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B站跨年启示:媒体融合的分野?(下)
林起劲| 流媒体网| 2020-01-12

  【流媒体网】此次B站跨年晚会引发各方强烈关注,它不仅是一场成功针对“年轻人”的现象级晚会与成功的商业运作,也注定是中国媒体融合的重要分野。。

  系列文章(上)回顾了B站晚会的整体风格,突出其针对年轻垂直人群的定位。本文继续深度探讨这一主题,并揭示其内在的媒体融合含义。由于思考的阶段性,笔者也可能在后续适度补充、更新一些观点。

三、“年轻”的主题:从90后到70后、突破代际

  B站此次跨年晚会氛围“日落”、“月升”和“星繁”三个篇章。笔者怀疑这或许意味着B站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并没有抛弃已经成长为三十多岁的80后一代,更多地是体现不同年龄段年轻时期的“文化记忆”或者说是“年轻的记忆”。例如,系列文章(上)的留言中,粉丝A表示:“B站把我们所谓的二次元和三次元融合的非常好,一点都不突兀”。如,有网友弹幕如此表示:“现在怀旧服的很多人都是30多岁,校服是当年少年时”,“回到过去变成了孩子”,“这是我逝去,又还未短曲的青春”。知乎网友“小白杨”表示补课时,印象深刻的一句弹幕是:“感谢B站,没有忘记我们80后”,“80后、90后是这场晚会的主角,当开篇的《欢迎回到艾泽拉斯》中高呼‘为了联盟,为了部落’,就已经让这场晚会成功了”。也就是说,《英雄联盟》、《魔兽世界》和《哈利波特》相关舞蹈和音乐元素成功地将80后的记忆都拉回来了。毕竟,《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已经贯穿了近20年了。也就是说,B站通过风格统一而且鲜明强烈的音乐和视觉盛宴场“燃烧”起80后、90后人们的“年轻”记忆

图为:GAI演唱《哪吒之魔童降世》

  图为:理查德.克莱曼德钢琴老王子演奏《哈利波特》主题曲

  而且,B站基于“年轻”的主题一直在进行圈层的突破。例如,作为80年代中国流行文化偶像符号,张蔷顶着以当时流行的“爆炸头”复古风格、戴着一身的亮晶晶演唱《Let's Disco》,强烈代入了70后的年轻记忆(甚至这一段的画面都调成4:3,以对接70后人记忆)。年过五旬的张蔷以自带电音的声线让90后感受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年轻人的流行元素。其中,张蔷表演时还加上了势下年轻人喜欢的电子风,最后40几秒又加入了最流行的抖肩舞。从这些元素看,流行音乐始终是在发展变化的,但只要是“年轻”的音乐都可有共鸣之处

  图为:张蔷演唱《Let's Disco》场景1

  图为:张蔷演唱《Let's Disco》场景2

  笔者观察到主持人在采访各种重量级嘉宾时,几乎所有嘉宾都——从年轻的Up主到邀请的中外明星嘉宾包括张光北(《亮剑》角色楚云飞的扮演者),都一致地推崇B站年轻、有活力、有创意的分格。事实上,人民日报官方微信转载共青团中央文章《网友:这场“跨年晚会”很懂年轻人!》评论称,在大部分卫视都在请明星演唱流行单曲的时候,他们以年轻人兴趣作为切入,通过对节目内容的走心策划,满足了粉丝们记忆深处最细腻的情绪。那么“年轻”是什么?笔者认为:如果一定要给“年轻”一个简单的定义,那就是自然真诚不油腻不做作!

      对于这一定义,1024传媒创始人林刚表示:进入2020年,当90后迈向30而立之年时,“年轻”这个词有了更多的可能和更多的涵义。而对电视节目、媒体节目、网络节目来说,抓住“年轻”用户是永恒的主题,可是如果没有对年轻这词作出准确的时代定义,年代定义与当下定义,估计会对节目策划和制作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认真地思考“年轻”的定义,可以帮助搞清楚某些电视台晚会被“审美疲劳”和丧失市场的原因。

图为:Gai演唱《哪吒之魔童降世》主题曲场景

二、最重要的尝试:“年轻”元素与“主流”元素的交叉融合

  作为一个70后,笔者过去多年观察传媒变迁,所以深刻感受到过去5年多来媒体融合政策的贯彻情况。此次B站跨年晚会对于笔者来说最重要的观察视角是,其中体现的“年轻”元素与“主流”元素的深度交叉融合。这如同前述网友留言所体现的,其中的融合一点都不突兀,而且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意图也非常正”。

  这种融合在晚会种有很多深度的策略运用。以下是笔者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些片段——更多的细节需要读者们一起去B站研究发现:

