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的目标,要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为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属性,保障特殊群体文化权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持续强化专项部署,推动落实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国范围内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有线电视收视服务。各地广电行政部门积极响应号召,因地制宜地探索出多元化的运作模式,有力地保障了特殊群体收视权益的实现。
广播电视是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和获取政策信息的最便捷有效的途径,其公共服务职能在保障特殊群体收视权益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5年《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2016年《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力度”,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向特殊群体提供有线电视免费或低收费服务。”长期以来,各级广电行政部门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将服务范围覆盖至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用户、城乡居民、社会福利机构等,多措并举更好保障群众广播电视基本收视权益,形成了典型经验和做法,取得一定成效。
一、政策保障,夯实权益基石
各地高度重视特殊群体收视权益保障,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出台相关政策,让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保障特殊群体收视权益工作有章可循,确保特殊群体在政策框架内能够享受到应有的优惠和服务。
一是纳入当地民生工程和重点工作。安徽省合肥市早在2013年就将“低保户免费收看有线电视”项目列入政府民生工程,政策实施十年来,累计财政补助资金约540万元,惠及免费收看有线电视户约3.75万户。四川各地市广电部门积极协调将特殊群体有线电视收视权益纳入当地《文化广电民生实事方案》,广安市将城乡特殊群体收视费减免纳入市委市政府民生实事范畴,2023年落实资金570余万元。河北邯郸市自2022年起将“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免费收看有线电视”项目列为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按每户每年补贴150元收视费、纳入市县两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累计补贴资金5400余万元;张家口市怀来、康保、万全、崇礼、阳原5个县(区)自2018年陆续实施“电视县”民生项目,通过签订《有线广播电视农村居民全覆盖财政补贴协议》等方式,明确由政府购买有线电视服务,供人民群众免费安装、收看有线电视,累计补贴资金7400余万元。明确、规范的政策能够切实落地,转化为特殊群体实实在在的收视权益保障。
二是因地制宜制定保障政策。山东省广电局结合各地实际制定相关实施方案,指导淄博市制定实施《关于继续做好全市电视户户通帮扶工作的意见》,指导济宁市制定实施《关于扎实推进有线电视银龄工程建设的意见》,指导济南市莱芜区印发《2022年度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的通知》。福建省广电局印发《关于开展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的通知》《关于推进县级融媒体与广电网络共享共赢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省内70%以上的县(市、区)出台减免特殊群体有线电视收视服务费相关政策。广东省广电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我省有线数字电视服务收费政策的通知》《关于减免困难群体有线(模拟)电视服务收费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文件,全省共11个地级市、22个县(市、区)纷纷出台当地配套政策文件,为特殊群体减免有线电视服务费用提供政策支撑。
三是强化部门联动与协作。四川、云南、广东等地广电行政部门主动加强与发改、民政、残联等部门沟通协调,共同推进特殊群体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的优惠减免工作。四川省协调推动省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继续执行全省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标准的通知》,明确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优惠减免对象和范围扩大到退役军人、残疾人群体;联合省民政厅、省残联印发《关于做好全省特殊群体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优惠减免工作的通知》,加强对市县广电网络公司减免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管。这些部门联动和监督管理措施,有效整合了各方资源,提高了政策的执行效率和效果。
二、资金支持,提供坚实后盾
资金是保障特殊群体收视权益的关键因素,各地积极争取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资金预算,通过多种方式确保资金投入,保障特殊群体能够免费或者以较低成本享受到有线电视服务。
一是积极协调财政部门资金支持。广东省协调省级财政部门将保障特殊群体的有线电视服务列入省补齐公共文化财政支出短板奖补资金(基础性补助)任务清单,为全省超过26万户低保户、特困户、优抚对象等提供优惠服务,优惠金额达4000多万元,其中财政补贴450多万元。浙江省为城乡低保对象办理有线数字电视享受费用减免服务,每户每年减免252元由财政全部承担。内蒙古准格尔旗以行政村、自然村及镇区内的移民户和回迁户为主要覆盖范围,自2022年起为用户免费提供有线电视服务,并推送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旗政府按照用户入网前三年每年每户300元、三年后每年每户200元标准进行补贴,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2100万元,受惠农户达3万户。山东省各市县积极争取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资金预算,每年落实资金约1.45亿元。其中,济宁邹城市政府补贴金额最高,每年每人(户)补贴223元,个人承担10元,其他市县政府补贴每年每人(户)45-216元不等,剩余部分由网络公司承担,最大限度保障特殊群体收视权益。
