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论道】艾策通讯王勇:提升用户感知 重构IPTV+价值
流媒体网| 2017-05-25

   【流媒体网】消息:从IPTV到IPTV+的客厅未来,在于产品的进化、在于技术的演进、在于体验的改善,让越来越多的智能科技服务进入我们的客厅,借助科技产品连接构建成客厅智能业务的延展。

  2017年5月25日——26日举办的流媒体网第十三届电视新媒体产业峰会上,特设“IPTV+:迎接客厅智能未来”论坛,期望借助此论坛,探求科技与客厅经济的结合,寻求创新服务与电视新媒体IPTV的融合,使各种需求和智慧交互成为可能。为运营商的大屏未来提供更多可能。

  在该论坛上,上海艾策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勇进行了《提升用户感知 重构IPTV+价值》的主题演讲。

 

4.png

 

        以下为演讲全文:

  我今天的介绍包括几部分,第一个是公司的介绍,第二个是影响客户感知的方案,从内容角度、资费角度、质量角度和服务角度,最后是总结。

  关于艾策

  艾策通讯十年只做一件事情,我们做的是基于视频的客户感知,我们是为全产业链所有同行提供一个一体化的服务保障。具体服务保障内容我这边有一个图,从内容提供商而言,我们可以为内容提供商提供一些视频质量的检测,对牌照方我们可以给提供安全方面的检测,对通讯运营商我们可以提供质量保障,性能保障等等。当然像平台提供商、设备供应商还有终端提供商,都有相应服务保障的措施。我们艾策通讯是在整个产业链为大家做后端默默支撑的公司。大概有这样几个能力和质量留存,以及一些保障。

  

image003.png

 

  影响视频用户感知的因素

  从测试的角度我们说一下视频质量感知的因素,第一个是内容,之前讲了内容的品质,界面设计的友好程度,操作的友好度。

  从资费的角度是价格的高低、付费的便捷。

  从用户要求的质量的角度就是零失败、零等待、零卡顿、零模糊。

  最后我们从服务,用户希望什么类型的服务的角度来谈谈内容。

  1、内容角度谈感知

  

image005.png

 

  第一个是从内容角度谈用户的感知,比如说内容的品质、界面的设计、操作的友好,我把它归为内容。那我们艾策在这方面做了什么事情?我们看PPT,这是一个人戴了眼动仪,这里就是有同行在做内容编排,包括刚才圣剑网络他们做游戏运营,用户进到你首页,进到IPTV首页,眼睛关注在什么地方?

  从测试角度,我们就给有些测试人员配了眼动仪,就让他从开机,我在第一时间点,看哪个点是最吸引你的,是你的关注点。

  到了红外遥控、操作这个环节,已经可以做大数据分析,可以进行后台统计。但是你编排了哪个程度?又或者你开关机画面很丑陋,我们有专门的眼动仪这种方式来评判IPTV运营上的界面友好程度,眼动仪这种方式在整个互联网领域应用的比较广泛,比如说新浪、搜狐、网易。新浪是三行式的,通过上千人的测评成果,新浪三行都是热点,但是只有右边这一列用户才引起感觉,这个是内容编排的角度。

  我们公司前前后后到现在每一天都在收集,超过30个电视运营商首页面,我们都在做保存,比如说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东方有线每一天EPG的页面,因为做游戏的厂商,特别是想买广告位的厂商,会关注这个地方是不是放着他的广告。其实我们现在已经保存了大概30多个运营商的每一天EPG的首页,然后流媒体网站跟我们谈合作,看我们能不能把这个点增加的更多。

  比如说上海移动的人,他可能想四川电信是怎么做的,四川移动是怎么做的,有这个需求。从内容角度我们已经保存了几十个运营商的EPG每一天的首页。下一步我们会增加游戏专区,或者教育专区,在热门地方会增加存储。

