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论道|智能大屏生态联盟余中:数字化转型环境下 新媒体产业增收的思考
| 流媒体网| 2023-02-16
【流媒体网】摘要:电信运营商的政企云网融合,把中国的行业分了14条线,新媒体在这14条线里的每个环节都可以找到发展机会,所以我觉得to G、 to B市场推进方式很多。

  推荐阅读:冰城论道嘉宾演讲大集合!

  2023年2月16-17日,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黑龙江广播电视局、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指导,流媒体网主办,黑龙江省全媒体产业集团承办,黑龙江龙网视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联通、黑龙江移动、黑龙江电信、中国广电黑龙江公司共同协办的「冰城论道暨第24届中国智能视听与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在哈尔滨隆重举行。

  本届论道以“破界·共生”为主题,邀请到了智能视听领域的企业翘楚与行业领袖莅临齐聚,围绕新时代下的破界、破局、破壁与共生、共创、共赢等话题,全方位展望产业的趋势动向。

  在16日上午召开的主论坛上,智能大屏生态联盟 合伙人 余中做了题为《数字化转型环境下 新媒体产业增收的思考》的演讲。

  以下是演讲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感谢黑龙江电视台和黑龙江龙网视传媒陈总以及流媒体网给我们创造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对于今天的演讲主题,我纠结了很久,不知道到底该怎么起比较好。其实新媒体产业发展的,所有企业、所有问题的原点问题,究根到底就是在增长上面,所以确定演讲主题为:《数字化转型环境下,新媒体增长的思考》。

  前年正定论道上,我重点谈的是党委政府的数字化,企事业单位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蓝海。 而这三年来,中国发生了很多政策变化,2020年出了很多词儿,第一个词儿大概就是2月份,武汉封城期间的数字化转型,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数字化转型。然后2020年的4月份,提出五大生产要素领域改革的方向,这两年金融市场放开,同行们都在争取上市,包括欢网吴总的分享以及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的分享都谈到了版权问题、文化中国对于数字版权的关注,今天我也会不谋而合谈到这两个问题。

  这一轮数字化转型的特点是政策性强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三个中央媒体时,曾有过一个很重要的发言,谈到了技术的引领和内容问题,这中间其实也谈到了新媒体团队成长问题,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资源整合是媒体融合的致胜关键。

  我们最早创新新媒体的时候是技术整合,然后到了资本阶段,可能还有资本的整合,人才的整合等等。

  在党委政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我已经从事十年工作,体会很深,这一轮的数字化转型特点是政策强。十年前我们做党委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时候,国务院没有发出“数字化转型”这个词,那时候都把它叫党委政府的媒体服务,而媒体服务背后增加了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技术服务。

  而讲到政策性强是以前服务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是跑市场、求合作。现在反过来了,政策性强是,在十四五规划的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的大战略下,党委政府主动追企业帮他解决问题。

  当然我个人理解,政策性强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十四五”规划的数字化转型是从上而下的数字化转型,精准到每处都有预算。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仅供大家参考。

  作为新媒体产业的集团公司,整个产业发展中,宏观经济肯定是大事,中央现在说数字化转型,这是宏观的,到了产业上,我们媒体该不该上,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热情和能力上。模式是什么样,运营增长是怎么样的,这些我们都应该向互联网企业学习。

  互联网企业做了什么?

  大家可以回顾一下互联网企业的成长,从中国90年代末期互联网企业开始,他们都是草根起步的,业务是什么?信息发布,最早的一个网站。他们很重要的基因就是风险融资。

  他们做的事我大概罗列了一下,最开始是网站然后拓展到网站上带广告,跟媒体开始发生联系了,所以有些互联网网站发展到最后就成了一个媒体,不用谁给他授权或是命名,但是能不能反过来,互联网带着最先进的广告技术,而我们已经有媒体这个帽子,是不是可以跟新的数据资源整合,来最终完成融合发展。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是马云最著名的一句话,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风投,资本的力量给他技术研发。产生了它的运营模式,在线服务以及在线小供应商、小货主、小送货员的实时在线的服务,这是运营模式的革命。

