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论|用户需要什么样的电视?
云中| 流媒体网| 2023-10-12
【流媒体网】摘要:市场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用户需要什么样的电视?

  这是一个并不难回答的问题,起码,从近两年广大用户在网上的讨论以及吐槽中,我们就能得到不少答案。

  但同时,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即使很多答案足够明显,但或受限于电视这一终端在交互方面的天然限制,或受限于电视行业长期以来因缺乏更多变化而导致的固有模式和路径,使行业对于这一问题,似乎并没有给出太多让用户满意的回答,以至于电视一度受到了舆论的冲击、口碑的下滑。

  不过好在,很多因此前的行业桎梏而带来的用户体验束缚,如今在不断松动。

  尤其是今年,在围绕电视行业的一系列整改之下,从收费优化到操作简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得以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电视大屏也有望重塑用户认知,让此前被分散的用户注意力重新汇聚。这也是巩固电视主流传播渠道,并挖掘更多市场价值的前提。

  借此趋势,我们不妨结合用户声音、市场调研等信息,围绕“用户需要什么样的电视”这一问题,从不同维度梳理出一些答案。

  首先,正如目前行业整改的两个核心问题所反映的,用户需要的是收费没套路的电视和操作不复杂的电视。

  对于收费套路,是由于电视产业链条上本就涉及着多个主体、多个层级,各方博弈严重,再加上对社会效益和用户体验重视的不足,最终引发了口碑的反噬。

  目前,在监管层面的推动下,IPTV、OTT、有线电视不仅都在压减、合并收费包,提升消费透明度,也在加大免费内容的提供,而且“免费的也必须是优质的内容,而不应该是垃圾内容放在免费区”。

  此外,大屏市场近两年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爱优腾芒”融合套餐,这种融合主流视频平台的方式,不仅简化了付费,也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看剧观影的刚需。(相关阅读:减少的大屏付费包,与加速中的“爱优腾芒”融合套餐

  种种变化之下,电视的“套娃式收费”痛点,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

  对于操作复杂,除了由于电视的遥控交互相比手机的触控交互本就存在天然的不足,而且在智能电视上,还普遍存在着层级多、页面杂的问题,让看电视这个本应该放松省心的事情,最终变成了一个技术活。

  这同样是监管层面目前致力于推动解决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简化减少遥控器、一键看电视、一键返回直播、语音识别、手机遥控器等。比如目前,已经有多地的IPTV、有线电视实现了开机即看直播等功能。

歌华有线升级后界面

  可以确定的是,围绕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的整改,会在极大程度上解决用户“看电视难,看电视烦”的痛点。实际上,随着整改的推进,很多用户对此也已经有了更加具体的感知。

  不过,从各种用户发声和相关调研中我们可以知道,对于这两个痛点的解决,尚并不能算“用户需要什么样的电视”这一问题的全部答案。

  比如在此之外,用户也需要不会到处充斥着广告的电视。从开机广告到页面广告,再到贴片广告,不仅很多人已经久受其扰,像开机广告问题,此前还多次登上过热搜。

  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对广告彻底杜绝,而是需要在广告和用户体验之间,寻找更好的平衡。

  起码,像动辄几十秒且无法跳过的开机广告,和内容海报混杂在一起难以分辨的页面广告,即使买了会员也无法避开的VIP定制广告等,都是有待更多优化的。

  另外,即便是广告,基于电视屏幕更大、体验更优的特性,针对性地开发如裸眼3D这样质量更高、更具趣味性的广告,也不失为一种提升用户体验的有效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大屏广告和智能营销,在即将举办的「春城论道」上,也将设置专门的探讨环节。(详情可了解:春城论道|议题聚焦之智能营销:如何破局营销,实现新增长?

  再比如,用户还需要电视机和机顶盒一体化的电视。对用户而言,额外的机顶盒意味着更多的遥控器、更多的连接线、更多的信号源,它们带来的则是更高的操作门槛、更多的耐心消耗。

  不少人也认为,从终端演进的角度来看,电视盒子更多属于一种过渡方案,最终还会完成与电视机的融合。实际上,广电总局等部门如今也在推动实现新生产的电视机、机顶盒的一体化。

  另外,正如总局领导此前曾提到的,机顶盒目前也是有过渡方案的,比如通过外插的方式、将来完全合一的方式,这需要分不同阶段实现。届时,用户也有望得到更加简便的电视体验。

  此外,用户还需要能看直播频道的电视。当然,这主要是针对OTT而言。

  按181号文中的要求,OTT端目前是不允许提供电视直播的,但很多OTT用户无疑有此方面的需求。另外,OTT行业这些年其实也几乎从未中断过对电视直播业务的尝试和突破。

  对于OTT直播,不管是监管要求,还是这一业务在安播、版权方面的风险,目前的确都存在不少问题。不过,长远来看,OTT直播的放开或也将是必然。只不过,这除了需要时间,也需要大屏产业新的顶层设计,以及背后更多的产业博弈。

  如果说前面这几点代表着广大用户希望电视“更好用”的普遍诉求,那么在此之外,其实还有一些可能没有那么起眼,但依然需要重视的用户诉求,比如让电视更好玩、更好看。

  用户需要更好玩的电视。尤其是,如今的电视除了面临手机、PAD的冲击,很多更具趣味性的新型屏幕终端,如VR/AR眼镜、带屏智能音箱等,也在带来一定的分流。

  相比之下,电视就显得有些“老派”,吸引年轻人更是成了一个难题。对此,电视是否能提供一些更具差异化的功能?

  比如形态上,旋转屏能让电视变得可旋转、可移动、可触摸;服务上,如投屏、健身、游戏,可以丰富电视的使用场景;运营上,可以更加贴近年轻人的喜好,品牌打造也可以更加年轻化。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多样的屏幕种类面前保持竞争力。

  用户也需要更好看的电视。就像今年市面上推出的很多艺术电视、壁画电视新品,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用户对电视的固有认知,也满足了很多人对个性化、潮流化的心理需求。

海信艺术电视

  目前,在让电视更好玩、更好看这个方向上,相关的产品和模式或许尚待市场进一步验证,但这一创新方向却是确定无疑的。接下来,各方围绕此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也会不断增多。

  所以,对于“用户需要什么样的电视”这个问题,产业正不断给出更准确的答案。当然,有些答案仍需时间验证,这有赖于电视行业更多自我变革、不破不立的决心,也需要更多以用户为本、以体验为重的实际行动。

  整改之下,电视大屏还将迎来哪些变化?在11月15~16日的「春城论道」上,将有来自产业链各方的嘉宾,从政策解读到技术前瞻,再到趋势研判、业务创新,进行不同维度的分享,敬请关注。

责任编辑:房家辉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