二是探索多种资金分担模式。福建省采取“党委政府主导、市县财政负担、广电网络兜底”方式,解决特殊群体和偏远地区老百姓“看电视难”问题。云南省引导各州(市)、县采取“政府补贴一点、企业减免一点”的办法,昭通市对政府资金能够保证的县(市、区),中国广电昭通公司为特殊用户每年减免费用150元,县级政府每年补助费用150元;对政府资金难以保障的县(市、区),中国广电网络昭通分公司实施300元全额减免。2020年以来,共为辖区内30187户特殊群体减免费用2388万元。河北衡水市自2023年起采取“政府补贴、企业减免、群众免费收看”的方式,保障低保户、特困人口、公租房等用户免费安装、收看有线电视,政府每户每年补贴150元收视费,累计补贴资金400余万元。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政府采取阶段性补贴的方式,与中国广电内蒙古网络有限公司伊金霍洛旗分公司签订10年期限合同,自2024年开始,旗政府每年出资700万元,按照每户300元标准全额补贴,3年后在网用户每年缴纳100元有线电视收视费,其余费用由政府按照每年不高于482万元的总金额进行补贴。目前,已有7912户农牧民享受政府购买的有线电视服务,到2025年底受惠群体数量将达到2.4万户。
三是与广电惠民工程统筹推进。江西省广电局将保障群众广播电视基本收视权益纳入广电公共服务重点工程协同推进。如通过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普惠一批,综合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共投入补助资金4.2亿元,为143万余户农村群众购置安装直播卫星户户通接收设备;建成省级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项目覆盖一批,投入7000余万元,在全省143座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完成省级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项目建设,无线发射播出3套省级电视节目,12套中央电视节目,同步落实每年2600余万元运维资金保障;面向特殊困难用户落实政策减免一批,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特殊用户群体减免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政策的通知》,自2016年起,全省近1/3市、县党委政府出台了贫困户收看有线电视享受优惠(补贴)政策,覆盖约12万余贫困户家庭。
三、优化服务,惠及更多群体
为确保特殊群体能够便捷地享受广播电视服务,各地积极优化服务网络并丰富服务内容,提高了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使特殊群体能够更好地享受广播电视带来的信息和娱乐。
一是优化服务举措。青海于2024年11月起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政府购买特殊群体有线电视公共服务,为全国首例。项目实施后,中国广电青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将在全省有线电视网络覆盖范围内,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特困人员家庭、一级、二级残疾人家庭、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认定的享受国家定期抚恤和生活补助的优抚对象免费提供包括中央、省市县频道在内的不少于70套的数字电视直播节目收视服务。山西省吕梁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市区居民免费提供有线电视收视服务,并作为民生实事项目列入政府工作报告,补助资金300万元。在此之前,市区于2023年争取财政资金130万元,为4000名低保户、市直教师免费安装、开通有线电视。这些措施扩大了政策的受益面,使得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对特殊群体的保障更加全面、细致。
二是补贴对象分类施策。山东省各市县结合本地实际,分类落实130余万户特殊群体保障政策。其中,脱贫户(低保户、特困户等)74.34万户,残疾人7.54万户,农村65岁以上老人49.85万户,优抚对象0.6万户,在党50年老党员1.46万户。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通过政府购买有线电视收视服务方式,为12000户特殊群体免费提供不少于60套电视节目和17套广播节目;楚雄州永仁县按照100元/户/年标准,为辖区内1490户特殊群体购买有线电视收视服务,免费提供60套直播电视节目、12套广播节目;红河州开远市为特殊困难群体免费提供不少于60套电视节目和17套广播节目。在服务内容上,各地注重满足特殊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切实让特殊群体能够享受到更多针对性的服务。
三是完善服务网络。各地依靠各级广电相关机构、站点等,不断拓展服务渠道、增强服务力量。比如福建广电局依托福建广电网络集团各级分公司、营业厅、乡镇广电站等,开设特殊群体收视费减免服务窗口,使得基层特殊群体收视服务保障力量得到强化,服务更加到位,有效改善了以往基层特殊群体在获取广播电视服务时面临的诸多不便状况,让服务能够更顺畅地抵达特殊群体身边。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为了让群众知晓并享受到相应的权益,各地也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广东省广电局督促指导各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在营业场所公开悬挂有线电视费用优惠政策和价格公示,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减费让利政策的透明度和知晓度。同时,严格落实优惠金额退补政策,对应享未享优惠政策的用户,及时核对账单退补费用,确保优惠政策落实落地。四川省广电局加强对市县广电网络公司减免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管,广泛宣传特殊群体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减免政策,确保广播电视惠民便民政策真正利民暖民心。
政府购买特殊群体有线电视公共服务项目,是广播电视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偏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的民心工程,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对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从实践看,各地广电局将扎实履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责任,为特殊群体享受广电视听发展成果探索出新的路径模式。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和创新,将进一步提升特殊群体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公平、高效。
(作者单位: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李楠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IPTV月报|2025年3月家庭智慧屏IPTV报告 2025-05-08
- 见微知著|海南自贸港2025封关,短剧出海新坐标? 2025-04-23
- 短剧榜单|3月美妆短剧竞逐女神节,电商品牌领跑短剧营销 2025-04-18
- [常话短说] 【破局】异业合作、跨界经营,广电自救新招式?! 2025-04-16
- 见微知著|对话张若波:多年芒果系转身微短剧得与失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