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听大会|10.91亿用户背后的变革:行业如何重塑中国经济与社会
晴天| 流媒体网| 2025-03-28
【流媒体网】摘要:平衡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背景下,中国网络视听产业持续迈向繁荣。(专题推荐:聚焦|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

  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最新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以一组数据,直观印证了这一蓬勃趋势: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已突破10.91亿大关,网民使用率攀升至98.4%的历史新高。报告指出:网络视听已经成为全网民呼吸的“数字空气”。

  随着用户群体不断扩大,网络视听不再局限于单纯娱乐范畴,其强大的社会价值和多元功能愈发凸显。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开篇便着重强调,网络视听已成为推动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本届网络视听大会上,多项议程也彰显了网络视听的社会价值。大会举行了“网络视听赋能千行百业”研究报告发布仪式、“数创高新·影动大邑”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网络视听产业推介会、“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六批推荐剧目发布、“视听赋能 科普未来”知识就是力量科普视听行动发布仪式、“跟着微短剧学经典”启动仪式暨《资治通鉴》《世说新语》微短剧项目推介以及网络视听公益与社会责任论坛……

  从产业赋能到社会经济,从知识传播到公益服务,网络视听的社会价值边界正不断拓展。这既彰显了网络视听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潜力,也预示着其将更深层次地融入社会发展进程。

  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网络视听正在演进为驱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产业赋能

  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报告显示,网络视听从娱乐载体向“数字生活基座”跃迁,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向教育、健康、本地生活等领域全面渗透,重构教育传播、信息交互与生活服务的底层逻辑。

  另外,在本届网络视听大会上,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副司长杨铮发布了《网络视听赋能“千行百业”报告》。报告指出,网络视听赋能千行百业已初见成效,显著提升千行百业的内容制作水准与传播效果,更在赋能新质生产力跃升、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壮大主流舆论阵地等方面表现突出。

  当网络视听为各行业筑牢发展根基时,其在零售、文旅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领域,更是直接转化为强劲的商业驱动力

  在零售领域,《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报告显示,电商直播用户渗透率持续攀升,高达54.2%的受访者保持高频观看习惯,较去年同期增长0.5个百分点。

  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155225亿,比上年增长7.2%。短视频和直播在带动网上零售发挥了重要作用。调查数据显示,近一半受访者因观看短视频、直播而消费过。

  而在文旅领域,近年来,“一部剧带火一座城”、“跟着影视剧打卡一座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我的阿勒泰》《玫瑰的故事》《六姊妹》等热播剧也带动多地旅游热潮,实现“影视剧与文旅的双向奔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其中明确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重点任务,为文旅与视听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顺应这一趋势,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不仅发布了“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六批推荐剧目,还启动了“数创高新·影动大邑”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网络视听产业推介会,让“视听+文旅”的广阔发展潜力与无限可能得以彰显。

  在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网络视听产业推介会上,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罗思对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进行首次推介。她表示,学校将立足四川影视文创城,与成都高新区、大邑县共同构建影视产业闭环,打通四川影视文创城“项目孵化—影视拍摄—后期制作—文创产品—旅游目的地开发”的完整产业链。

  知识传播

  网络视听行业不仅通过赋能千行百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更通过知识传播和社会价值内容的输出,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基石。

  此前人民网曾发表文章称,网络视听是主流舆论传播的重要渠道,承载的是价值取向,影响的是思想灵魂,不能把视听作品等同于普通商品,更不能简单用商业利益取代社会效益。

  而从用户需求来看,大众也愈发认可优质且兼具社会价值的内容。随着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内容消费偏好发生结构性转变,这类高质量内容备受青睐。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报告显示,虽然幽默搞笑类内容仍居首位,但其占比已大幅下滑;与此同时,知识科普类与新闻类内容排名显著上升。具体而言,知识科普类短视频收看占比达28.5%,排名从第12位跃升至第6位;新闻类内容占比更高达32.5%,排名从第7位攀升至第3位。这一结构性转变,既反映了用户对优质内容的渴求,也与网络视听的社会功能形成正向循环。

  行业也在积极响应社会需求,主动践行社会责任,这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的一系列举措中得到充分彰显。在本届网络视听大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启动“跟着微短剧学经典”创作计划,并举行了《资治通鉴》《世说新语》项目推介发布。

  同时,大会上,“视听赋能科普未来——知识就是力量科普视听行动”也正式发布。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大会上发言时表示:“发起知识就是力量科普视听行动,旨在以视听创新传播科学精神,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国家科普能力。”

  而这些基于社会价值的优质内容生产,也有望推动网络视听行业内容生态的持续优化,带动行业迈向高质量、精品化发展。

  公益价值

  随着网络视听平台的发展,其在赋能千行百业、传播优质社会价值内容的同时,其公益属性也日益得到关注和重视。

  在本届网络视听大会上,还设立了“网络视听公益与社会责任论坛”,探讨了网络视听平台在履行社会责任、创造公益价值方面的创新实践和发展路径。

  在论坛上,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公益委指导的多项年度公益项目发布,包括人民视频《匠星计划》、腾讯“两癌”防控、天猫“助禾计划”、趣丸科技“AI乐之乡”等等。这些公益项目聚焦非遗文化传承、健康普惠服务和乡村教育发展等重点领域。

  另外,腾讯、优酷、爱奇艺、抖音、快手等平台代表分享实践成果。

  阿里大文娱党委书记、优酷执行总编辑杨伟光表示,优酷坚持将公益与科技融合,去年5月,优酷无障碍剧场上线胡歌版AI语音包。目前,剧场内无障碍影视作品已超8000部,同比增长超300%。另外,2024年9月,启动“微光入梦•优酷无障碍剧场乡村公益行”,活动覆盖浙江、江西、山西、青海等十一个省份近百个乡镇和农村。

  腾讯公司总编辑、公共政策副总裁朱殿君表示,2024年,腾讯联合中国盲文图书馆推出“无障碍剧场”,通过“AI技术+志愿者”模式,制作了《热辣滚烫》等193部无障碍影视作品,累计时长近400小时。此外,腾讯视频发起“积分公益捐”项目,联动热门影视IP引导用户将观看时长转化为公益资源,助力山区儿童教育与成长。腾讯视频“积分公益捐”上线以来,已有570万人次会员参与,累计筹集1亿元善款。

  快手科技副总裁、北京快手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宋婷婷表示,快手自2011年成立时,就提出了普惠的理念。2018年,快手成立“扶贫办公室”,系统性开展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随后七年发展时间里,快手公益开始探索更多社会议题,在助力乡村振兴、就业帮扶、银龄关爱、青少年保护、传统文化传承、残障关爱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实践。

  结语:

  中国网络视听行业已从娱乐消费升级为覆盖社会各领域的数字基础设施,在推动经济发展、知识传播和公益事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技术与政策的协同推进,行业需平衡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持续优化内容生态,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文化传播提供更高效的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5月22日至23日,由流媒体网主办的「中原论道暨第29届智能视听与科技创新产业论坛」将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也将汇聚行业领袖、技术先锋与生态伙伴,围绕网络视听的创新与变革展开深入探讨,诚邀您的关注与莅临!

责任编辑:李楠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