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供需人促“AI+安全”
罗曾| 中华网财经| 2024-03-05
【流媒体网】摘要:AI技术的安全应用是把双刃剑。

  3月4日,2024年全国两会拉开帷幕。

  中华网财经了解到,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围绕“AI+安全”、“科技金融”准备了两份提案。

  其中,作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人工智能(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也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不过,随着AI技术不断发展,数据泄露、“深伪”诈骗等安全威胁加剧,针对和利用AI的网络攻击、AI武器化等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安全防护难度激增。

  齐向东提到,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能快速生成钓鱼邮件、编写恶意软件与代码等,导致攻击数量增加,AI欺诈事件频发。数据显示,ChatGPT等生成式AI导致网络钓鱼邮件攻击增长135%。生成式AI还带来了数据非法获取、数据泄露及恶意滥用等数据安全问题,如ChatGPT在对话交互过程中能获取用户数据,加剧数据泄露风险。不法分子还能利用“深度伪造”换脸变声、伪造视频,“眼见未必为实”将成为常态,网络诈骗大增,甚至引发社会认知混乱。

  与此同时,在AI恶意利用方面,人工智能大幅降低了网络攻击门槛,不懂代码、不懂技术的普通人也能成为黑客,增加了网络攻击数量,专业的黑客组织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对网络攻击进行改造升级,比如,利用AI制作恶意软件、生成规避杀毒软件检测的代码等,网络攻击能力将出现跃升;在针对AI算法攻击方面,机器视觉攻击、数据源污染等攻击频发,攻击者能通过对抗样本、数据投毒、模型窃取等方式对AI算法进行攻击,使其产生错误判断,同时由于算法黑箱和算法漏洞的存在,这些攻击往往难以检测和防范。

  此外,涉及军事层面更是不容小觑。齐向东指出,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被用在“机器人杀手”等致命性自主武器(LAW)上,通过自主识别攻击目标、远程自动化操作等,隐藏攻击者来源、建立对抗优势;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将网络、决策者和操作者相连接,让军事行动针对性更强、目标更明确、打击范围更广,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探索AI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数据显示,2024财年,美国国防部计划增加与AI相关的网络安全投资,总额约2457亿美元,其中674亿美元用于网络IT和电子战能力。

  但不可否认,AI同时赋能网络安全行业,在促进攻防技术升级上有大作用,越来越多国家和机构加速布局网络安全与AI技术的融合。

  因此,在此次提案中,齐向东对于创新发展“AI+安全”,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从供给侧看,要开展联合创新,围绕攻防实战和应用场景实现“AI+安全”尖端技术研发突破。鼓励各行业头部企业与专业安全厂商结成“对子”联合创新,共同探索大模型安全创新产品在威胁检测、漏洞挖掘、指挥研判等方面的应用。

  二是从需求侧看,要强化政策牵引,推动“AI+安全”技术创新产品在各行业落地应用。设置“AI+安全”产业专项基金,对研发创新“AI+安全”产品的企业,给予政府基金、贴息贷款或科研项目等支持;对率先取得技术突破,实现成果转化的科研机构和企业给予奖励;对积极使用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给予相应补贴。

  三是从人才侧看,要壮大“AI+安全”领域的实战型、复合型人才队伍。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鼓励成立校企共同体,在实践中培养更多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新兴产业领军人才,为我国抢抓人工智能机遇壮大人才队伍。

责任编辑:胡笑柯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