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视听文艺形态,正以其创新的表达方式,迅速占领网络视听市场和观众心智,并成为推动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的新一极。第11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过去一年,重点网络微短剧上线量翻倍,微短剧用户黏性快速增长,四成用户经常看、三成用户曾付费。2023年,在广电总局‘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中通过登记并进行上线备案的微短剧共557部、12630集。2023年全年共上线重点网络微短剧384部,较2022年的172部增长了一倍多。与此同时,调查数据显示,经常观看微短剧用户占比达39.9%,仅次于电视剧/网络剧和电影/网络电影。31.9%的用户曾为微短剧内容付费。
在此背景下,微短剧成为了本届网络视听大会的最热门议题之一。来自政府、学界、业界的专家针对微短剧的高质量发展发表真知灼见,各大平台接连发布微短剧研究报告和扶持计划,微短剧的创新发展正在迎来新的篇章。
01
精品化发展成为行业共识,各方共筑微短剧新生态
在本届大会的“新洞察、新趋势、新征程”微短剧创新发展与国际传播论坛上,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冯胜勇提出,微短剧要与时代同向,以带有鲜明时代精神的作品引导人,启迪人们认识时代的主流和趋向。要与人民同心,以深入人心的文艺作品鼓舞人,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必须坚持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要与创新同行,以精益求精的作品感染人,创作者唯有多学习、多经历才能做到心中有丘壑,作品成气韵。
在“微短剧创作论坛暨精品点映礼”上,冯胜勇进一步表示,做好微短剧这个赛道,要念好“创作经”,少念“生意经”,不断提升文化和审美内涵,才能更好维护行业利益,促进整个行业更加健康繁荣发展。
从去年开始,广电总局逐步搭建起了微短剧创作生产全链条管理框架,为微短剧的健康发展把舵定向,定好规矩和红线,围绕微短剧管理的“四梁八柱”正在逐步建立完善。据介绍,自今年6月1日开始,网络视听平台、小程序等播出或引流推送的所有微短剧均需持有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或者平台相应的上线备案号。
在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看来,微短剧已经跨越了最初的发展阶段,并在快速发展中逐步走向成熟。作为一种新的形态,微短剧创造了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空间:它用极短集的方式来讲述一个长故事,并主要以竖屏呈现。而在这背后,中国网络文学20余年来积累的大量素材与题材,为微短剧的“爆款”类型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多年来网络大电影等形式的不断探索与尝试,也为微短剧提供了重要动能。这些要素深度结合,创造了新的影视类型和新的网络文化形态,“对于整个中国影视产业和互联网都具有重大意义”。
著名演员、监制曾志伟和导演王晶从创作方面谈了对微短剧的理解,曾志伟认为,不论时代和科技如何变迁,影视发展始终以内容为王,还是需要大量优秀的创作者。影视形态从来没有高低贵贱,演员面对新机会要多尝试。希望一起努力做好短剧,助力整个行业发展。著名导演王晶则建议,希望短剧在创作方面的收入分配更多一些,这样才会吸引更多年轻、有才华的编剧进入这个行业。
02
文旅、AI加速融合,“微短剧+”释放无限可能
作为网络视听的最新业态之一,当前,微短剧不仅成为了中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也为文旅深度融合、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续动能。例如,以地方生活背景为内容的微短剧内容,正在为打造“网红城市”提供新的策略和路径。2024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鼓励“微短剧+文旅”融合促进消费,促进微短剧题材和体裁创新。
在本届大会上,腾讯视频在已有的微短剧IP计划“火星计划”上进行升级,创新推出“城市火星计划”,为微短剧+文旅融合的新模式提供新的借鉴。与此同时,腾讯视频精品微短剧基地即将在山西落地,旨在以基地建设赋能文旅创新发展,以文旅产业发展带动微短剧行业的转型升级。此外,杭州市临平区锚定“微短剧”赛道,在大会现场介绍了“1113”微短剧产业发展体系,坚定信心打造“全国微短剧名城”,并介绍将推出“3个亿扶持”新政策,通过扶持更多全国叫响、人民叫好、市场叫座的好作品,推动中国微短剧发展迈上新台阶。
AI+微短剧则成为了另一个亮点。央视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央视频公司总经理过彤在演讲中提到,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央视频启播国内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获得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4年网微剧001号“网标”,并上线极具创意的系列微短剧《AI看典籍》。《中国神话》多语种版本还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布,央视网推出的《AI我中华》创意呈现34个省级行政区独特风貌,也引发行业热议。接下来,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央视频将深入布局精品微短剧领域,计划推出《中国微短剧大会》和《中国微短剧盛典》,吹响全网精品微短剧的“集结号”,推动微短剧创作向主流化、高品质、多元化发展。
