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个春节档没有短剧爆款诞生?
周燚| 新剧观察| 2025-02-10
【流媒体网】摘要:微短剧行业正在进入“反爆款化”的阶段。

  档期运营对内容行业来讲有多重要?

  电影

  对电影来讲,档期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一年之中,重量级的作品,通常放在春节档、暑期档,其次是十一档、贺岁档、五一档等相对比较重要的档期。

  《哪吒2》这样的作品,如果放在非重要的档期,可能也有很高的票房,但肯定不会达到现在百亿级别的惊人的票房体量。放在普通档期,《哪吒2》可能是30亿—50亿票房,放在春节档,现在能干到120亿,比上映前业内预期的多出的70亿,相当于多贡献了7部10亿体量大片的成绩。

  看着《哪吒2》如今的票房成绩,很多人也在为口碑很好的《雄狮少年2》惋惜,试想《雄狮少年2》也放在春节档,而不是放在一个很普通的档期,还是那样的票房命运吗?

  电影消费,是线下时令性消费,对假日时间有要求,有的观众一年只去一次电影院。

  总体来说,电影市场的繁荣,依赖于“好内容+好档期”的相互加持、共同成就。

  剧集

  档期运营对剧集行业的影响,整体不像电影那么明显,但某些剧集作品的成绩和档期是有强关联性的。

  比如于春节档播出的:《狂飙》《赘婿》《人世间》等。

  再比如暑期档播出的:《苍兰诀》《长相思》《星汉灿烂•月升沧海》《长风渡》《沉香如屑·沉香重华》《你是我的荣耀》《偷偷藏不住》《少年派2》《我的人间烟火》等。

  尤其是像《狂飙》这样的作品,和《哪吒2》释放的威力很像,是典型的“天时地利人和”,“好内容+好档期”拉高市场大盘,《狂飙》触达长视频大盘的天花板,《哪吒2》拉高电影市场大盘的天花板。

  《哪吒2》更是在电影市场的低谷期,拉高了大盘,给了整个行业带来了比黄金更重要的信心。

爱奇艺近五年云合集均播放量TOP15剧集

腾讯视频近五年云合集均播放量TOP15剧集

优酷近五年云合集均播放量TOP15剧集

芒果TV近五年云合集均播放量TOP15剧集

  优质好内容是可以冲破外部环境挑战、拉高行业水位的,这对“常态化消费”的长视频来说,更是如此。

  过往很多剧集作品也能说明这个道理,因为以往很多播放成绩很好的长视频作品,就是从冷档期里冲出来的。

  比如于2023年4月6日在优酷播出的《长月烬明》,就是在传统的冷档期里冲出来的,因为是S级的仙侠大剧,最终取得了站内TOP级的播放成绩。

  再比如于2024年11月27日在爱奇艺播出的《我是刑警》(当然,台网剧的播出,要受到电视台定档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播出期处于长视频大盘相对疲软的2024下半年(奥运会之后整个长视频大盘表现不佳),但因为内容足够优秀、稀缺,在整体大盘不高的市场环境下,台网双爆,拉高水位。

  还比如于2023年12月17日在腾讯视频播出的《繁花》,也并未像《三体》一样选择在春节档这样的大档期投放市场,最终不靠档期而是靠质量,播成了全民爆款。

  可见,档期对剧集行业的影响不是关键性的因素。

  不同于电影的“一次性消费”,长视频用户购买的是会员月卡、季度卡、半年卡、年卡,这是一种常态性的消费。

  如果没有好内容,用户可能打开率变低了。但不代表用户不愿意消费了。

  只要内容足够有分量,无论是在冷档期还是在热档期,无论是在大盘的高峰还是低谷,随时都可以把观众拉回来、汇聚过来。

  长视频的观众一直都在,长视频的观众从未离开。

  微短剧

  微短剧的档期化运营,早年是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率先发起的。

  笔者认为是基于两个因素:

  一是,从用户的角度,春节档、暑期档用户的娱乐时间集中,娱乐需求量大,这就对内容供给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依赖档期同时也侧面说明,早年的微短剧,并不像长视频一样是一种常态化的消费,而是一种集中性的消费。

  二是,早年付费投流商业模式主导微短剧市场时期,在节假日,卖量的平台(主要是抖音等平台)会有一定的流量倾斜。这是电商的逻辑,这也是为什么微短剧市场,除了春节档、暑期档两个大档期,“双11”这样的电商节点也是微短剧市场投放的高峰。

  而今,红果短剧的免费模式逐渐超过付费模式,成为了微短剧市场的主导。

  红果内容的分发,是个性化的推荐。在红果的页面,没有绝对的“榜单”排名,基于用户的个性需求进行推荐。也就是说,不同的用户,看到的“榜单”可能也是不一样的。

  红果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微短剧内容供给的多元化,如题材的多元化、垂类化、分众化。

  分众化会稀释爆款。因为爆款是全民化的。

  笔者个人觉得,红果现在的发展历程和爱腾优芒长视频平台早期的发展历程是有相似性的。

  爱腾优芒发展早期,用户不断增长,内容需求侧大于内容供给侧,用户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平台的“贪多求全”。

  红果现在正处于“贪多求全”的时期,红果不过分追求爆款,只追求平稳增长。

  看一个行业是否健康发展,是否发展空间很大,就看大盘的增长情况,而不是看单体爆款的表现。

  微短剧行业没有单体爆款诞生,不代表微短剧行业在走下坡路,不代表微短剧行业没有增长。

  而长视频、电影则到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了。长视频、电影整个大盘已经进入了瓶颈期,大盘在过去一两年的某些阶段甚至还有回落,而大盘的恢复,需要《哪吒2》这样的超级内容来拉动。

  当前的长视频、电影已经进入“超级内容依赖”时代,简单点说,有《哪吒2》《狂飙》《庆余年》《繁花》这样的超级内容,行业就发展得好,没有这样的超级内容,行业就发展得不好。

  这样的超级内容,需要时间、金钱、人才的巨大投入。

  腾讯马化腾在内容上的投资思维,和字节系有所不同。马化腾现在更倾向于做需要巨额投入的“超级内容”。就好比王长田给当前光线的定位是,高端内容提供商(尤其是电影品类)。

  而当前的微短剧行业,正在进入“反爆款化”的阶段。支撑“反爆款化”的逻辑是压缩成本。

  而市场的内卷、成本的抬升、盈利模式的动态化难定型等,正在加重微短剧行业的困局。

  而成本大幅抬升等微短剧目前面临的困难,正是长视频发展早期走过的老路。

责任编辑:房家辉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