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网】消息:2019年5月8—9日,以“启智•视听”为主题的第17届齐鲁论道在济南举行。当前以IPTV、OTT为代表的中国电视新媒体,正从规模经济朝着体验经济的商业模式转进,2019年,也将成为电视大屏的启智元年。在此背景下,齐鲁论道将聚焦IPTV、OTT的内生需求与外在赋能,一方面探索以运营为手段的价值提升,另一方面则聚焦新技术、新创新,为产业的演进赋能。
在9日上午“智慧赋能,引领家庭服务新创新”主论坛上,工信部互动媒体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杨崑进行了主题为“媒体的智能化发展”的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好,今天我的发言主题是“媒体的智能化发展”,智能化这个词现在已经被用烂了,但真正的媒体智能化道路该怎么走?它仅仅是一个产品,还是未来的体系?到现在为止,国内还没有系统地去搞清楚,我也结合一下我们今年上半年的课题,跟大家共同做一个探讨。
这张图的左边是从微博上截的,这也是我们所在的行业所面临的一次非常大的困境,不管是哪个部门或是哪个机构的,都有这个困境;右边是21世纪经济网为了转型专门做的一个数据新闻平台,这就是在困境中求生存的表现,而这种数据新闻,我们也随处可见,比如2018年十一长假期间西安的景区情况,这和传统新闻已经展现出了很大的不同,是新的形态、新的媒体方式,它们已经越来越多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代表我们的所在媒体正在不断寻找途径,去自我救赎。
媒体智能化是技术发展必然趋势
所有这些的背后,最大的推动因素是什么?是技术。麦克卢汉的一个观点我们早已经耳熟能详:媒介即讯息。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每一次重大的课题进步,都会改变我们整个社会过去的习惯,而作为最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或平台——媒介和媒体,也将随之调整。最新一轮的调整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是我们前几年一直在讨论的问题。这轮变革事实上就是技术推动的,互联网企业抓住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两次技术发展机遇,但大部分的传统媒体机构在这次转折中,并没有充分发挥自己原有的优势。结果是什么?新的信息入口出现了,新的业态出现了,用户流失了,包括新媒体在内的整个大媒体圈的格局和基础资源配置都发生了改变,原来传统媒体引以为豪的很多的东西实际正在弱化。
第一个弱化的是渠道,这一点我们大家都已经承认了;第二个,我不知道大家意识到没有,现在我们反复在讲内容、内容、内容,其实内容的优势,留在传统媒体或者主流媒体手中还会有多久?事实上现在互联网企业在转型中,互联网企业借渠道优势打造包含内容生产、多渠道传播、全程数据资源联通的全矩阵,我们把中央关于融媒体的要求和指示已经全部实现了。但这也带来很多的问题,它也不是非常完美的,虽然它在商业上、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但是对社会价值的认知还存在欠缺,所以才引发了很多舆论生态上的争论。
但这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技术变革,给新闻传媒,或者说给大媒体带来的影响就在我们眼前,新一轮技术变革即将开始。在很多人已经被前一轮变革压的喘不过气的时候,我明确告诉大家,新的一轮变革又要开始。感知、传输、存储、计算等核心技术环节均在孕育重大技术变革,智能传感、高速互联、高端存储、先进计算等技术的深入发展,推动网络空间中的网络基础设施、IT设施、业务应用等全面步入升级换代的新阶段。
我们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全面的转变,转变的代表是什么?是5G。大家都在问一个问题,5G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基本上可以明确一个观点:5G带来的不是数据,而是一次信息技术设施的全面升级,整个社会对环境的智能感知能力全面提升,整个社会的数据获取、采集和处理全面提升,整个社会的信息展现全面提升。最终形成了我们常说的一句话:4G改变了人,5G改变了社会。确实如此,我们分析完以后发现这句话虽然很简单,但是比较直观地概括出了4G和5G产品。我们在3G、4G时代所做的所有工作,不论是信息产业还是媒体产业,还是围绕着人与人的连接在进行,我们会发现,现在这个世界膨胀了至少400%。大量的工作今后将面临自然和机器的连接和处理,这远远超出我们原来能处理的信息数据的范畴。
今天我们讲的主题“智能”,即人工智能将全面进入融媒体,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简单回顾过去的发展阶段,其实真正的信息通信技术对媒体的影响,比我们意识到的时期更早。在2G时代,当时最火的业务叫什么?叫短信群发,语音信息台。在此之前,我们整个社会还从来没有这么大规模的针对到个人服务的信息手段。实际上当时最古老的2G手机,是第一次大规模在中国建立可以精准到个人的信息传播的媒体形态,只是当时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其实就是一种媒体创新。
3G时代把移动互联网推到我们身边,4G事实上在3G基础上又进了一步,让移动互联网服务全面实现了视频化通讯,我们出现了互联网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实际上2G时代已经开始出现了。
