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名为“广电七仙女”的微信视频号在微信朋友圈持续走红,时而幽默风趣、时而温婉优雅的视频内容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是江苏有线南京雨花台分公司顺应新媒体浪潮而精心孵化的网络IP。
这支由7位平均年龄仅25岁的有线青年组成的团队“首秀”即出彩,首发视频超5000次观看,后续作品持续升温,开号仅1个多月发布视频作品10余条,账号播放量已突破15万,平均单条视频自然播放量稳定突破1.25万次,峰值作品更达5万次播放,成为行业中活跃在新媒体领域的一匹黑马,甚至友商官号也在作品评论区借势宣传。
迎难而上,在破解困境中淬炼成长
“我们既是演员、主播,又是剪辑师、编剧,没有‘专业团队’,只有学习力满满的‘六边形战士’!”团队成员自豪地说道。
面对无专业团队、无专业设备、无专业场地的困境,分公司并未退缩,而是决定盘活现有资源,能干的自己干,节约成本、激发潜能。于是,由各个岗位人员组建的“新手团队”产生了:分公司副总经理亲自搞策划、想创意、写剧本、做导演、抓剪辑,综合部主任化身客服达人,后勤管理员扛起摄像重任,文秘兼任剪辑场务,财务会计负责平台运营……七位“仙女”更是来自不同部门岗位:有才进公司三个多月的综合业务受理员,也有工作多年的中层骨干。无专业设备,她们便“就地取材”:拍摄云台为员工平时自拍闲置,直播和拍摄用手机“打天下”,收音靠耳机。无专业场地就把营业厅、会议室、电梯间变成摄影棚、直播间。为了制造仙气飘飘之感,直接用上了吹风机。尽管拍摄现场稍显简陋,但质朴的画面反而成就了有线姑娘独特的美。
锻造团魂,是仙女也是“铁娘子”
“七仙女”紧追全民热点,用最鲜活有趣的形式、最简洁明了的方式让公司产品触达广大网民。然而运营初期,由于缺乏经验,首条视频便遭遇“限流”。团队并未气馁,而是迅速调整策略:改措辞、调时段、优标签,在短短一个月内迅速摸清了平台运营规则。表现力存在短板,她们就一遍遍试镜、重拍,一个镜头NG二三十次是常态,大家在一次次磨砺中逐渐摸索出了经验。为了持续推出优质作品,团队每周都会利用休息时间头脑风暴,想出创意并反复打磨。她们在短视频中巧妙串联了苏超赛事、热门影视、网红BGM等热点,让业务、产品的宣传更加有趣。
为了借势热播剧《我的后半生》,团队上演了一场“极限挑战”:一日内跑遍了玄武湖、莫愁湖、鼓楼医院、紫金山等多个取景地……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午餐也只能在转场路上匆匆解决。因分散办公的“七仙女”们聚齐不易,结束拍摄后她们又迅速换装,加拍了一条冷幽默风格的《去班味健身操》,谁知这条临时赶工的视频一经发布竟成了朋友圈爆款,观看量直冲5万次。
匠心运营,珍惜业务转化机会
除了吸睛的视频吸引网民关注,负责平台运营的兼职客服也使尽浑身解数,在评论区用幽默风趣的回复与网友打成一片。对于评论中的批评、建议,客服也虚心接受并给予高情商回复。有评论说“视频里没笑容”,客服一句“她们在修炼冰山美人,您的关注会让她们融化”成功让对方路转粉,类似这样的精彩回复数不胜数。
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新手团队”快速蜕变成“特种兵”,传播效果不输专业团队。一条条短视频对公司5G产品、宽带产品、有线电视苏超专区、爱优芒腾炫专区等进行了有效的宣传推广。在视频外拍、微信朋友圈转发、产品直播、线上回复等多个场景中,实现5G号卡、广电宽带等主营业务顺畅的引流转化,为公司大众业务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广电七仙女”IP的破圈,生动诠释了雨花台分公司在新形势下积极转型、拥抱变革的拼搏精神。她们将有限的资源转化为无限的可能,以锐意探索和蓬勃创意,在短视频赛道上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业务发展新路径。未来,这支充满活力的团队必将以更加饱满的创作激情,在融媒时代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责任编辑:凌美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盘点】全国付费频道活得咋样?! 2025-07-10
- IPTV月报|2025年5月家庭智慧屏IPTV报告 2025-06-24
- OTT月报|2025年5月智能电视大数据报告 2025-06-19
- OTT节目榜单|2025年5月OTT点播节目排名发布! 2025-06-18
- OTT月报|2025年4月智能电视大数据报告 202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