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一对夫妇做短剧每月进账4亿多# 在微博冲上热一,当日阅读量达到1.2亿。2023年下半年以来有不少微短剧“吸金”的话题,例如“爆款短剧编剧月入超10万”“7天拍100集,观众充值1个亿”微短剧市场规模 “2024年预计突破500亿”“2027年预计突破1000亿元”。
根据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电影票房为549.15亿元,成为三年来之冠,此前最高是2019年的642.66亿元。数据对比之下,微短剧的市场信心不可谓不足。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背后,微短剧这泼天富贵稳了没有?
火火火火火
今年两会期间,微短剧成为热议话题之一。《2023短剧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短剧市场规模达到373.9亿。
而想要具体说清微短剧是什么时候火起来的有点难,《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中尚未统计微短剧这一类型,2022年6月1日起广电总局对网络剧片正式发放行政许可。《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获得上线备案号的重点网络剧251部、网络微短剧336部,年中微短剧开始发证后Q3有19部,Q4有64部。
《2023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尚未发布,但根据总局按照季度公布的数据:2023年Q4,全国广播电视主管部门颁发发行许可的国产网络剧46部,网络微短剧153部;Q3网络剧47部,网络微短剧150部;Q2网络剧65部,网络微短剧116部;Q1网络剧38部,网络微短剧83部。全年合计网络剧196部,网络微短剧502部。
不管是对比2022年,还是2023年一季度到四季度数据,微短剧一直在正向增长,对比网剧尤其明显。市场热情可见一斑!
最先感知到微短剧热度及钱景的应该是平台,短视频中视频长视频平台纷纷推出各种微短剧扶持计划(关联阅读:聚焦微短剧2):平台们的漫天“星”斗?),也在各种醒目位置给微短剧提供入口,芒果TV更是推出专门的微短剧APP——大芒。此外,小程序亦成为当下微短剧的重要战场,可以实现自己运营并形成商业闭环,更关键的是操作简单。
继平台之后,各种专业机构越来越多入场,包括很多传统影视机构。于是,微短剧也迅速告别初期的粗制滥造,越来越专业化、精品化。包括王晶、杨蓉等很多专业演员、导演纷纷入场,2024年1月底,周星驰也宣布入局微短剧,和抖音联合开发运营“九五二七剧场”,首部精品微短剧《金猪玉叶》第一季预计将于5月上线。
2024年初还有一个重要行动——广电总局的“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要在年内创作播出100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优秀微短剧。
是谁在为微短剧付费?
春节期间,流媒体网做了个小范围的微短剧收视调研,接受调查的人中,表示不看的占比近65%,其余35%偶尔看,经常看的0人。
而“封面新闻”在微博#一对夫妇做短剧每月进账4亿多# 热搜之际做了个调查 #你付费追过微短剧吗#?,截至3月12日15点有2750人参加,有约25%的人表示追过,超过51%的人表示只看免费的,超过17%的人表示从来不看微短剧,另有超过6%的人问啥是微短剧。
齐鲁晚报采访了四个看过微短剧的人,其中三人表示没有付过费,另一人说花了“2块”钱,后来发现别处有免费资源,觉得“不值”。而微博那则调查中,超过半数的人表示只看免费的,不知道是强调只喜欢免费资源,还是能具体到都是看过免费短剧的,因为问题设置的原因,这个无法确认。
显然,微短剧的主力收视人群以及付费人群并不在这几个调查所覆盖的群体中。齐鲁晚报还采访了一位做微短剧的传媒公司老总,他表示“三保”(保洁保姆保安)是充值主力,主要分布在三四五六线城市。
笔者倒是认识六线城市的一对保洁保安夫妇,每人月薪1500左右,保安叔叔用2G网老人机,保洁婶婶喜欢刷快手,因为有提现奖励,会因为孙子花几十块钱充游戏心疼的想停了自己的网。
再看看那些小程序剧,最低充值10块大概能看五六集,微短剧往往上百集,冲个年卡最便宜99,贵的还有两三百的(关联阅读:聚焦微短剧7):赚钱走长视频or短视频路径?),并且能看的剧没几部。不知道上头之后,“三保”们会继续充值继续看,还是忍痛放弃。
笔者认为,有钱有闲的退休人群应该是更匹配的付费群体。
是谁赚的盆满钵满?
做短剧每月进账4亿多的夫妇,指的是北京点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陈瑞卿、何春虹夫妇,热搜关联的报道称,该公司“高管透露,去年9月开始,点众每月的充值收入,稳定在4至5亿元之间”,并表示陈瑞卿的好运气离不开咪蒙,是因为押中了《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如此神秘的他》等听花岛(实际控制人咪蒙)的多部热播短剧,“后妈”仅拍摄10天,后期投入8万元,和《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一起,拿到过亿的充值收入。
听起来,确实是投资极小、收益绝高。
号称春节期间爆火的《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笔者还真看过,因为实在太多推流了,刷微博几乎每隔几条就会出现一次,即使在3月12日当天仍是如此,刷了几屏看到了三个“后妈”推送。而据AppGrowing数据,“八零后妈”曾经一周的投放广告创意数便多达1.7万条,投放平台覆盖了腾讯广告、巨量广告/千川、微博粉丝通、快手磁力引擎、小米等,关联剧场近百家。
要说谁赚的多,恐怕不是咪蒙,不是点众,是推流平台吧。
2023年的《无双》也有“8天收入过亿”的传说,该剧制作方西安丰行文化创始人李涛坦言破亿指的是整体收入,其中流量成本就超过九成,真正到手的利润仅几百万元——这几百万元还要分给制片、编剧、后期等工作人员。他说作为14部爆款短剧的出品方,公司在短剧上的整体收入不到千万元,自己作为创始人和总导演,账上现金还不到百万元。
这个可能才是鲜花与掌声背后的真相!
点众科技此前主要是做在线小说阅读——快看小说,咪蒙曾经爆火,当时有报道称咪蒙微信公众号拥有粉丝超过1000万,日活超过300万,而在“八零后妈”之前,由听花岛制作出品的短剧《黑莲花上位手册》《李特助如此多娇》因内容违规被先后下架,不管是微短剧还是咪蒙点众们,富贵仍不稳。
更何况,任何领域都逃不开二八定律,看似遍地黄金的微短剧市场,且不说没有拼出爆款的那些人,即使是进入前20%,也是更像华丽的数字游戏,进账很美好,数据很热烈,实际落袋多少,恐怕只有各位从业者自己知道了。
责任编辑:李楠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解密】全国广电工程公司 2025-03-26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700M,迎高光时刻! 2025-03-25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上市公司财报分析! 2025-03-21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5G有个重要推动! 2025-03-19
- [常话短说] 【解局】某上市广电网又成立新公司,干啥?!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