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论|电视与春晚:不是不好看了,只是该改变了
云中| 流媒体网| 2024-02-05
【流媒体网】摘要:一个成了“老IP”,一个成了“老物件”?

  1979年除夕夜,采用茶座和交谊舞形式的“1979年迎新春文艺晚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但由于当时全国的电视机数量才不过几百万台,这场被视为“春晚”前身的晚会,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影响。

  1983年除夕夜,真正意义上的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播出,虽然和1979年那场晚会仅相隔四年,但彼时国内的电视机数量已经快速起势,再加上这届春晚融入了歌曲、相声、小品、戏曲、零点钟声等之后被一直沿用的节目框架,让其成为了中国电视节目的一个里程碑。

  自此之后的三四十年间,随着国内电视机数量的疾速增加,央视春晚不仅成为全国电视观众欢度春节的重要形式,也成了全球华人的“年夜饭”,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

  但光阴荏苒,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电视和春晚这两个分属不同概念却又紧密依存的事物,一齐从深入人心的存在变成了可有可无的气氛组。

  尤其是在如今“你可以不活,但绝不能没活”的新一代互联网叙事与要求下,话题创新再难形成广泛影响力的春晚,以及产品体验无法带来显著引领性的电视,在满足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的新时代需求方面,愈发显得左支右绌。

  于是,“不看但能听个声”,逐渐成了广大网友对二者定位不失精准的描述,也成了电视和春晚如今落入某种尴尬处境的缩影。这不禁让人思考,电视和春晚,何以走到了如今的境地?

  当春晚从“造梗者”成为“梗中人”

  虽然如今的春晚依然家喻户晓,也是除夕夜最具仪式感的跨年方式之一,但除此之外,在很多人心中,“舞台越来越华丽,节目却越来越不好看”的春晚,似乎已经没有了太多实际意义。

  就拿作为春晚绝对主力的语言类节目来说,不同于早些年春晚段子就代表着新一年最大的流行,如今春晚上的相声小品,已经被网友们视为“网络段子的年度总结报告”。

  而当春晚不能自己造梗,那就怪不得网友们用自己的创造力造春晚的梗。

  于是,有网友结合2023年的网络热梗,开始了2024年春晚节目的预测,预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i人与e人”“除夕不放假”“科目三”“小土豆”“尊嘟假嘟”等等。

  如果你觉得这些只是网友们没有太多根据的想象,那当你看到真的有博主根据这些素材演绎出完整的春晚预测节目时,可能就会很快改变主意。

  B站上两位名为“双高胎”的博主,已经拍摄了数十期的春晚预测视频,每期视频都因为这两位博主脑洞大开但又切合实际的演绎被网友们追捧。其发布的“春晚小品预测”合集,目前已经有一千多万的播放。

  这只是众多拍摄春晚预测节目的博主之一,在抖音、B站等平台,还能看到各种对春晚节目的精彩预测。

  抖音博主“李蠕蠕”拍摄了“大型语言类节目”之《大声喊出你的家乡》,网友们纷纷建议春晚采纳;博主“青岛大姨张大霞”预测的是《公主催婚,汗流浃背》,评论称不开玩笑地说真能上春晚;博主“叫我丽姐”拍摄了一部《除夕夜打车情》,看过的网友称要真放在春晚节目中起码也是个中上水平……

  随着春晚的不断临近,大家对春晚的预测押题也进入白热化。有人说提前看到了春晚精华前瞻,有人坐等春晚播出时对答案,还有人表示再这么预测下去春晚可能真就没得播了。

  不过,有人押题,还有人直接押公式。比如就有网友总结出了春晚小品万能模板公式:押韵出场→产生误会→穿插网梗→激烈争吵→煽情音乐→好了→矛盾化解→意义升华→正能量结尾→最后一起包饺子。

  在这之中,“好了”和“包饺子”是被大家视为精髓的环节,在博主“双高胎”的视频中,前者类似游戏里的硬控技能,可以无视一切物理和魔法攻击,在春晚节目中的作用,就是能立刻终止所有争吵和矛盾,对此网友们称,一句“好了”甚至可以叫停二战,三体人听了都得返航;至于“包饺子”,更是早已经成了春晚的代名词,毕竟没有什么小品不能以“大家一起包饺子”收尾。

  这还没完,甚至连春晚现场的观众画像,网友们都能总结出一篇八百字作文来。

  从当初最大的流行变成如今的流行追随者,在被网友们不断的解构和重新演绎中,春晚终于也从“造梗者”变成了“梗中人”。虽然春晚可能不像以前那么好看了,但网友们却借此提前获得了春晚带来的快乐。

  不过,有人看乐子,有人照镜子,不断式微的春晚,何尝不是电视这一承载春晚几十年载体的落寞写照。

  当电视从“第一屏”变成“第二屏”

