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论|视听行业的新故事,从“免流”说起
晴天| 流媒体网| 2024-07-24
【流媒体网】摘要:5G NR广播的机会与难题!

  在视听领域,从来不乏颠覆者。

  移动视听平台的出现,抢占电视大屏的份额;而短视频平台的崛起又不断侵蚀长视频用户使用时长......

  这种颠覆性力量一方面在于迎合了用户需求和痛点:交互性、便捷性、碎片化需求;另一方面则在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譬如短视频的成功就离不开4G网络的支撑。

  那么在5G时代会不会有新的力量崛起?又会对视听行业格局产生哪些影响?

  目前业内讨论和关注度较高的一个应用是5G NR广播,这也是广电寄予厚望的一个差异化应用,被认为有望引领未来视听革命。

  而5G NR广播的一个最大特征就在于:不插SIM卡、不费流量看电视。这对于视听行业而言,无疑是革命性的突破。

  目前,随着高清、超高清技术的发展,视频质量在不断提升,但相应的流量消耗也更多,尤其在移动网络环境中,很多用户难以承受观看超高清视频所带来的流量消耗。

  在“知乎”平台上,“用5G看高清直播大概需要多少流量”、“为什么感觉5G网络比4G流量消耗更快”、“1GB流量看720P视频可以看多久”等相关提问很多,从中也能反映出,即便5G、超高清等让用户体验得到了提升,但人们也关心背后的流量消耗情况。

  因此,广电5G NR广播主打的“免流量观看电视”确实足够吸睛。

  德国一项由Kantar进行的研究表明,66%的受访者认为5G广播,即“随身电视”,是互联网流媒体之外的一个好选择,其中36%的受访者对5G广播尤为感兴趣。该项研究也指出这背后重要的原因在于5G广播并不会增加移动用户的流量负担,让用户在外出时能更频繁的消费直播电视内容。

  中国广电近年来也在多个场合强调,5G NR广播允许手机用户免流量观看电视节目,将颠覆传统电视观看方式。

  但想要在竞争激烈的视听领域脱颖而出,还要面临市场的残酷检验。

  事实上,主打“免流量看电视”的5G NR广播的出现,让不少人联想到3G时代同样使用广播信道而不需要流量的CMMB电视,其推出初期正好赶上北京奥运会,加上免流量观看,着实火了一把,但后续也由于自身发展局限例如终端的限制(仅限于使用CMMB技术的TD手机)、信号不稳定(覆盖范围有限和天线接受信号)、内容匮乏、用户被动式接收、用户资费,以及外部竞争加剧(移动互联网以及各类视听平台的崛起),最终走向衰落。

  与CMMB相比,5G NR广播有一些优势。例如,其以通过5G终端为基础,不需要对终端硬件做改动,用户只需要在5G手机上安装相关的5G NR广播驱动程序,即能随时接收到5G NR广播信号,收看各种视听内容。同时能实现跨运营商服务,即无论是中国广电的用户还是其他三大运营商的客户,都能够无障碍地享受到这一服务。

  但一些CMMB发展中遇到的问题,5G NR广播也同样存在。例如,外部竞争问题,目前视听媒介和娱乐方式越发多样,相比于CMMB电视时期(广电内容依然占据优势并且当时利用通信网接收电视内容网络传输能力差),5G NR广播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更大,因此想要抢占用户的注意力,单靠“免流量”显然是不够的。

  在这其中,不仅需要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同时内容的吸引力也是重点。相比一些网络视听平台,5G NR广播的特色内容在于电视频道,但频道的引进,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版权问题。更何况,目前电视节目对于用户的吸引力还有多少仍有待考证。

  而其提供的网络视频和点播内容,这部分内容将直接与网络视听平台形成正面冲突,并且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内容仍需要花费流量(5G NR广播的“免流”只针对广播功能,即传统电视频道广播)。

  5G NR广播提供的应急广播等差异化内容,也只是在特定时刻特定用户的需求,这对于用户的引流作用又能有多少也值得探究。

  另外很关键的还有商业模式的打造。任何业务的发展都需要依靠正向的盈利模式,5G NR广播在“免流量”的基础上,如何寻找良性的商业模式将是影响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此前中国广电也明确表示,在用户规模逐渐扩大的基础上,将适时推动5G NR广播的商业化运营,如通过点播收费、广告引入、内容分成等盈利。

  近几年,在视听领域,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的冲突问题不断,例如OTT开机广告问题、爱优腾“投屏收费”问题等等。因此,广电5G NR广播作为一种新型视听应用,在广告投放、会员/套餐付费方面,需要做出更多考量。更何况,此前CMMB也因为在用户规模尚未起来、产业链尚未成熟之下急于收费挫伤了用户和产业链的积极性,5G NR广播也应吸取“前车之鉴”。

  总的来看,5G NR广播的未来走势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除了本文主要讨论的手机端发展情况,5G NR广播还计划应用到穿戴设备、汽车中控台等各种终端设备上,但当前各个视听平台都在强调全媒介、全终端发展,这也意味着,无论哪种终端形态,5G NR广播都前路漫漫。

  附5G NR广播的最新进展:

  标准方面:

  6月18日,3GPP Release 18标准正式冻结,为兼具“广播”基因属性及移动通信技术相融的5G NR广播应用打好技术标准基础,特别是基于3GPP国际标准组织的影响下,也能为中国广电5G NR广播技术推广提供更好的权威支持。

  而在ITU国际无线移动电视标准中,中国广电的5G NR广播标准也获得采纳成为国际标准。

  网络部署方面:

  除了基于广电自有的大塔资源外,还联合了中国移动在北京部分区域开展了700MHz现网的5G NR广播测试,完成了无线网NFV入网测试,并且还在与中国移动商定启动相关核心网NFV的测试,并逐步向现网升级、割接,以及正式的商用部署。

  终端方面:

  在终端产业链方面已逐步打通,主流设备、芯片、终端厂商已全面支持,网络设备厂商像华为、中兴等已完成了商用版本测试,主流型号终端则也支持5G NR广播功能。此外,基于同款芯片的国产自主笔记本、PAD、一体机及未来车载音视频系统等,也都正在推进样机开发预装5G NR广播功能。

  应用方面:

  中国广电联合相关厂家完成了端到端的5G NR广播技术实验验证,也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电视发射塔上进行了实地5G NR广播测试,完成全球首次基于广播电视塔及移动蜂窝基站的融合方案的验证及多轮的测试。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利用了广播电视塔和蜂窝基站的协同覆盖,在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等场馆周边进行了5G广播的信号协同测试。

  6月27日消息,在2024年MWC上海期间,有内部人士透露,中国广电的5G NR广播技术计划于明年正式商用。


新一轮“软终端”推广究竟会是革了谁的命?2024年将是软终端应用取得关键突破的重要时期,相关产业机构若能在其中较早达成新的产业均衡,将取得关键的战略优势!流媒体网重磅推出《大视频软终端市场发展趋势与机遇研究》报告。

责任编辑:房家辉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