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2023年三大运营商推动5G迈向“精耕细作”期
晴天| 流媒体网| 2023-12-26
【流媒体网】摘要:三大电信运营商2023年5G建设现状和发展动向!

  相关推荐:年终盘点|“聚光灯”之下的微短剧,更热闹,也更“卷”了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新应用、新场景持续涌现。作为基础网络提供者,运营商在5G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岁末年初之际,流媒体网盘点了四大运营商2023年在5G网络、应用、终端发展三方面进展,以期窥探到整个行业发展境况和未来趋势。

  文章分电信/联通/移动三大电信运营商和中国广电两部分,供业界参考。本篇文章先主要围绕三大电信运营商2023年5G建设现状和发展动向展开。

  5G网络纵深推进

  当前,中国5G网络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移动已建成全球最大的SA独立网络,5G基站数超190万个;中国电信正持续深化与中国联通5G的共建共享,开通5G共享基站超过120万站,建成了全球首张、规模最大的5G SA共建共享网络;中国联通已累计开通5G基站152万站,全球占比达30%。5G网络建设正在向着深度覆盖,容量提升和重点场景覆盖推进。而在此阶段下,低频组网成为重点。

  2023年8月,中国电信获得许可将现网用于2G/3G/4G系统的800MHz频段频率重耕用于5G系统,至此三大运营商均获得了低频5G资源(中国联通的900MHz频段频谱资源、中国移动共建共享中国广电700MHz频段),将利于实现农村及边远地区的5G网络覆盖。

  目前三大运营商正在加快低频建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份,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700MHz 5G基站已经达到60万个。

  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在进行设备集采,发力5G低频覆盖:2023年8月,中国联通启动了402.39亿元5G设备集采,其中就包含相当比例的900M 5G基站;9月底消息,中国电信启动800M 5G基站集采,11月8日,中国电信发布了800M重耕工程无线网主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名单,据公告显示,此次中国电信集采25万个5G 800MHz基站,总价值约64.2亿元。

  另一方面,随着5G网络的深度覆盖,尤其面对室内多样化且复杂的环境,5G“小基站”快速定制、灵活部署、低成本等优势,为实现5G深度覆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成为接下来5G网络建设的主角。目前三大运营商都在积极进行5G“小基站”的部署,开启常态化测试和集采。如,2023年3月,中国电信开启了5G扩展型小基站的代工采购招标,包括6000套5G小基站;8月又启动2023年自研5G扩展型小基站设备代工服务集采。

  同时,在网络深度覆盖阶段,集约化、定制化成为重要建设思路,5G专网建设意义凸显,并且三大运营商正不断提升5G行业专网产品能力,进行系统性升级。在2023年5月,中国移动发布了5G极致专网3.0 Ultra,同时推出四款场景化专网产品;中国电信推出5G定制网产品体系NICES,并于2023年升级为NICES Pro,以5G+四融为驱动,实现端、网、边、云、用、服、安的全面升级;中国联通也已经升级5G行业专网产品体系3.0,推进5G技术演进与创新,2023年11月还发布了“5G政务随行专网产品”。

  此外,随着网络建设的逐渐完善,优化网络,最大限度减少质量问题并确保网络高容量,成为运营商工作的又一重点。例如,4月,黑龙江联通组织完成了牡丹江、鸡西等6个市(地)的5G核心网SMF融合功能改造,网络时延降低20ms;6月,吉林延边移动携手中兴通讯应用基于NGI平台的HDOA功能,助力5G双流增长;9月中旬,安徽电信在芜湖核心城区完成双智网络百站规模部署,通过智能分流比+智能用户编排,提升5G网络服务能力提升和用户口碑;10月,天津联通在天津市西青区完成新型杆微站创新方案商用部署,部署区域内高楼居民楼5G弱覆盖比例减少85%,5G分流比超过50%。

  5G向纵深推进中,解决网络速率不够快、复杂场景网络覆盖不够全面等都将是重点,也意味着整个部署将越发复杂,精细建网对设备的要求也将不断提升。

  5G应用规模化

  根据三大运营商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5G套餐用户数已超过13.48亿户,用户规模仍在进一步增长,其中中国移动约为7.79亿户、中国电信约为3.15亿户、中国联通为2.55亿户。

  但这一数据并不是5G实际用户数。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5G移动电话用户为 7.71 亿户,这意味着5G套餐用户中有一部分并未真正使用5G网络。

  2023年11月,手机5G开关被取消、用户只能默认使用5G网络一事也引发广泛关注。而取消5G开关的背后,也是想提高5G网络的利用率。

  事实上,用户不使用5G网络的一个很大原因在于,对5G感知并不明显,这也意味着提升用户5G网络的感知度成为三大运营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目前三大运营商已经推出5G超高清、5G云VR/AR、5G云游戏、5G量子密话、5G消息、5G新通话等新业务。以5G新通话为例,2023年中国电信建设5G新通话业务平台,加强整体网络规划,11月,中国电信还发布了5G新通话合作计划,并完成IMS DC终端的5G增强通话呼叫验证,此前在江苏完成了5G新通话首批业务能力验证试点工作;中国移动2023年在试点省份进行业务验证和友好用户测试,如8月、9月,先后在北京、江苏地区完成基于视频通话的5G新通话增强功能首呼,此外11月,还与华为举办“5G新通话联合创新中心”揭牌仪式;2023年,中国联通也推出5G新通信系列业务,并致力将XR、AI、数字人技术融入5G新通信场景,2023年12月,中国联通完成了XR通话的实机运行与兼容性测试。