  A、贯穿整个晚会毫无违和感并且是顶级配置的百人交响乐,极具“可视化”效果。从《魔兽世界》改编大型舞蹈开场秀到《哪吒》《英雄联盟》、《哈利·波特》、《沧海一声笑》、《将军令》、《哦苏珊娜》、《权力的游戏》等多个经典IP孵化的演绎,让人常常处于“上头”状态,尤其是国乐大师方锦龙与赵兆指挥百人乐团的“炫技”表演,网友直呼是“神仙打架”。而且这还是交响乐和民乐包括印度乐器、电子音乐等音乐形态的超级跨界合作,从国风到摇滚到异国风情让人享受视听盛宴。除了国乐大师方锦龙与赵兆之外,镜头不时停留在交响乐大提琴、吉他、鼓手等身上。据悉,赵兆邀请了靳海音弦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刘恒、新九洲爱乐铜管乐队等乐队,还有华晨宇的御用打击乐手李彦超,这些精通流行与古典音乐的音乐人组成了全新组合。

  面对这样高水平又与跨年晚会主题完全匹配的音乐表演,众多网友和B站粉丝都被这场“看得见”的“交响音乐会”“洗脑”。有网友表示:“一到年末各种交响乐团都在演出,之前我还不太能get到,但昨晚看了B站突然理解了!辞旧迎新,新年伊始,交响乐的曲目大多气势磅礴,听完莫名觉得心潮澎湃,感觉这一年都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斗志,特别振奋人心。不需要歌曲,不需要舞蹈,就是纯粹的音乐。”有网友在弹幕表示“献上我的膝盖骨”。更是有不少网友被“大提琴姐姐”深度圈粉。所以,还是回归音乐本身的魅力:音乐作为最纯粹/抽象的艺术形式,可以沟通不同年龄段对“年轻”的回忆

图为:晚会的百人交响乐团

  B、国家级艺术IP超越所有年龄层,完全实现B站粉丝与主流人群融合,展现民族文化魅力。国家级音乐人IP——方锦龙老师的表演更是令人欲罢不能,圈粉无数。在这一个节目中,方锦龙老师一人使用了许多种乐器——甚至包括印度乐器(表示要增加“咖喱味”),用不同的方式演绎出了诸多曲目,从开场的《十面埋伏》再到《我在东北玩泥巴》再到《火影忍者》的BGM再到《教父》的主旋律,似乎所有类型的音乐,方锦龙老师与百人乐团都可以完美演绎。在演奏高潮环节,方锦龙疯狂扫弦,舞台上有电吉他应和,气势恢宏又毫不违和。方锦龙老师则表示:琵琶本身就是有侠客之风的乐器,侠肝义胆是中国的民族精神。这种通过乐器体现的侠肝义胆精神都是晚会整体“燃烧的年轻”精神一部分。此外,方锦龙老师表演的口技更是让无数B站粉丝目瞪口呆、五体投地。

  在这一刻,方锦龙老师早已超越“主流”含义。当真正的民族瑰宝展现魅力时,文化融合及其带来的民族自信是必然的结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又何必区分你是80后、90后还是70后

  图为:国家级音乐人方锦龙现场乐器表演与口技表演

  图为:军人合唱《中国军魂》场景

  C、主动融合意图在军歌演唱中体现显著。此次跨年晚会还邀请了张光北老师和退伍军人一同演绎了《亮剑》主题曲《中国军魂》,还有今年国庆阅兵的配乐《钢铁洪流进行曲》。这两个主题曲的激昂风格、舞台渲染风格又与晚会整体风格完全贴合。而且,《中国军魂》刚开口,弹幕里就有无数与之相关的文字,如:“二营长,你的意大利炮呢?“楚云飞”,“云龙兄”,“中国红”。这其中的主流价值观融合非常显著但又不突兀。

       D、恰到好处的弹幕配合。行业人士都知道弹幕对于B站的意义。而如果读者认真去看带弹幕的跨年晚会,会发现弹幕文字对演出内容进行评论的同时,也相当程度体现价值观方面的融合。这也是笔者采取大量截屏的目的之一。无论这种弹幕文字结果是有意还是无意,这种在细节的融合都是恰到好处和成功的。当然,如果有传媒人对于弹幕不屑一顾的话,建议您也不用再关注年轻人了。

图为:一些弹幕文字场景

  E、除了上述显著的融合之外,还有众多音色设计都非常细致的融合小细节。比如晚会主持人是“国家认证段子手”朱广权,出口就是段子,“我们一起聆听全世界,昨天的烦恼全抛却,明天的幸福在超越,好听的歌曲拿走不谢!”再如,“洛天依+方锦龙”的AR组合,也是国家级主流IP与二次元/三次元IP的组合,导播镜头特别多次将两者组合在一起,在弹幕中被认为是妥妥的“祖孙俩”。再如,晚会邀请美国女歌手Chrissy Costanza演唱2019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主题曲《涅槃》,同时弹幕上也一直飘着“我们是冠军”的骄傲字样;而66岁的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将《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主题曲《海德薇变奏曲》搬上舞台。上述央视主持人、海外嘉宾都不是常规B站风格,但其播报及演出内容都与晚会主体格调融合。更不用说,开场的功夫熊猫形象,本身就是一个完美和跨越年龄的国风动漫IP(虽然出自海外)。

  图为:AR版“洛天依+方锦龙”