03
从扶持计划到战略布局,微短剧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
在本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多家视听平台介绍了当前在微短剧领域的最新探索,并发布了一系列微短剧扶持计划。
在快手文娱剧情业务中心负责人于轲看来,微短剧行业持续向精品化、多元化、商业化、国际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未来微短剧将充满无限可能。未来微短剧需要关注是用户需求的变化,从用户需求的变化去反推内容该如何去创新。同时,也要注重题材的创新、传播方式的创新和产业迭代升级,以此来应对激烈竞争的市场。2024年,快手短剧对“星芒短剧”进行升级,不仅提供更高的资金支持、更大力度的流量扶持、更全面的商业赋能服务,同时门槛更低、收益更稳妥、分账梯度更高——取消项目账号粉丝量限制,招募创作者越来越多样;为重点项目提供的参投金额,从原本的最高40%提高到50%;每千次有效播放量,最高分账达25元。
抖音短剧负责人王晨介绍,过去一年抖音微短剧的日播放量增长了一倍,在今年年初发布的抖音“辰星计划”以讲述真实生活、弘扬传统文化、融合文旅为标准和方向,而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春节档,抖音共有8部精品微短剧播放破亿,4部“辰星计划”新剧也将上线抖音。
腾讯在线视频平台运营部副总经理李啦提到,未来腾讯视频将以技术和艺术双轮驱动,技术和产品能力是艺术的翅膀,持续探索AIGC短剧的创作,助力技术发展与产能升级,多维度提高行业水准。
优酷PGC长剧及短剧负责人刘华博认为,微短剧的精品化,打造标杆项目,已成为所有内容创作者的共识。对内通过微短剧链接更多年轻创作新力量的同时,优酷还在微短剧“出海” 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以微短剧为载体,传播传统中国文化,让全球都爱“中国故事”。
芒果TV“大芒计划”工作室负责人周裘介绍,2024年芒果微短剧将扩容赛道,引入芒果生态圈的资源和制作力量,并在湖南卫视上线“大芒剧场”,精选优质微短剧播出。并着重提到将从生态流量角度对大芒竖屏小程序剧进行导流,确保大芒竖屏小程序剧在收益上获得更丰厚的回报。
淘宝也与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共同发布了文旅短剧扶持计划,该计划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要求为导向,未来将围绕浙江产业带,结合当地文化及旅游资源,以微短剧为故事线索,带更多用户认识当地风土人情和特色文化。
小程序微短剧的头部玩家也在本届大会亮相。九州文化董事长汪家城在微短剧小程序健康发展论坛上表示,九州文化以“淬炼精品”为未来的方向,在内容精品方面做了诸多尝试。比如,延长故事线让用户认可内容后再付费、强调故事要有社会责任感,获得用户共情等方式,获得了市场的正向反馈。未来将坚持以编剧中心制业务模式,深挖内容题材、坚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让编剧引领内容,真正创造出有好价值的内容。
3月29日,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正午阳光、腾讯视频共同发起的微短剧创作者支持计划——“寻光创投计划”正式启动。根据计划,将号召有创意、懂技术、有情怀的人才投身到微短剧行业,扶持更多影视创作人才,打造更多精品化内容,三方将在题材策划、创作指导、制作拍摄、播出运营、宣推推优等全链条上提供支持帮助,为广大创作者搭建一个多元、开放的创作空间。
此外,《2024精品微短剧行业倡议书》也在大会发布,该倡议旨在持续优化行业创作和创新环境,推动网络微短剧业态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多有品质有价值的好内容。
“在短剧这条赛道上,所有“选手”都在拼创意、拼IP、拼改变、拼变现、拼爆款、拼制作、拼流量、拼充值,我们也看到,中国短剧出海的业务给我们带来了强大的信心,形成了世界的文化比较独特的繁荣景象。”正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所述,微短剧品类日益丰富、用户逐渐养成、市场规模稳步提升,已由网络视听领域的“新势力”快速成长为万众瞩目的“生力军”。同时,文旅与视听融合、AI技术应用等创新尝试,为微短剧的内容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可能性。本届大会关于微短剧的探讨,既是总结也是新的展望。在政策支持、行业共识和技术赋能的共同推动下,期待未来微短剧能够不断进阶,为国内和全世界用户带来更多富有深度、温度和艺术价值的精彩作品。
责任编辑:房家辉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解密】全国广电工程公司 2025-03-26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700M,迎高光时刻! 2025-03-25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上市公司财报分析! 2025-03-21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5G有个重要推动! 2025-03-19
- [常话短说] 【解局】某上市广电网又成立新公司,干啥?!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