  当然也可以看出,目前三大运营商的新通话业务仍处于初级部署阶段,并未在全国范围内开启5G新通话商用。同时,5G新通话与大众日常使用的社交类App功能具有较高重合性,商用后用户的使用程度如何仍有待观察,另外产业链各方的参与积极性也是重点。

  另一方面,5G除了面向个人用户,更多的价值还在于行业应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电信项目数跨越2万个大关,覆盖全行业场景超过100个,其中2023年度新增项目7500余个,同比提升86%,累计签约金额同比增幅88%。

  中国联通累计打造超2.4万个5G应用商业化项目,其中1.2万个在工业领域,包含3500个智慧工厂,服务超6800个5G行业虚拟专网客户,覆盖国民经济60个大类,规模复制40个大类。

  中国移动累计签约3万个5G商用案例,在多行业实现规模复制。例如,国内集装箱吞吐量TOP10的港口全面实现5G ToB能力落地;19家A+钢铁企业,中国移动合作了16家;智慧矿山签约项目540个,千万吨级煤矿占比接近50%。

  在现阶段,5G行业应用已经遍地开花,规模化拓展、多行业复制效应成关键,就像上文提到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多行业复制效应显著,而中国电信也提出了5G能力魔方,“标准化”、“模块化”、“规模化”推动行业应用场景的落地。

  当然在场景规模复制中,还需要加强行业融合标准体系的建设,推进重点行业5G融合应用标准研究制定,解决跨行业监管、机制联动等重点问题。

  另外,在推进应用落地过程中,5G与AI、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融合也成为各方发力的重点。例如,中国移动推出全球首个面向元宇宙构建的5G 8K智慧转播体系;中国电信基于自研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赋能5G AI质检、5G机器人等智能化应用等等。

  随着应用场景的拓展,业界也对5G提出新的性能要求,5G的演进技术5G-A应运而生,据悉5G-A连接速率和时延等网络能力均可实现10倍提升,有效支撑5G应用规模增长和数字化创新发展。

  降低终端成本,5G轻量化发展

  终端也是5G商用的重要一环。从手机方面来看,中国信通院日前发布的《2023年10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1-10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2.30亿部,同比增长4.2%,其中,5G手机出货量1.88亿部,同比增长8.9%,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1.9%。

  除了智能手机之外,也涌现出工业CPE、车载路由器、VR/AR眼镜等5G终端形态。业界称之为“泛终端”。目前三大运营商在泛终端领域也已经取得一定进展。

  例如,2023年11月,中国电信在召开的2023中国电信终端生态合作暨中国电信终端产业联盟大会上表示,中国电信终端品类和形态日益丰富,终端产业联盟规模不断壮大,终端合作伙伴数量超1800家,引入共计9大品类、63小类终端近万款,2023年预计新增5G终端自注册量超1亿,数生终端激活量超3500万台,产业数字化终端集约供货量超4000万台。

  当然由于终端模组价格高、功耗大、行业应用碎片化等痛点都在阻碍5G终端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RedCap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据了解,RedCap具备低成本、低功耗、大容量、优覆盖、低时延、强隔离和优适配七大优势,通过对5G速度等能力进行精简,以便精准适配物联场景,提高设备和网络的性价比,能助力于终端设备在尺寸、功耗和成本效益等方面实现大幅度优化。

  据联发科估计,与现有的4G物联网设备相比,RedCap可以将终端用户的功耗和芯片组的占地面积减少60%,而爱立信预测IoT设备生产成本可能降低50%至70%。

  如今三大运营商也都纷纷入局提前部署RedCap。中国电信2023年在深圳进行了“RedCap城市”试点,并同时启动全国15个行业试点单位的场景验证,同时还发布5G Inside计划,通过软硬解耦、能力开放、招募集采,加强推动5G终端的规模化应用,实现RedCap改造;中国移动也已完成与全部五家主设备厂商5G RedCap规模组网试验,力争于2023年底实现5G RedCap商用,同时围绕重点区域、典型应用优先部署 RedCap;中国联通也在加速实现RedCap商用,一方面选择示范区适当超前准备网络能力,目前已经在广东完成高通、MTK、上海移远、爱立信、中兴RedCap组网验证、端网功能验证,另一方面推动应用与连接捆绑发展,扩大RedCap服务范围。

  由于中国已经部署了全国性的5G SA网络,这奠定了5G RedCap部署的基础,运营商们可以快速准备好5G RedCap基础设施。不过,5G RedCap终端设备系统的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还分别开发了5G RedCap模组原型,以加速5G RedCap生态系统的发展。

  目前三大运营商正积极进行RedCap技术验证和端到端测试,并且从各方的态度来看,对于RedCap尤为重视。此外10月16日,工信部印发《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政策加持也助推RedCap产业孵化。

  总的来看,2023年,三大运营商无论是网络部署、应用拓展还是终端布局都在走向纵深,网络要求深度覆盖,应用强调标准化和规模化,终端创新轻量化设计。随着场景需求的提高,5G也在向着5G-A演进,运营商正在为5G升级做准备。

  当然除了三大运营商之外,中国广电5G发展也备受业内人士关注。流媒体网近期将对2023年广电5G的建设和布局进行了盘点和总结,欢迎关注。

责任编辑:房家辉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