  2、资费角度谈感知

  第二个是从资费角度谈感知,前面价格高低,我们从四川电信的图里面截取来的,四川电信80%的用户都是在看直播,我们看PPT,7.25%的用户才是点播占比。那么7.25%的点播占比里面又有多少人愿意付费呢?IPTV做到现在我认为用户数非常庞大,运营商最大的策略是免费的策略,捆绑的策略。那么仅有7.25%的付费率用户数,占比非常小。今天我们跟一位朋友也在聊,他说IPTV、数字电视、还有乐视,为什么一说到偏远的地区基本用乐视?因为一年交299,我想看的点播内容都可以在乐视里找得到。但是再反观一下IPTV,每一个栏目,4K专区要收费,相同内容可能在另外一个专区点已经付过费,在这里又要收费,这对整个行业来说可能都是不好的事情。

  据我了解,目前电信像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和河南公司他们作为一个亮点,作为一个创新点在跟大家讲,在体制之内实现了移动支付。当然体制内有体制内的原因,这也是一个创新点,但在互联网企业看来这简直是不值一提的。

  第二点,好不容易做出来之后,结果机顶盒终端用户数大概有四五十款,绝大多数的时候只适配几款主流的机顶盒,但是要付费的时候竟然付不了。这个是从资费角度,请同行进行深思。

  3、质量角度谈感知

  那么从质量角度,有卡顿、花屏、内容下线,还有适配不成功,还有是放着放着失败了,还有流媒体服务器停止服务。但是运营商投入大量资金建SQM系统,刚才圣剑网络的龚总也讲到一点运行着的机顶盒内存不足,机顶盒能力不足的时候数据就报不上来,所以再发生的故障现象就根本不知道。

  

image007.png

 

  那我们做的事情是从质量这个角度,从用户需要什么——零失败、零等待、零卡顿、零模糊。我们艾策十年时间,做了能力评测,能力评测里包含两部分的能力评测。第一个是平台的能力,中兴、华为他们的CDN、或者流媒体服务器,中标的时候是1万个用户并发,能不能达到1万个用户并发。另外是集团公司在终端采购,中标价格是169,但是供货的时候本身不能高于169,但是你不知道在这里面芯片,或者内存给你减少什么内容,因为生产环节会出问题。这是部署前,然后是部署中的能力评测、运营测评。

  我们艾策在能力评测里,我们是连续五年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平台能力评测服务的指定提供商,我们为中兴、华为、阿尔卡特、思科等等这些公司,对他们服务器的能力做过评测。我们评测有成千上万的机顶盒仪表,分析完了之后分析视频质量等。但是我们测试的模型就是这样,N个用户访问N个文件,1:1的访问,其实考验的是平台能力,IO吞吐速度,硬盘的速度。如果N:1这种模型,N个用户访问一个片源,这个时候检测的就是内存易复制能力。然后是N个用户访问M个片源的时候,比如说他达到1万个用户并发的时候,这个时候还有一个加压的方式,能不能达到11000个,什么时候达到本亏。然后是N:1呼叫模型,会做成千上万次呼叫,看有没有失败,有没有响应时间长的情况,这个是我们对平台能力的评测。

  终端能力评测呢?在座有做机顶盒的厂商,像联想这边做互联网电视的厂商,我们也有专门对电动能力的评测,这种评测的思路也是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然后申请了知识产权的产品,首先我们从IP进来以后串到我们设备,我们设备跟机顶盒供电,我们设备给机顶盒发指令,HDMI线输给我们的设备,我们类似于一个机器人的方式,对终端进行能力评测。评测的内容包括了开、关机,频道切换,点播、时移,还有刚才龚总讲的运行着变慢的问题。

  从IPTV开机,会经过8个步骤,我们经过反复的测试,从开机到广告的加载,有的时候是27秒,有的时候是36秒,有的时候还出现了54秒的情况。这也是反复测试的结果,我们把它当做黑盒子测试,我们没有在里面装任何软件,机顶盒来了我们就在里面做这样的测试,这个是开机测试。

  比如说频道切换测试,可能大家也关注像刚才张院长讲的话,做了视频感知的标准,要求响应是多长时间,我们从能力测评角度测评机顶盒响应时间,从1频道切换到8频道,再2频道和3频道切换的时候,多次切换始终都是在1.8秒左右,但是3频道到4频道切换一定高于2.9秒,这是用其他的一些技术难以把这个故障现象测试出来的。

