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勐海县广播电视发射台安播工作
何沅蓉| 流媒体网| 2025-07-04
【流媒体网】摘要:双重使命下的挑战与应对,勐海县广播电视发射台安播工作纪实。

  摘要广播电视发射台作为信息传播的关键枢纽,在重要保障期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使命。勐海县广播电视发射台因地处缅甸与中国边境打洛镇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在重要保障期的工作有着特殊意义与挑战。本文对勐海县广播电视发射台安全播出工作有所浅析,对提升广播电视服务质量、维护地方文化传播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价值。

  一、台站基本情况

  (一)台站地理位置特点

  勐海县广播电视发射台是勐海县唯一一座无线发射台,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西南部打洛镇景洛社区,地理坐标约在东经100°19′、北纬21°58′。其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之一,也是勐海县重要的对外宣传阵地。同时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信号干扰风险、跨境信号覆盖以及跨境信号影响等,都对发射台信号的稳定传输带来挑战。

  打洛镇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毗邻,距离勐海县城65公里,景洪110公里,昆明648公里。该镇国土面积为400.16平方公里,其边境线长达36.5公里(其中陆路边界为12.5公里),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相邻。打洛镇距离缅甸景栋93公里,泰国北部口岸米赛240公里,是我国通往缅甸、泰国及东南亚其他国家最近的陆路通道。作为国家级口岸,打洛口岸依托其地理优势,使得打洛镇成为中缅边境贸易、人员交流和文化交流的关键节点。此外,公路交通不仅服务于当地居民的日常出行,还是货物运输和边境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二)文化背景

  勐海县民族文化灿烂,辖区居住着25个民族,有汉、傣、哈尼、拉祜、布朗等9个世居民族。布朗族弹唱等众多文化瑰宝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这里的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如傣族“泼水节”、哈尼族“嘎汤帕节”、拉祜族“拉祜扩节”、布朗族“桑康节”等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勐海县广播电视发射台肩负着传承与弘扬这些民族文化的重任,通过节目传播,让民族文化走出勐海,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重要保障期,更是要确保各类民族文化节目准确、稳定播出,满足当地群众的文化需求,增强民族凝聚力。

  (三)业务情况

  勐海县广播电视发射台采取无线覆盖方式将广播电视节目覆盖至直径20公里范围内的打洛镇及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勐拉县城。目前,发射台在用发射机共7部,发射功率均为300W,总功率2.1千瓦,发射中央、省、州、县级共41套广播电视节目,7部发射机系统由4套调频广播和3套地面数字发射系统组成,4套调频广播系统发射的分别是FM89MHz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FM93.2MHz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台傣语哈尼语综合广播、FM100MHz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民族语广播、FM104MHz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3套数字电视发射系统分别是DS-14发送云南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等7套数字电视节目和云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等6套数字广播节目;DS-23发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等8套数字电视节目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等12套数字广播节目;DS-26发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等4套数字电视节目。(分别有中央数字电视和广播节目24套,省级数字电视和广播节目13套,调频广播节目4套)。

  二、安全播出工作的重要性

  (一)安播事故

  安播事故即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事故,指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传输、发射、覆盖等环节,因技术故障、人为破坏、管理疏漏等原因,导致节目播出中断、信号质量严重下降、播出内容出现错误或违规等异常情况。从事故类型来看,技术故障类事故较为常见,比如发射台设备老化引发的信号中断,勐海县广播电视发射台地处中缅边境,受气候、环境因素影响大,设备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可能出现信号中断。又如传输线路遭自然灾害损坏,边境地区多山地,暴雨、泥石流等灾害易破坏线路,造成播出事故。人为破坏类事故不容忽视,非法信号干扰、恶意插播等行为,会干扰正常播出秩序,危害社会稳定。此外,还有内容违规类事故,如播出未经审核或存在导向错误、有害信息的内容,但勐海县级节目仅有勐海台,且均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播出。

  (二)安播重要性

  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明确指出,其立法目的在于强化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确保信号安全优质播出,维护用户收听收看权益,依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制定。该规定强调,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需秉持“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 的方针。“不间断”确保信息持续传播,避免节目中断影响舆论引导与社会稳定;“高质量”对画质、音质提出严格要求,提升视听体验;“既经济、又安全”则平衡资源利用与安全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

  规定实行分类分级保障制度,要求安全播出责任单位严格遵循相关要求,从准入门槛上保障安全播出。例如,在技术系统配置方面,需符合国家、行业技术规范与分级配置要求,针对播出系统特点采取防范恶意破坏的技术措施,并对节目信号质量和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记录保存。

  在重要保障期方面,全国及地方的重要保障期分别由国务院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规定。在此期间,安全播出责任单位需制定预案,加强值班和监测,避免进行影响安全播出的操作,特殊情况需报批。如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广播电视准确、及时地传播会议精神,凸显安全播出的重要性。

  三、勐海县广播电视发射台安播工作的特殊性

  勐海县广播电视发射台位于中缅边境交汇的关键地带,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双重的重要使命:对内而言,它是勐海县及其周边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无线信号的广泛覆盖,确保当地民众能够及时、便捷地获取到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最新的新闻资讯,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对外方面,它则扮演着我国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角色,凭借稳定且高质量的信号传输能力,将中国的文化精髓、政策方针以及主流声音有效传递至缅甸第四特区,对该地区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认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重大节日、重要会议等关键时期,发射台必须全力以赴,确保党和国家的重要声音在国内得到有效传播,同时也要保证对外传播的精准性和无误性,以维护国家形象和文化安全。

  尽管当前勐海县广播电视发射台在技术设备、人员素质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例如设备老化导致性能下降、技术人才业务能力有待提高等,但通过积极实施技术设备的升级改造、加强人员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以及积极应对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等一系列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发射台能够不断提升自身在重要保障期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这不仅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勐海县的广大群众,满足他们对文化信息的需求,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也为勐海县的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贡献了重要力量。更为重要的是,这对于促进中缅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维护边境地区的和谐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本篇为投稿,作者单位:勐海县广播电视发射台)

责任编辑:李楠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