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宋文玉:开展有线电视服务“基础包”试点
| 广播电视信息| 2024-11-26
【流媒体网】摘要:中国广电在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情况。

特邀嘉宾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宋文玉

  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曾担任财政部教科文司综合处副处长,文化处副处长、处长,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长期从事财政政策、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和管理工作。

  问: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请您分析广播电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意义。

  广播电视具有鲜明的公共服务属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取得了显著成就,实现由“村村通”向“户户通”的跨越。当前,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听好看好用好广播电视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为标准化和均等化建设有待加强,覆盖面和适用性仍需提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高质量公共服务需要,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技术革命发展实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既是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通过完善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构建有线、无线、卫星协同的传输覆盖公共服务网络,增加视听内容有效供给等举措,将进一步推动优质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向基层下沉,推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公共服务协调发展,促进公共服务智慧型升级,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人人通”“长期通”“优质通”,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权益。

  问:请您结合实践,分析通过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建设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举措有哪些?另外,标准化建设需要结合本地实际,您认为各地应该如何挖掘本土文化,提供特色文化服务?

  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是新时代国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提出,要开展公共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程。国家广电总局自2020年以来,先后分两批在98个市县部署开展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试点,大部分由各地广电网络公司来承担实施,有力推动了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建设的举措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以标准化试点为依托,推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有线电视服务,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二是以标准化试点为牵引,一体化推进智慧广电固边工程、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县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民族地区高清交互机顶盒推广普及等重点惠民工程,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三是以标准化试点为契机,充分发挥广电网络遍布城乡的基层服务网点、市场化运维队伍等优势,参与建立直面群众的服务网络和标准化管理体系,快速响应百姓需求,更好地保障广播电视服务“长期通”“优质通”。四是以标准化试点为基础,深化有线和5G相互赋能,创新发展“智慧广电+公共服务”新应用新业务,发挥广电网络数字化能力,赋能公共服务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问:应急广播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请您简要介绍应急广播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并分析应急广播如何结合新技术更好发挥其文化服务功能?

  面向城乡居民提供突发事件应急广播服务已列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近年来,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国家广电总局先后分阶段在深度贫困县、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开展县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和传输网络等资源,因地制宜推进应急广播县级平台、大喇叭系统及其传输覆盖网络建设和改造,在提供突发事件应急广播服务的基础上,还为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宣传、教育、卫生、治安等信息传输播发服务,在发布权威可信信息、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各地广电网络公司充分利用有线电视网络和平台等资源,积极参与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县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全行业中标率从2021年的不足50%提升到2024年的80%以上。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新时代应急广播将朝着智慧化、可视化、全场景等方向演进。在传输方式上,从以有线、地面无线、直播卫星为主,扩大到5G及5G NR广播等方式;在接收方式上,从以大喇叭为主,延伸到家庭电视大屏、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在信息形态上,从以声音广播为主,向声音、视频、文字等多元化呈现方式演进。

  问:积极推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有线电视服务,对促进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请您结合本地工作开展情况,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介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保障特殊群体文化权益的有效举措。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个文件对特殊群体免费或低收费收看有线电视工作做出部署。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加强有线电视收费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要对五保户、贫困户、特困户、低保户和优抚对象等低收入用户研究制定收费减免政策及补偿办法。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将“面向特殊群体提供的有线电视免费或低收费服务”纳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目录。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的通知》,强调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向特殊群体提供有线电视免费或低收费服务。各省广电网络公司积极主动承担公共服务义务。据统计,2024年全国广电网络行业共为近1100万特殊群体给予有线电视收视费减免,减免金额合计超过18亿元,有效保障了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问:您认为各地今后应该如何结合实际落实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收看有线电视服务的工作要求,并形成有力抓手,进一步保障好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权益以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从各地政策实施情况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收看有线电视服务的力度还有待加强。一是当前有线电视收视费减免责任主要由各地广电网络公司承担,地方财政补贴力度有待提升。二是国家层面缺少资金补贴支持,各地对政策落实程度不一,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不强。三是目前在网的有线电视特殊群体用户数量明显小于国家统计数据,特殊群体看电视的政策受惠面、可及性还有较大挖掘空间。

  做好特殊群体免费或低收费收看有线电视服务,需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形成合力。一方面,建议地方广电部门会同发改、财政、民政、退役军人事务、残联等部门单位,进一步完善本地区特殊群体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减免政策体系和财政补贴机制,在确保已出台实施政策不断线的基础上,稳步扩大政策受惠面,并争取将政府购买有线电视服务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另一方面,各地广电网络公司要提高思想认识,用心用情做好特殊群体服务维系工作,避免因政策到期出现“文化返贫”现象。同时,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创新谋划“智慧广电+公共服务”项目,一揽子解决特殊群体收看有线电视问题。

  问:推动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直达基层、服务群众,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您认为,推动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多维度、体系化推进。一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开展有线电视服务“基础包”试点,推动有线电视纳入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发展5G NR广播电视,加快构建有线、无线、卫星协同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公共服务网络,确保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享有、便利可及。二是加强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推进超高清端到端体系化升级,提升有线电视全光网络覆盖面,广泛汇聚全国广电视听精品内容资源,开展电视“套娃”收费及操作复杂治理,不断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确保人民群众付费可享有、价格可承受。三是创新发展“智慧广电+公共服务”。深化实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依托广电网络的算力云网数智化能力,积极拓展“智慧广电+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类民生服务。

责任编辑:房家辉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