三、晚会背后的媒体融合意义:判断、疑惑与建议

A、判断:核心主流传统媒体与典型新媒体的深度合作,造就一场“年轻人”的融合盛会

  此次跨年是B站与新华网联合主办。后者是新华社旗下机构——所有的传媒人应该都知道新华社的地位。事实上,如果没有新华网及其背后新华社的背书,这场晚会在主持人、交响乐队、海外音乐人等方面的配置必然难以达到如此强悍的配置;更重要的是,在内容审核把关方面能否通关也不好说。所以,这场“年轻人”的盛会,是完全超越一般卫视台的能力范畴的,它是真正意义的融合。

  有网友如此评价:“对于B站来说 它可以获得顶级的乐团资源,对于大BOSS 它可以加深祖国花朵爱国情怀;用如此高配置的弦乐团多方位取悦你,做梦都想自己在现场 2020 Forever Young”。必须强调的是B站近年一直在突破“圈层”,表现在内容上体现出多元化趋势(例如有纪录片、科技科普频道)。而通过与新华网合作举办此次跨年晚会,B站体现自身跨越圈层的能力。

  晚会之后,新华网的股票也上去了;更重要的是,晚会被人民日报表扬了。也就是说,这场晚会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资源配置到节目内容到价值观传导到商业等层面的深度合作在持续数年的新媒体严管包括出现了所谓“特殊股”等风雨之后,这一次重量级合作产生这样的现象级文化输出,这样的信号是非常有典型意义而且非常强烈的。

B、当下影响:电视台春晚压力山大,最头疼乃至混沌的或是省级卫视

  B站晚会结束后,直接和当下的压力当然是央视春晚和各大卫视春晚的总导演。只是,这时候恐怕也无法调整太多。即使有一定的调整余地,在尺度和风格方面跟还是不跟?跟到什么程度?太头大了。

  特别是对各大卫视来说,或许真的是要头疼甚至感到混沌。行业人都知道,过去两年某主打年轻人的卫视台被整改的动静很大。更为脚痛的是,央视总台今年设立了长三角、粤港澳、蒙古等区域总部,影响力直接延伸到关键地区,已经对整个传媒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再加上年底出现这样一场令所有行业人意外的融合盛会,会让很多很多地方台疑惑:路到底在哪里?

C、建议:练好/亮出“金刚钻”,改变单调向上的“镜头”语言,也可与“年轻一代”和谐共舞

  对很多传统媒体来说,都要面对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在爱国不犯法等基本前提下,能否与年轻人共舞?能否采用年轻人的风格与其对话?笔者当然不知道具体尺度如何,但此次新华网与B站的跨年晚会显然给出一个正向的回答:年轻人也是关键“统一战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问题在香港乱局之后应该说非常非常明确。

      必须强调的是,85后,90后,00后生活在一个经济持续增长(也是产业升级)的年代,大都没有衣食之忧。如果不去分析其可能的缺点,这些年轻人(因为跨越多代所以笔者不用“年轻一代”字眼)更多期望更有色彩、更有鲜明特质的生活空间与文化形态;所以,这些年轻人也更加直接而不会/不选择装饰/做作。因此,对于这些年轻人,肯定不能像对待大妈那样让他们一起广场舞。在弹幕中,一位网友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认同:“B站晚会给我的感觉就是,年轻的这一代人真正获得话语权之后应该有的样子:那就是开放,兼容,审美,会玩,没有框架。”

     从上述角度看的话,笔者认为:如果真有“民族文化自信心自信力”,传媒人没有必要非得摆出老学究的面孔,没必要太多玩套路,不如向方锦龙和赵兆老师学习:如果练就“金刚钻”,难道还怕没有感染力?所以,在遵循基本价值观的同时,传统媒体更应该研究/调整自身产品的内在表现风格、对话模式等。

  笔者此前在《县市级融媒体的一个通病》一文中描述了传统媒体一个普遍性通病,就是视角和镜头都是向上的,都是面向系统内机构领导而非广泛的民众。尤其是传统媒体的一些文稿常常是要经过多层官僚刀笔的修饰,更多传递的是领导喜好及领导高大上意志,而非民众切身需求。这种传统媒体文风常常是各种自我演绎各种放卫星,不明者会浮想联翩,以为立马跃进到下个时代。久而久之,传统媒体这种高高在上的俯视角度,让很多普罗大众都望而却步乃至抛弃传统媒体,转而投入新媒体怀抱。

  进一步,笔者在去年发行的《2017-2018中国电视媒体融合发展报告》中,给出如下正式建议:“传统媒体机构尚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保持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大胆推动新闻产品的内容创新;……真正以用户为中心,以更亲民和更加对等的语态,向普罗大众提供接地气、有感情、有诉求和易于理解的新闻与媒体产品;其关键是要真正关心和研究普罗大众的民生需求,走进民众生活中,‘和其光,同其尘’,把镜头向下对准普通百姓,用百姓的语言进行表达和倾诉。

 

  这个系列文章,可说是笔者近年来最难用文字言明的。但依然要再次强调:传媒行业人士在数年之后回顾以往,将发现此次B站跨年正是媒体融合的重要分野!

 

 

责任编辑:李楠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