  虽然春晚如今已经快被网友们玩坏了,但它的确在以各种方式给人们带来快乐——哪怕是解构的快乐。

  相比之下,同样是曾经陪伴几代人成长的电视,近些年却已经很难出现在主流互联网叙事当中了。虽然这样说可能并不严谨,因为起码这两年,电视登上热搜的次数还是不少的。只不过,如“套娃收费”“操作复杂”等,这些热搜对电视而言,绝大多数都并非正向。

  至于最直观的电视销量,近些年更是难言乐观。根据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2023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为3142万台,同比下降13.6%。洛图科技(RUNTO)数据也显示,2023年全年,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的出货量为3656万台,同比2022年下降8.4%。

  而且,两方数据均显示,2023年的电视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近十年最低点。

  没有明确的节点表明电视和春晚的主流地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动摇的,但某种程度上,春晚的式微与电视的落寞,几乎却是同步的。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智能手机的爆发和移动互联网生态的繁荣,无疑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因。

  就像在娱乐方式多元和圈层不断细分之下,已经很难再有某个IP能够形成像春晚那样的全民共同记忆。毕竟,哪怕是在大家都刷着抖音、快手的今天,在精准算法之下,每个人能看到相同短视频的概率也并不高。

  而当电视面临手机、PC、Pad,以及VR/AR、智能投影等不断出现的各种屏幕终端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分流。

  简言之,就是电视和春晚都曾是人们的唯一,但如今却变成了“之一”,更令人无奈的是这个分母还在不断变大。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参照物变多,不管是电视还是春晚,自然就显得没以前那么好看了。这时候,如果自己再不够“争气”——比如春晚不够好笑、电视体验不佳,面临的往往就会是人们的用脚投票。

  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即便大家觉得春晚不好看,但这终究属于内容创作层面的问题,网友们大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解构与二次创作,让春晚这个几十年的老IP呈现新的生机,甚至是通过平台的力量催化出一场“属于年轻人的跨年晚会”。

  可对电视来说,当用户觉得不好看时,总不能自己去造一台好看的电视,而电视厂商们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又是一个需要时间的长期过程,而且其中不仅有商业利益的考量,甚至可能还有技术发展的限制。种种因素下,终究还是交互和场景更灵活、内容和应用更丰富的手机成了每个人的第一选择。

  于是,当行业大势和自身努力都没有给自己创造出足够友好的发展环境时,电视便一步步从“第一屏”,变成了“第二屏”“第三屏”……

  当春晚求新、电视求变

  说到底,电视和春晚如今的处境,一个是在不断丰富的屏幕终端中被分流,一个是在日益多样的娱乐方式里被消解,两个曾经以及未来仍将紧紧依存的事物,在今天看来已然有了“难兄难弟”的意味。

  不过,虽然处境略显尴尬,但它们未必就会这样一步步走向落寞。

  就像春晚虽然已成“梗中人”,但依然还是岁末年初最具流量和话题度的IP,人们也无比珍惜春晚带给大家的共同记忆,以及曾经在荧幕上为大家塑造这种记忆的那些熟悉面孔。人们也期待能有一个更好看的春晚,重新把全家人聚集在电视机前。

  同样,人们也依然想要一台好看的电视,毕竟,在家庭娱乐观影场景中,电视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它不仅是最适合老人孩子的屏幕之一,也是家庭陪伴和连接的绝佳载体。很多人虽然对电视吐槽颇多,但更多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而非真的想抛弃电视。

  只不过问题在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电视和春晚似乎都很难再跟得上人们最真实的需求变化,以及市场创新的脚步,以至于它们无法走在大众文化的最前沿。

  对此,二者也都在求新求变。

  比如就像我们近些年所看到的,春晚从引入“看春晚、摇红包”这样的互动活动,到通过央视频、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开展“竖屏看春晚”,以及将节目切片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传播这样的跨屏布局,再到春晚对5G、4K/8K、AI、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全新技术的应用,都成了春晚在不断拓界破圈过程中的代表性探索。

  电视也在尽可能地摆脱旧有叙事。比如在终端产品上,电视除了更大的屏幕和更好的显示效果,既衍生出了移动智慧屏、艺术电视这样更受年轻人喜欢的新品类,也出现了“华为灵犀隔空触控”这样的交互新方案。

  除了产品创新,过去一年,在监管层面的推动下,IPTV/有线开机看直播、电视收费包压减、消费透明度提升等,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止于此,像一个遥控器看电视、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等,也已经被提上日程。可以说,电视更加健康的发展环境已经被铺设。

  所以,无论电视还是春晚,这两个共同陪伴人们几十年的“老IP”和“老物件”,虽然已经不复曾经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但依然在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坚守着那个全民需求最大公约数的代表地位。

  正因为此,人们大概率乐意留给电视和春晚更多适应当下这个时代的耐心,但与此同时,它们同样也需要加快自己求变求新的脚步。

责任编辑:李楠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