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OTT的2023:冰与火、破与立
云中| 流媒体网| 2024-01-08
【流媒体网】摘要:近几年来变化最大的一年。

  推荐阅读:

  年终盘点|中国广电2023年5G进展之网络、应用、终端

  年终盘点|2023年三大运营商推动5G迈向“精耕细作”期

  年终盘点|“聚光灯”之下的微短剧,更热闹,也更“卷”了

  2023年的OTT,很多事情并没有如人们所预想那样进行。

  开年,一条关于智能电视“套娃收费”的新闻登上热搜,一时间舆情汹涌,且持续多日。

  之后,监管层面迅速跟进,再叠加上半年OTT安播事件的影响,整个电视行业迎来一轮影响深刻、波及广泛的整改。

  虽然有些意料之外,但细究之下,一切又都合乎情理——无论是套娃收费、操作复杂背后累积已久的用户情绪,还是产业链条中长期存在的缺位与越位,或是OTT直播业务存在的安全隐患,都成了2023年行业整改的伏笔。

  整改之下,OTT行业的一些旧有叙事被打破,一切向着更加合规、有序的方向靠拢。

  如今,整改仍在继续。

  或许是巧合,在2023年的最后几天,一条关于智能电视“操作复杂”的新闻再次登上热搜,似乎和年初的“套娃收费”舆论形成了某种呼应。

  也是在这种种不确定性中,2023年的OTT行业各方,或主动或被动地迎接着诸多改变。

  整改之下

  相关阅读:

  独家|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开展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工作的通知

  重磅|《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工作指南2.0》发布,是1.0的加强升级版

  如文章开头所说,2023年OTT行业的整改,某种程度上是始于舆情。

  毕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哪怕是作为曾经几乎家家必备的信息获取和娱乐终端,电视大屏也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互联网舆论中心了。

  但在2023年,电视大屏却因为套娃收费、操作复杂等问题屡上热搜,以这种不受待见的方式成了“显眼包”。

  这也就不难理解监管层面出手为何如此迅速,因为“看电视难、看电视烦”的背后,不仅涉及产品问题、商业问题,也关乎公共服务、社会民生。

  因此,从2023年广电总局召开一系列相关整治会议,到发布《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工作指南》等文件,不仅整治力度大、覆盖范围广,而且持续时间长。

  目前,持续近一年的行业整改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效,比如电视的套娃收费包被大幅压减,免费内容的提供也有所增加。

  在整改对行业的纠偏之下,短时间的阵痛自然难以避免,但也必将推动OTT朝着更加高质量的方向前行。

  在流媒体网看来,对OTT产业各方而言,接下来需要在更好地兼顾用户体验和商业价值的同时,尽快探索更新的增长之道。

  直播暂停

  相关阅读:

  OTT直播的“前世”与“今生” 

  安全性,OTT直播不能承受之重

  电视家跑路背后的故事 

  在具体业务方面,2023年OTT行业变动最大也最受关注的,大概要属OTT直播了。

  在经历了前两年如火如荼的开展之后,OTT直播并没有迎来很多产业人士此前所期望的“转正”,反而是被迅速叫停。

  原因其实不难理解,对目前的OTT直播来说,无论是政策合规性问题,还是版权合法性问题,都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

  就像这一年里,从OTT直播暴露出的安全问题,到全国省级电视台联合发布维权声明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映射出OTT直播背后的种种隐患。

  因此,2023年先有广电总局、中国广电集中对OTT直播业务进行“遏制增量、治理存量”的明确表态,并下发相关通知,后有11月电视家等第三方电视直播软件的集体关停。总之,OTT直播再次回到了181号文的规范之下。

  当然,虽然OTT直播被按下了暂停键,但正如流媒体网此前在《OTT直播的“前世”与“今生”》一文中所说,由于电视直播的特殊性,电视直播之争还远没到终局,与之相关的产业博弈仍会继续。

  战线收缩

  相关阅读:

  仅剩一款电视在售,OPPO电视业务大收缩?

