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松下集团可能出售或退出电视业务的传闻引发广泛关注。
2月4日,日本松下集团召开关于未来集团经营改革的说明会,宣布了包括通过重新审视电视等收益性较低的业务和裁员等措施,以调整经营方向,提升盈利能力,引发市场强烈反响。
据相关报道,松下控股株式会社代表董事、总裁兼集团首席执行官楠见雄规提到,对于电视机等表现不佳,盈利能力低且增长前景不明朗的业务,集团有可能采取退出、出售或停产等措施。
2月6日,松下电器连发两份声明,对相关传闻予以回应。其中一份声明,专门针对关于“松下电视机业务”的部分报道,声明称:
2月4日,松下控股株式会社面向大众媒体以及机构投资者、分析师,召开了关于未来集团经营改革的说明会。受此影响,出现了一些关于松下将出售或退出电视机业务、易引发误解的报道。然而,关于包括电视机业务在内的存在问题的业务,为实现根本性的收益结构变革,我们正将所有可能性纳入考量范围进行研讨,截至目前,包括出售或退出等相关事宜,均未作出任何决定。
虽然松下目前尚未决定是否出售或退出电视业务,但不可否认的是,松下的电视业务显然陷入了困境当中。
通过查阅松下集团近日公布的集团经营改革资料,可以发现,其工业设备、机电控制、厨房电器、电视几项业务,被松下集团归为增长前景黯淡且资本回报率(ROIC)低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的“存在问题”的业务。
空气质量与空调、消费电子产品(CE)、住房解决方案,包括厨房电器和电视业务,则属于有待重组、需密切审视经营状况的业务。
根据奥维睿沃发布的《全球电视品牌出货月度数据报告》,由于中韩品牌竞争加剧、技术路线调整不及时等原因,松下电视全球出货量已从2016年的631万台下降到2024年的202万台,全球市场占有率退守到仅有1.0%。
即便在日本市场,据日本调查公司BCN综研统计,2024年,松下在日本平板电视市场的份额也仅为8.8%。
但作为日本国民品牌与全球知名品牌,松下和索尼、东芝等老牌家电企业一样,曾经可谓是电视行业的霸主。
早在1952年,松下就完成了第一台松下电视机17K-531的研发,1960年,松下又推出彩色电视机,推动彩色电视在日本家庭的普及。还有报道称,过去松下曾在全球电视市场拿下超过10%的市占率。
第一台松下电视机17K-531
在中国市场,松下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进入中国的日本企业,不仅海信、长虹等电视厂商都曾引进过其电视生产线,松下的电视产品也一度在中国市场广受追捧,比如松下的“画王”电视,就曾深入人心。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松下电视几乎走到了退出市场的边缘。
如果进一步来看,松下电视业务的困境,其实也是日系电视品牌整体式微的一个缩影。
奥维睿沃《全球电视品牌出货月度数据报告》显示,以索尼、夏普、松下为主的日系品牌市场占有率,自2017年起陷入持续衰退,2024年全球出货占比仅有5.1%。
日系电视品牌不断衰退的原因,既包括其自身在技术路线选择、市场竞争策略上的失误,也受到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品牌崛起带来的巨大冲击。
近些年,以海信、TCL等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凭借完善的产业链优势、强大的显示和智能化技术、精准的市场策略等,一步步从追赶者变为领跑者,完成了产业权力的转移。
以日本市场为例,日本调查公司BCN综研统计的2024年平板电视的日本国内市场份额(按销量计算)显示,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50%,这是自2004年开始统计以来的第一次。反观索尼和松下,市场份额则均低于10%。
其实,对于上述导致日系电视品牌业务困境的原因,在松下近日公布的集团经营改革资料中,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及。
比如消费电子业务重组版块就提到,一方面是商业环境的变化,包括客户购买习惯的改变,中国企业的崛起以及日本企业的相继退出;另一方面是集团存在的问题,包括由于高成本的管理结构,利润持续处于低位,以及在适应环境变化方面转型迟缓。
可以说,在如今这个全新的市场环境和产业格局中,松下电视业务已很难重现昔日辉煌。
至于接下来,松下这家老牌企业将如何实现转型,其电视业务又会走向何方,都有待进一步观察。
责任编辑:房家辉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5G有个重要推动! 2025-03-19
- [常话短说] 【解局】某上市广电网又成立新公司,干啥?! 2025-03-14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有新举措!走出内容差异化之路! 2025-03-12
- [常话短说] 【划重点】政府工作报告,这些与广电有关! 2025-03-06
- [常话短说] 【解局】两会第一天,广电这个备受关注 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