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2024年10月31-11月1日,由流媒体网主办,广西广电新媒体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广西区分公司、中国联通广西区分公司共同协办的「南宁论道暨第28届智能视听与科技创新产业论坛」在南宁隆重举行。
本届论道以“聚视而行 和合致远”为主题,共筑视听新质,同启智屏未来。
在10月31日举行的“新质引领——IPTV价值创新论坛”上,捷成华视网聚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王一鸣做了主题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浅析——AI科技产业创新,文化生态全球传播》的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好,捷成华视网聚一直是IPTV的老朋友,为行业提供规模化的内容,尤其是电影、电视剧、动画内容。现在大家都讲破局,讲创新,今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不去强调华视网聚为大家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而是给大家带来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发展特征。
电影行业数据观察
我带来了很多电影行业数据,这些数据背后的核心在于,我们希望从当中发现哪些机会、趋势。电影只是一个例子,把电影产业相关的数据拿出来,是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晰地看到,整改市场的变化。
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23年,全国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立项3008部。其中故事片项目2439部,占比81.08%,同比增长42.97%。动画片、纪录片、科教片、特种片以及合拍片项目共569个,占比18.92%。尤为突出的是,合拍片项目77部,较2019年的47部大幅增长63.83%。全国各制片机构生产各类电影片97部,同比增长100.21%。与2017年水平基本特平。其中,故事片产量792部,同比增长108.42%,接近2017年798部的水平。根据云合数据,2023年各平台上线的有票序纪录的网络电影共227部。
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从2017年到2023年电影的生产指标和票房变化的数据趋势来看,可以看到受疫情的影响,生产量及票房受到很大的冲击,但是2023年疫情结束之后,市场出现快速的复苏,甚至与疫情之前的水平拉齐。
从2017-2023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基本指标能看到,2017年总票房是559.11亿元,跟2023年差不多。但是2017年的数据当中国产影片的票房是300亿左右,占比53.84%,而外国片达到了258.07亿,市场份额是46.16%,跟2023年相比,这个数据就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从2023年开始,国产影片的票房是460.05亿,占比达到了83.77%。
尽管两年看起来总票房差不多,但是人们的观影习惯和观影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是这些海外片撑起了几乎半壁江山。但是2023年,国产电影成主流,观众习惯向国产电影倾斜。
如果观察2023中国电影内地票房前十影片,全都是票房过10亿的影片。实际上,华视网聚在对各个平台的内容供给上,尤其是头部影片、过亿影片,供应的占比还是非常的高的,基本上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优质内容都会为各个平台在第一时间去供片,我们深刻感受到国产电影的质量以及票房的号召力高速的提升。
如果观察2023国产电影题材分布情况,2023年院线新上映国产影片分类型数量比例中,数量上最大的是剧情类,占31%,但在2023年院线新上映国产影片分类型票房比例中,剧情类则下降到了1%,有很大的错配。就是说生产出来的内容数量和实际票房的贡献数量并不一致。
所以我们有很多思考,第一,当我们给用户提供内容的时候,我们要了解受众喜好,了解他们更喜欢哪一类的内容,不同的用户观看偏好不一样。第二,2023年票房占比最大的是悬疑/犯罪类型,但这个类型的数量并不多,其实代表着有很多的片子有再次挖掘的空间。院线和新媒体播放的并不一样,院线受到IP、号召力的影响,电影的排片和排片的时段有很强的马太效应。所以到了新媒体端,我们可以从优质的内容当中再去把黑马影片,找到对应的精准受众,充分发掘它的商业价值,进行精细化的运作。
如果观察2023国产电影热门档期票房分布,可以看到不同档期下出现影片扎堆的现象,其中暑期档、春节档表现非常突出,因为在暑期档和春节档的时候人们会选择回家,这能发挥下沉城市的票房贡献力度,所以我们能看到春节档和暑期档,下沉城市的票房贡献非常强。
还有一点,因为新媒体比院线的上映要后推一两个月,这是新媒体供片相对比较集中的时间,为什么说华视网聚供片有的时候多,有的时候少,原因就在这里,核心是要根据在不同档期的上映数量和它向后推的时间,去进行匹配。所以大家上线规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个特点,并且结合当下在新媒体端处于什么样的时间点,来做对应的推广和专题化的匹配。
如果观察2019~2023国产过亿影片阶梯分布,中腰部的内容,5000万-5亿票房电影的数量非常密集。那么如何形成平台的差异性?大片所有的平台都有,中腰部内容里就蕴含着很大的机会。这种机会源自于不同平台的受众不一样,另外在这些中腰部的内容当中,更加方便我们挖掘和做好差异化的运营宣传。
关于2023中国电影发展趋势特点,可以分几个方面。
一是分线发行,目的在于打破大一统僵硬的发行模式,通过更加灵活的利益分配方式,达到降低发行成本,提高影片精准投放效率的效果。