  2023年的智能电视行业,没有像前几年那样不断迎来新的入局者,反而有一些此前的入局者开始收缩战线。

  2月,有不少媒体报道称OPPO将裁撤电视业务线,OPPO方面则对此表示相关传言不实。

  虽然OPPO进行了否认,但从一些迹象来看,其电视业务的确有收缩之势。比如OPPO官网和京东、淘宝旗舰店就下线了电视专区,且目前仅剩少量两三年前推出的旧款电视在售。

  类似OPPO在收缩电视业务的还有百度。在小度官方商城,同样已经下线了电视专区。在小度京东、淘宝等官方旗舰店,或无法搜到电视产品,或长期显示无货。

  OPPO和百度的共同点是,二者都属于电视领域的跨界玩家,而且入局时间都在近两三年,他们瞄准的也都是电视背后更大的家庭智能生态。

  智能电视行业从来不乏跨界而来的玩家,但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这一领域的蛋糕显然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分食。OPPO、百度2023年在电视业务上的收缩,似乎又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

  增长仍在

  相关阅读:

  持续增长!2023H1 IPTV激活用户数近4亿户,OTT激活用户数上涨超IPTV

  虽然降本增效依然是2023年多数行业的主基调,电视大屏产业也迎来着一些不确定性,但这一年里,OTT依然呈现出令人期待的增长。

  比如《2023H1中国家庭智能大屏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家庭智能大屏(联网电视)覆盖达5.26亿,其中智能电视激活户数达3.22亿,同比增长13.4%。

  在降本增效压力广泛传导的大背景下,OTT仍能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实属难得。

  规模增长的同时,OTT的产业价值也在提升。

  《白皮书》显示,除了开机广告,与视频内容紧密相关的贴片广告填充率增长至33%,大屏多家媒体整合会员覆盖率也突破3成。

  此外,不止于看,家庭大屏正在被用起来、玩起来,音乐、教育、游戏、生活等家庭大屏非视频类应用,月活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

  由此可见,OTT产业依然蕴含着不小的价值增量。对市场各方而言,如何有效挖掘这些价值,将是接下来的重点。

  拥抱大模型

  相关阅读:

  AI大模型,“走进”电视大屏

  AI大模型是2023年最火热的赛道,也是科技互联网圈最避不开的关键词。在OTT领域,AI大模型也开始更多地发挥作用。

  在AI大模型最为火热的2023上半年,长虹、海信、创维等电视厂商就曾接连表示将对接AI大模型。在此之后,人们逐渐看到更多AI大模型在电视领域应用的具体案例。

  比如11月,长虹发布了全球首个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家电AI平台——长虹云帆,随后,虹魔方对这一平台进行了有效落地,“什么值得看”功能成为云帆AI平台在大屏媒资推荐领域的第一个应用场景。

  同样是面向电视大屏的内容推荐与运营,酷开科技也打造了酷开影视多模大模型,通过对内容模型、探测模型、用户模型、推荐模型的调用,让内容运营的提效、精准推荐质量的提升,都得到更多助力。

  以AI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浪潮,席卷的是各行各业,随着AI大模型探索出更多具体的落地场景,也有望加快为本就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的电视大屏带来真正的变革。

  终端“革命”

  相关阅读:

  屏论|摆脱低效内卷,电视要靠啥?

  华为发布首款隔空触控电视,电视交互革命要来了?

  使用场景的受限,以及交互操作的不便,大概是电视的两个最深层次的痛点了。但2023年,这两个痛点都迎来了更多新的解法。

  过去一年,给电视使用场景限制带来巨大改观的,要属一跃成为热门赛道的移动智慧屏。由于移动智慧屏可移动、可旋转,甚至可触摸、可续航,让电视的使用场景和功能玩法都大大丰富。

  在此方面,长虹、海信等电视厂商就曾推出过相关产品,同时,百度等更多其他领域的玩家也在布局。

  洛图科技此前曾预计,2024年中国移动智慧屏市场将进入下一个竞争阶段,全渠道的销量有望达到50万台,同比增长200%以上。

  流媒体网认为,接下来,对电视厂商而言,思考如何推动移动智慧屏朝着“新型电视”而非“大号平板”的方向发展,以及如何应对越来越多新型屏幕终端的冲击,或许将是一个重要问题。

  除了移动智慧屏对电视使用场景的扩展,在交互操作上,一些新的解决方案也在给电视带来更多可能。

  9月,华为推出智慧屏V5 Pro,并发布了“华为灵犀隔空触控”,可以让用户在大屏上实现滑动、拖拽、点按等交互方式,像玩手机一样操控大屏。

  相比在传统遥控器上一步步地点按,这显然是一种更为便捷和先进的方式。它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更加方便使用电视的可能,或也有望推动电视的新一轮交互革命。

  小结

  政策、业务、市场、技术、终端……不得不说,在一系列内外部因素推动下,2023年的OTT产业变革颇多,甚至说是近几年来变化最大的一年也不为过。

  不过,虽然种种变革给行业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以及挑战和阵痛,但同时,它们其实也在很大程度上给行业指示着前进方向。正所谓不破不立,面对变化,主动变革,或许才是产业各方拥抱未来的最好方式。

 

责任编辑:李楠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