  这是我从能力评测的角度,我们从2007年成立到现在,在能力评测方面做的一些工作。

  第二部分是运维检测,现在运营商数已经达到8000万,今年年底会达到1.3亿的规模,各个省都上了质量检测平台。但是质量检测平台现在已经逐步暴露出来很多的问题,它不能反应用户真实的故障,本来想做大规模故障的预防,或者是做单个用户故障定位,始终存在跟结果不能匹配的情况。我们在这里面,当然我们也有一些全产业链,比如说节目源监测,直播监测,可视化全业务播测,还有一个是放在机顶盒后,HDMI和电视机之间的分析设备,所以说用户在家里随便操作,我们都能检测和识别到错误代码。

  这个是我们能看到全省的直播的情况、内容的可视化的情况。

  从故障定位角度来讲,我们和上海电信签了四年的合同,合同的内容是什么?上海电信已经布置了质量监测系统,但是免不了到现场排查故障现象,有可能HDMI协议的问题,也可能用户有多入流的情况。特别像集团用户,像一些疑难杂症,我们公司一定要派人到现场,带上仪表,最后出一些专业的分析报告,来把故障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我们跑了大概4—5年的现场,现在好几个省都在跟我们谈这个业务,我们发现我们的人根本跑不过来,我们就把这块总结了一下,我们开放出来一个小盒子,让每一个上门维修的宽带服务人员、装维人员,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艾策的小盒子,这个小盒子功能就相当于一个小仪表,然后我们有一套系统,云化的sars的系统,他可以在上面点击故障现象,就可以立刻甄别出来到底是什么问题,比如说是源的问题,还是平台的问题,还是CDN的问题,上层网络还是用户家里的网络,然后再加上多项服务的方式。

  我们有实时的诊断,智能的诊断和专家诊断,因为我们人员有限,可能目前是在上海提供一些现场服务,比如最近好几个客户跟我谈,领导家的问题始终都有,你要是挂表的话领导也比较反感,你挂这么大一个表过来。我们就推出来一个IPTV运营中心的人,维护中心的人不需要到现场,也可以实现远程抓包,或者多个数据的柔集,然后快速把故障解决掉。

  

image009.png

 

  这是一些界面图,在这个界面图里我讲一个界面图,就是IPTV的完工界面,既然IPTV已经成为运营商的基础业务,到现在在整个运营商领域,宽带是一套完工流程,比如说100兆带宽必须要达到95兆以上,或者90兆。有些地方标准低一点,那么IPTV完工我们看到好多个省,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最后IPTV完工至少没有太好的成功模型。

  我们在这里借助小盒子的模式,就可以完全实现IPTV完工。运营商有规定,装完之后需要对用户业务进行演示,演示过程当中就悄无声息的完成了整个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分析。如果采集和分析下来立即有问题,这个时候就告诉专员,你这个项目不能完工,做一些基础数据的采集。

  4、服务角度谈感知

  最后一部分是从服务的角度,我们来探讨客户感知。从IPTV的业务,总营业厅的受理,或者10000号这种电子渠道的受理,一直到商品安装、投诉。比如说海底捞,口味很一般,但是它在某一方面做到一个极致,也是一种模式,比如说服务有没有个性化的地方。像我们以装维人员整个服务维护的角度,绝大部分省份还是一种模式,要不是10000号回访装的怎么样?要不是微信公众号你给这个人打一个分。你们有没有留意到为什么现在滴滴打车,它对司机就有很多方面的打分,其实运营商有在很多方面做创新服务,我们在这里面为运营商借鉴了,从服务的角度,也是因为小盒子的原因,比如说守时、态度、规范用语,多个纬度方面采集装维人员的服务评价。这一套体系现在我们正在和运营商客户质保系统进行集成。

 

  以上四个内容,是我从内容、资费、服务、质量的角度看IPTV的客户感知。

责任编辑:胡思佳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