二是中腰部内容,2023年,影片头部效应减弱,TOP10贡献率回到50%以下,中腰部电影市场竞争力开始提升,行业向更加健康方向发展,为非头部内容提供更多市场空间。
三是短视频营销,短视频平台成为电影营销核心阵地,2023年仅抖音一家官方电影号发布的内容总浏览量超过1659亿,明星主创发布2846条电影相关内容,短视频营销进入3.0。
四是知识产权,最高法发布《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的倡议书》,为电影行业版权保护提供法律支持。以及加强电影走出去,开展国际文化交流。
五是IP跨界,电影IP向游戏、商业、旅游等场景转化,把院线电影作为泛娱乐生态核心IP与话题事件,发展线下旅游、演出、实景游戏、盲盒、线上互联网文娱平台点播消费。
再分享一下2017~2023中国电影对比国际电影市场情况,我们发现2023年北美票房90亿美元,中国的票房是77.1美元,相差12.9亿元,中美票房之间的差异相较于2017、2018年,已经有一个很大的追赶。
从全球票房来说,中国的票房稳定在22%-23%,有的时候达到35%,这是中国电影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北美是27%,比我们高几个点,日本、法国等国家和我们的差距比较大,这是中国在整个市场上面的位置。
再看2023国产电影VS进口电影的票房比例。2023年全年新上映进口影片79部,相比2022年增加了25部之多。但进口电影票房并不算亮眼,累计89.10亿元,仅占国内全年电影总票房的16.23%。
由此可见,疫情解除后大众高涨的观影热情和进口影片数量的增长并未给进口电影的票房成绩增色,这一方面是因为仅凭旧IP维持电影热度,或寄希望于重磅特效带动票房的进口影片已经难以俘获国内受众。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多年来优质国产影片对观众观影习惯的长期培养获得了一定成果,国产电影对国内电影市场的支撑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
「院网发行一体化」探索
基于以上种种背景,华视网聚在产业端进行了一些尝试,我们响应号召,践行分线发行探索「院网发行一体化」。
之前的情况是,电影发行找一家、新媒体发行找一家,就出现了说院线窗口期要设多久、新媒体窗口期设多久,以及票价定价、在线定价等很多的问题,它们是存在着冲突的,我们强调「院网发行一体化」,是这个片子的院线发行和新媒体发行我一起拿了,然后我们整体去提供策略,比如什么时候新媒体上线、什么时候院线上线,以及它的定价和它的宣传。
比如今年1月,我们引入了杰森斯坦森的《养蜂人》,我们把它引入,然后同时做了院网发行的一体化。
要想有一个好的发行效果,不管是院线的票房,还是新媒体的收入,核心在于宣传能力,比如宣传的广度和宣传的玩法。我们联合各省的IPTV,包括提供观影团、送票以及各类的宣传,把各地的广电新媒体宣传资源综合起来,形成整体的宣发。最后,院+网模式下,票房达到了1.14亿,首日票房843万,首周票房3185.6万,地面覆盖24省40城,重点影管合作30+,有60天+的超长票房收入曲线。
华视网聚除了内容供应,还衔接内容和渠道,将产业整合起来实现跨界,不仅是供给内容,更提供相关的玩法和创新,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核心。
在内容提供的探索上,除了我们一直可以保证顶级大片的供应,我们可以针对你的用户群优选一些内容,甚至可以做当地院线的落地以及各类的联动。简单说,多元化内容+精准人群锁定+定制化宣推=网络分线发行创新。
这背后的支撑,是我们可以一起进行中腰部内容影片题材的挖掘,把这些符合特定人群观看属性的内容挑出来,进行精细化运营。另外,结合IPTV本地化营销的优势,我们觉得可以带来全新的机遇。
流量化运营时代,捷成华视网聚还有在宣传营销方面的创新。我们通过流量来提高用户付费转化,而且有很多跨界玩法,我们甚至和顺丰合作送票服务,再比如视频彩铃以及定制的线下观影团、各种小程序抽奖、短片和长片的联动等等。
所以,这种精细化运营不仅是站在宣传的角度,而是和大家联动,在对用户把握的基准之上,把资源和玩法盘活,变成新的生态,也变成一种全新的营收探索方式。
AIGC时代下的AI视频创作与传播
捷成股份今年推出了ChatPV,说出你的需求,就可以创作视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配合工具化实现了一些功能,一是针对影视的二创。这背后是我们海量的影视素材和影视版权,再加上影视工具,形成一体化。这个工具可以快速实现影视的缩编、二创、改编。
第二是一键成片,大家把自己的图片和视频上传出来,自动生成一个完整的视频。
还有数字人,能够输入文字进行多语种播报,可以应用到直播和短视频创作当中。
文生视频方面,7月份,我们和华为达成战略合作,与华为共建视频垂直大模型,由捷成进行商业场景开发,我们的素材则提供给华为做语料库进行相关训练。文生视频可以直接进行视频创作,说出你的要求,可以形成对应的AI绘制的视频画面,也包括未来把一个实景的视频放进去再转为动画等各种应用。
影视二创、一键成片、数字人、文生视频,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AI创作工具集。
在我们拥有内容版权、版权素材和一体化工具后,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将汇聚全国的影视大V、创作者,以及各种渠道,打造流量池。而基于流量池,可以尝试内容增值广告、电商等更多的玩法,并服务于整个影视产业。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房家辉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解局】2025具体怎么干?多省广电给出答案! 2025-04-14
- [常话短说] 【重要信号】事关一体化电视,广电总局推进9地试点! 2025-04-10
- [周晓静] 见微知著|版权运营方如何应对短剧潮?独家对话捷成华视网聚 2025-04-09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要警惕“虚假繁忙”! 2025-04-08
- [常话短说] 【解局】超高清机遇要把握!胜利! 2025-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