。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明了“天时”,还需要把握“窗口期”。虽然中国人都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若是过了核心窗口期,后面的“地利”、“人和”因素讨论都了无意义!
目前电信运营商在5G与新基建方面是什么状态呢?最新的案例是:4月29日,中国联通携手华为、Intel、腾讯、中兴、浪潮、碧桂园、格力等重要战略合作伙伴,正式发布全球首张MEC规模商用网络。于此同时,电信运营商通过资本运作等手段积极推动组织架构变革(参考《劲语快评|新基建下的数据要素意义凸显,下一代电视加速商用部署》)。而按照工信部25号文,到2020年底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要达12亿。电信运营商的这种状态即“天时”或许可以称之为“兵临城下”。
图为:5G之兵临城下
那广电行业又是如何?过去10年中,中国广电运营商在移动通信方面没有任何商业从业经验,虽然有一些基于WIFI的无线服务,但也只是在一些极少数的特定场合。而且,广电行业虽然拥有700Mhz频段资源,虽然中国广电申请5G牌照的传闻在2018年左右就有传闻(当年6月ZX部牵头成立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发展领导小组),但700Mhz频段资源清理到今天应该还在进行中。最最重要的是,理想情况下,广电行业应该很早就完成行业性整合并运行了一段时间取得阶段性成果,然后获得5G牌照迎来进一步发展机遇;而现实是,中国广电希望凭借5G牌照来完成10年之前三网融合试点政策规定的任务。这完全是一种战略节奏倒置!
地利。“地利”者,或可称为“地势”;“地”者,即实际落地中的各种操作和运作,就是实操;“势”者,就是“高下相倾”、“长短相较”中的差异,并成为实操中的优劣因素。
这可以从很多各角度说。在网络方面,中国广电运营商虽然有一定的有线网络资源,但核心覆盖领域则是在住宅区,而在商业地区、工业地区等地域的覆盖几乎没有。其中关键原因是,各地广电运营商在关键的互联网宽带接入业务经营方面一直面临“宽带出口”问题,或者说在互联互通结算政策方面处于显著的不利境地。这导致其难以做大做好业务,也就难以进行网络扩张和升级(参考前文《劲语快评│国家级互联网交换中心将带来什么?》)。在资金方面,中国广电成立时的注册资金仅仅是50亿人民币;而广电有线上市公司的年报与电信运营商比较起来就是“一筐土豆”。在终端方面,广电运营商过去主要基于封闭和定制的机顶盒提供数字电视服务,其中智能化终端占比极低,与移动终端相比用户存在感极低。
人和。“人和”者,一在“人心”。《华严经》有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二在“和合”,调和、和谐乃至合力。
在三网融合政策之下,中国广电“一张网”历经十年到今天都未完成,其中“人和”因素可见一斑。在内部“人和”方面,广电有线网络的各自为政尤为显著,这鲜明地体现在有线网络和机顶盒终端相关技术标准领域,其“七国八制”情形比上个世纪80/90年代电信行业程控交换机情况更为糟糕。或许,人和的根本原因在于,广电有线网络运营商传统上属于准事业机构,离现代企业机制实在太遥远,在其上进行全国性资产与网络整合工作甚为艰难。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的有线电视服务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准公益服务,付费电视从未发展成为行业核心收入;大部分(中老年)家庭用户也都未将有线电视服务视为典型的商业服务。
关于广电兼具“事业/公益”属性与“产业/市场”属性的问题,一位行业内部人士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比喻:广电人要随时准备两套服装,一身是中山装,一身是西装,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服装。只是,笔者认为:很多人或许都不清楚这两套服装背后的属性是什么(初心为何?),经常拿一种属性错误地掩饰另一种属性。
在与上游设备商“人和”方面,笔者看到最多的是基于机顶盒、CA、中间件以及EOC网络设备的利益捆绑,整个广电行业都未能培养出一个大众熟悉和认可的设备商。而在广电有线领域长期进行战略投入如国安广视网络者,在推行“DVB+OTT”这样的业务变革时也受到各种约束。而最早高举“DVB+OTT”旗帜的曾会明(有线电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中广互联创始人),曾一度联合广电运营商及上下游机构成立“DOF论坛”(DVB+OTT融合创新论坛)。但也无法汇聚行业力量,该论坛其后不得不改组为(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之下)台网协作专委会(即笔者此前就职之处),转而致力于推动广电电视台与有线网之间的协作(以及媒体融合事宜)。
在与电信运营商“人和”关系方面,不同地域的有线运营商这么多年来与电信运营商也存在合作情况,但能长期稳定者极少。
小结:罗小布“殖民说”与“媒介即信息”
罗小布“殖民说”。上周,行业知名人士罗小布发表了《广电5G即将开启“殖民地脱贫模式”》一文。罗小布指出:为了广电5G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解决几十万员工的生计问题,选择“殖民地脱贫模式”不失为一种“脱贫”创新。广电5G“殖民地脱贫模式”分为三个阶段:有尊严的“殖民地”阶段、“半殖民地”阶段和“附庸国”阶段。其中,所谓“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独立自主,而在经济和政冶方面,实际上都是依附于列强。如果广电5G公司与中国移动合作,长期来看,可能广电是吃亏的一方,但是公司还是广电的,那么这时的广电5G公司就是“半殖民地型”的公司。
图为:“殖民”模式下的租界场景
笔者严肃赞同罗小布上述“殖民说”。按照上面的“天时地利人和”情形,在天时、地利、人和因素都匮乏的情况下,为什么不选择有尊严“殖民”模式呢?因为落后而又无法自发革新的情况下,“殖民”几乎是最优选项。因为,如前所言,现阶段的5G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国家战略——这是国家赋予的尊严!然而,如果因为自身战略节奏一再延误及能力先天不足和后天缺“补”,广电国网最终错过新基建的“天时”与机遇,5G牌照最终也就了无意义,这种尊严最后就变成“鸡毛令箭”。所以,选择“殖民”模式就是承认以往的战略节奏错误并补救之,抓住最后的窗口期。何况,都是国有机构,说是“殖民”,或许也算是某种意义的系统内融合与革新。
关于“媒介即信息”的碎碎念。不过,上面的前提或许是,广电网络继续作为文宣服务基础设施,继续与之紧密捆绑;否则,过去近二十年(有线网络数字化本世纪初就开始)所做的都意义不大。还不如当年直接把广电网络划归到信产部管辖范畴,开启真正的“三网融合”。
或许,如同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信息”,新媒介总是带来新的文化氛围。尤其是从智能手机这个目前为之最“冷”的媒介诞生开始,从媒体融合政策喊出“移动优先”的时候,媒体的世界就变了,媒体文化战场已经不同或者说扩大了。而如果不知道战场在哪,那就只能不断地“修正”吧——而“修正”能否走向“融合”,能否从“殖民”走向“附庸”和独立?那就是广电国网公司选择与中国移动5G战略合作所面临的命题了。
最后,还是那两句话: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责任编辑:李平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解密】全国广电工程公司 2025-03-26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700M,迎高光时刻! 2025-03-25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上市公司财报分析! 2025-03-21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5G有个重要推动! 2025-03-19
- [常话短说] 【解局】某上市广电网又成立新公司,干啥?!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