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屏系列|谁说电视大屏没有“存在感”?
晴天| 流媒体网| 2024-09-19
【流媒体网】摘要:为什么说电视还有人看?

  近年来,关于“电视会不会消失”的讨论不绝于耳,甚至有不少人认为下一个被淘汰的电子产品就是电视。

  但电视真的会消失吗?笔者认为至少在一段时间内,电视在视听娱乐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此前相关讨论已经不少,而这篇文章我们换个角度,从跨屏发展的维度进行探讨。

  在终端媒介多样、用户时间碎片化的当下,用户跨屏使用需求增长明显。勾正科技发布的《2023中国家庭智能大屏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消费者跨屏媒体行为碎片化,涵盖智能大屏、移动端不同终端形态。

  消费者注意力的变化频繁改变,这主要是由于用户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景下倾向的终端形态会有所不同。如,小屏更具互动性、更便捷,能满足用户零碎时间和社交分享等需求;电视大屏屏幕更大,也更具家庭属性,能满足用户沉浸观影、多人观看等需求。电视大屏和手机小屏在功能属性和内容特点上形成了互补。也正是由于用户的跨屏使用需求,视听企业也都在探索大小屏融合传播路径。

  有从大屏到小屏的战线延展——广电媒体从构建自有移动APP到将内容全面渗透到短视频、微博等平台,不断提升跨屏业务触达及影响力。

  也有从小屏到大屏的战线扩张——长中短视听平台纷纷瞄准大屏端,作为新战场,布局大屏应用。

  目前,主流的长中短视听平台都布局了大屏应用APP:长视频方面,芒果TV的大屏应用APP芒果TV、爱奇艺的银河奇异果、优酷视频的CIBN酷喵影视、腾讯视频的云视听极光;中短视频方面,B站的云视听小电视、抖音的百视通鲜时光、快手云视听TV。各移动视频平台均在从小屏向大屏端拓展发力,且运营数据不错。

  根据《2023年OTT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云视听极光、银河奇异果、CIBN酷喵影视、芒果TV活跃设备量分别为1.16亿、1.11亿、0.92亿、0.9亿。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中长、短视频处于快速发力阶段,云视听小电视、百视通鲜时光、云视听快TV活跃设备量分别也已经达到5013万、3590万、722万。可以看到,电视大屏的需求依然旺盛。

  此外,从跨屏跨场景下的投屏连接需求也能进行佐证。

  乐播数据显示,投屏看电视的方式增长迅猛,2023年,周渗透上涨了10%(涨幅25%),已然成为看电视的主流方式之一,且用户粘性在所有大屏收看方式中最强。

  另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数据显示,巴黎奥运会总台整体的传播收视率是770亿次,央视频全网阅读量是145亿次,央视频投屏总次数2.71亿次,通过央视频电视投屏助手投屏1973万次,通过央视频电视投屏助手投屏总时长3.51亿分钟,通过央视频电视投屏助手人均每天投屏时长138分钟。

  投屏的兴起就是源于大小屏体验的差异,虽然小屏在应用上更便捷,但在屏幕显示、沉浸感上却不如大屏。而投屏的火热就能侧面反映出大屏优质观影体验对用户的吸引力。

  而电视大屏的高质量观影优势仍有望持续拉开差距。一方面,大屏内容运营方均在不断优化视听体验以保持在大屏端的竞争力。如推出各类超高清专区等,为用户提供家庭影院级视听享受。

  另一方面,硬件厂商也在将屏幕做大、显示做优,如TCL推出163英寸巨幕Micro LED电视、海信推出120英寸全色激光电视。尽管目前出现的投影、VR等在以更大屏幕、超大视野作为亮点吸引用户,但目前为止都存在弱点和缺陷。如投影,观看体验容易受光线影响;再如VR,长期佩戴容易出现眩晕、眼疲劳等问题,受硬件性能影响还可能出现卡顿......短时间内,电视大屏观影优势依然无可取代。

  另外,为了应对其他屏幕的分流,电视大屏还在给出更多创意玩法,在硬件上推出旋转屏、移动智慧屏、AI电视、艺术电视等创新产品,在应用上推出包含用户本地生活、康养服务、文旅媒介、智慧家庭等创新服务,提升产品竞争力。

  整体而言,当前是融合传播时代,只有大小屏齐发力才能渗透到各个需求场景,从而黏合起用户零散的时间。多屏并存并在不同时间和地点服务于用户将是常态。这也决定了电视大屏仍将在用户居家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下一篇文章我们继续关注跨终端、多屏发展趋势,并围绕多屏时代的大屏营销发展展开讨论。

  值得一提的,2024年10月31日-11月1日,由流媒体网携手广西广电新媒体联合举办的「南宁论道暨第28届智能视听与科技创新产业论坛」将正式召开,届时,大屏终端发展和走向、大屏营销也将是会议讨论的重点,敬请期待!

责任编辑:房家辉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