在5G时代,这个新时期将面临什么局面?由于我们基础设施的能力已经全面改变了,人-机-物三元全面融合,我们可以全面采集人机物的信息了,我们在媒体的生产传播过程中,4G时代依然存在大量的时空限制。
4G时代时期,央视曾在天安门广场做了一次现场直播,为了保证质量,要把几张4G卡同时做成一张上传的盒子,架在摄像机上才敢做直播。而5G已经不用了,这就是一次最大的突破。
在这个新的环境下,媒体的信息感知、采集能力、生产供给能力、传播能力将全面得到提升,这种提升应该是跨越我们现在对媒体的认知。我们当时归纳几个点,第一,现在媒体的生产力是线性的,5G时代能到扁平化,网状的结构,所有媒体机构内部的组织机构方式都会发生变化;第二,过去我们有清晰的媒体机构边缘界定,随着5G网络的建设和技术革新,你们会发现越来越难界定媒体的边界到底在哪儿,所以这次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媒体,可能要重新做一个定义。
媒体的外延极大扩大了,媒体的外延也将被扩大,媒体活动与社会生活和生产行为将紧密交织在一起,泛在媒体将成为趋势。所有这些方面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是什么?无论是现场的新闻采集,后端的网状生产,融合传播,所有的环节,我们发现人的自然能力已经跟不上信息处理的需要,靠堆人已经堆不出来了,你唯一的解决方式是什么?你必须上机器。带来的巨大压力,逼着我们必须全面进入智能化时代。这是我们不二的选择。
不要把5G认为是整个变革的唯一的助手,它仅仅提供的是基础设施,也包括固网和超高速的网络,这个设施搭完以后,人工智能也好,AR/VR也好,包括区块链也好,同时构成一个技术群,这些技术群的共同促使下,我们可以很清晰地认识到又一次媒体的颠覆性创新出现了。如果您认为现在新媒体对您的压力已经很大了,我可以告诉你,这一轮压力更大。
现在人工智能技术事实上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战略,已经开始在边边角角进入到整个产业的方方面面。很多的案例,包括腾讯、人民日报的机器写作,华尔街日报、搜狐的智能财经播报等等,其实一系列的人工智能已经开始介入到我们媒体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如果您今天还是把人工智能和媒体结合本身做一个新闻的话,我可以告诉你,这是两三年以后,所有的实习生都必须学会的课题,但是目前还在初期,这个我们承认,还需要有渗透,目前对其他的形态,包括网络营销、社交网络、游戏动漫、文化娱乐等渗透还不算很大,甚至还有阶段性的波动,但我们认为这个方向和趋势的确无法改变。
媒体智能化的认知
在人工智能全面向媒体渗透的过程中,有四个要素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
第一大元素要素是渠道。第二大要素是数据。第三大要素是技术。第四大要素是内容。
这四大要素缺一不可,任何的机构,不管现在的平台、用户多大,这四大要素如果不齐备的话,将来都有被边缘化和被市场直接抛弃的可能。具化来讲,第一个叫数据资源,第二叫算法和模型,第三个叫网络,第四叫立体呈现。
人工智能和传媒结合以后,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发生,大众传播开始慢慢的弱化,走进一个小众时代。市场是精准面向单元的,这个单元大可以到社区,小可以到人。在这个过程中,今日头条已经给我们展现了未来的一种场景,算法实际上是一种工具,是要给我们提供的能够精准到单元的工具。
人工智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依据的最大资源是什么?是我们的数据资源。所以算法模型和数据资源是不是能够有效支撑这两块技术渠道,决定了您在人工智能和媒体结合过程中,您的效率高低,效率的好坏。而为算法和所有的数据资源落地提供保障的就是我们现在的网络。
网络已经和我们业务越来越密不可分了。我举个例子,很多的人喜欢把服务和内容搬到网络上,这个在3G、4G时代是没有问题的,但在5G时代遇到一个巨大的问题,AR/VR对时延的反应已经压缩到10毫秒下,自动驾驶、车联网的基本数据是15毫秒。你唯一的选择必须跟网络做结合,而网络其实就是连接,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关于5G的技术,包括SDN/NFV、边缘计算、切片技术等等,都是为了满足算法实施的要求,没有网络的支撑,上面所有的业务和服务都不可能实现。
像3G、4G时代,那个时候我们对时间不敏感,对网速不敏感,我们到达即可。但现在所有的东西结合虚拟和真实场景,呈现给用户。其实AR/VR并不是为了简单的炫,而是为了贴近人对自然的感知。这些东西构成我们用智能驱动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预计将经过三个阶段,才能构成完整的智慧媒体的形态,第一个阶段我们已经经历过,去年我们在无意识地切入这个概念:千人千面,今年用户画像等等也已经在一些央媒包括大媒体出现,但这些都不是我们完整意义上的智能媒体。
过去媒体是什么?是平台,是一种大众传播理论指导下发展的时代,而今后将完全倒过来,前两天有一句很时髦的话:未来不是人找信息,而是信息找人。用户是第一位的。用户的需求你要及时感知,在感知的一刹那,你要协调上游的所有包括网络、数据、内容切片、算法以及人员,并能有效地提供他所需要的信息,这就是未来的主流媒体。这个不是神话,新华社现在已经开始建立智能编辑室,是一种探索。一旦这种能力建成了,并逐步和前端的融合渠道磨合结合好以后,我刚才所描述的智慧媒体的形态原形就会出现,我相信这种形式不会离我们太远。
这是我们最终对未来智能化媒体的一个愿景,我们现在也承担了一些课题,在探讨未来中国的媒体到底该怎么做?
媒体智能化的现阶段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很多探索,我今天讲的不是概念,讲的是在身边已经发生的,虽然现在做的东西还比较原始,还不完善。但只要开了头就不怕后面的落地,相信产业界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你们完全可以把它快速优化。这带来的结果是什么?有可能我们媒体的在强大技术支撑下,整个组织结构会从现在的线性模式转成网状模式。
包括现在媒体生产、机器写作等等,虽然目前做的模型千奇百怪,形态不一,需求也不明晰,但是这种尝试已经开始,实际将其整合、标准化、优化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包括智能化交互。包括媒体传播的智能化实现,这里面也包括上游的内容,中间的渠道,下游到终端等等。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算法,算法仅仅是在渠道的上层这么一环,今日头条仅仅做了这么一个,下层是运营商的智能管道,能不能实现网页联动。
关于整个经营的智能化实现,媒体广告中的贴片广告在将来肯定会有大幅的下跌,大家不要指望原来的形态还能拯救我们。那么是否能够通过智能化手段开启新的商业形态呢?这就需要依靠大家的创新意识、媒体管理的智能化实现等等。当然,这不仅仅需要监管机构关心,实际也需要所有大媒体平台自身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媒体智能化的思考
除了刚才所做的探索以外,对于未来的方向我有一些建议,供大家思考。
第一,尽快启动这三方面的工作,不仅仅包括融媒体的工作,也包括传播矩阵运行,融媒体能力建设,泛媒体生态打造。如果单单想停留在新闻大楼里造一个中央厨房,买几个云计算平台,开几个2A端的账号,那离我们所设立的目标还相差十万八千里。您具备的是产品,不是能力。这个目标是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去逐步实现,最终实现所有媒体资源的用户目标的生存。
第二,推翻现在所有线性传播的思路给我们带来的束缚,向主题宣传的方式转变。IPTV变得越来越普及,很多活动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普及,这是过去几十年做IPTV未曾遇到的事情,相一些歌唱活动、广场舞活动等等,这种围绕主题和内容、活动的组织,是我们未来融媒体的最主要的形式,叫超越我们现在的频道。
一定要维护好媒体的价值,不要为了所谓的利益就把媒体的价值消耗的干干净净。社会价值、公信力是媒体得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如果仅仅为了一点算法,为了一点广告,把这种公信力透支掉,将很快会被新媒体压垮。而腾讯目前的转型正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其实,互联网公司的嗅觉是最敏感的。倒过来,我们也面临这个问题,需要重新找回自己的社会价值。要搭建一个工作,统一的全场景信用体系。目前,索福瑞在收视率调查等很多方面已经铺垫了很好的前期的基础。这可能会为融媒体和智媒体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而我们传播的最终效果的获取和评估有可能突破现在的点击率和收视率,这里要融入很多其他的要素,包括社会价值的体现等等。我们相信在这里,尤其是一些中央机构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我们和宣传部门上上下下开始全面结合牵头,一是整个国家的内容,第二是整个国家的人工智能。我们和新华社、光明日报一系列的媒体进行了签约,现在还有一些其他的媒体在进入。以前从来没有和这么多的传媒机构合作。
着无疑体现了技术的重要性,现在很多人已经认识到技术是驱动媒体颠覆性变革的驱动力。慢慢和技术融合,传媒融合,跨界有效合作,将是未来重要的方向。我们院只是一个服务支撑,在这里希望和在座的所有的一线部门建立广泛的合作,利用好流媒体网这个平台,把我们未来所面临的智能媒体的挑战,有效地进行应对。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王楠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行动起来!重大机会! 2024-11-08
- [常话短说] 【注意】广电“诚信案例”&“被执行人”,冰火两重天?! 2024-11-06
- [常话短说] 【解局】仅剩56天,广电人极限前行,冲业绩?! 2024-11-05
- [王明轩] 视听这十年|王明轩:文化数字化——电视人的空间太大了 2024-11-04
- [常话短说] 【解局】重温经典新模式?! 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