  数据中台是一个概念,走到今天都没有人描述清楚数据中台能干嘛,但是回头看看前5年,数据中台是每一个省和每个城市党委政府的大数据局要研究的事情,到今天,这些事情跟我们产生关联了吗? 背后真的没有吗?有!数据中台来了,抢占算力市场。中国前年到去年提到了东数西算的问题,大势我们应该赶上,用我们的方法追上,所以党委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服务市场,可以是一个值得我们着力的地方。

  互联网公司在干嘛?近20年布了这么多个点,就是云服务。民营以钉钉和企业微信整合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前一个5年是脱贫攻坚,第二个5年叫乡村振兴。到了乡村振兴这个时候,我们突然发现马云的钉钉已经在1万多个村子开始生效了。钉钉给我们的企业发展推出了什么?开发的小软件你可以自己定制,它把场景化交给你,这是很聪明的。其实企业微信也是这样干的,但他们背后集成了什么,无论是钉钉还是企业微信,所有的集合围绕着你的企业信息化流程,可以靠近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企业数字化,以“数字大脑”“智慧社区”整合推进政府的基层服务能力的数字化转型。

  有数据中台,有钉钉和企业微信这样的产品落地,实施场景运营,它不是人的运营,这件事很重要。

  我们回顾IPTV发展的这10多年,其实你想想IPTV产业到底都收获了什么?因为有播控权,我们收了两个钱,我认为很重要。一个是基础分账,二是影视剧版权的经营。真正在这个市场里,除了我们和电信运营商分账以外,其实里面还有带着资本来跟我们一起玩的互联网内容版权经营者,他们要么是跟我们合作,要么是跟电信运营商合作,实际上是在分配的IPTV家庭用户的巨大影视剧消费市场。内容该怎么给他,是不是成长和增长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和研究的,为什么?因为以前没有资本的力量,但今天这个行业里经过10多年的长途奔袭,已经有大量的省播控平台的公司上市了,这是值得提的。

  以前新媒体人刚开始做新媒体的时候,谈的是我们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去做,我觉得互联网思维应该是先把互联网的几件事情学会,向资本靠拢、跟新技术实施融合,在运营模式、商业模式上,他们的玩法,是我们学习的。

  互联网企业近二十年像风一样在成长,现在大家都做新媒体,未来的三年,新技术、新模式和运营模式的拓展,它会有质变的。所以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重视投放种子,互联网在不断成长。

  电信运营商做了什么?

  国家给了电信运营牌照,所以有国家任务要完成。基础通信网络的建设,30年到40年改革开放,可能年轻一点的同志不知道,年龄长一点的60后、70后都知道,电信运营商的前身是邮电管理局,就是个服务机构,跟电视台出了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是一样的,主要在干嘛?大家需要电话的时候,他在做铺线工程,走到今天运营商最大的营收板块还是铺线工程。

  整个的市场变化,他们的运营模式缺少互联网运营模式的场景化。他们现在的智慧家庭以及个人移动终端上场景化在加强,它的整个产品线还是相对标准的,它有利有弊。大规模运营的时候收益很大,但政企市场有待急迫提高,为什么?尤其在这一轮的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数字化转型,政策性很强的背景下,运营商是要动的,我们是要学习的,我们是要跟进的,甚至我们要死死的拥抱他,这是我们的一个机会。

  4G推出以后,很快到了5G的状态,5G要贴身要实时,除了5G有了毫秒级的实时响应能力之外,数据的准确性,服务的贴身性,运营商有了这样的诉求。

  去年年初一个有意思的事情,三大运营商几乎同时推出云网融合战略,这是跟国家的数字化转型政策适应、跟他们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其实云网融合本来是一个纯技术概念,他们在做云战略,也在做网络的整合,他们想去管道化。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10年前有一个信产公司,开展了很多网上的互联网服务,但是到了云网融合的时候,家庭是不是看电视,打电话,上网这三件事情?不是。我觉得需要跟有媒体属性的团队、有互联网和场景应用技术的团队整合发展。这是我们去拥抱运营商的机会,运营商也必须拥抱我们,因此,很重要。

  在运营商的整个营收比例里面,ToC、ToB到家庭到个人的收益已经很高了,政企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新增的方向,为什么?党委政府装一次管道他不能每年去桌面,已经到1000兆了,每天还要增长,另外政企市场的场景化服务,运营商自己都有可能变服务商了。

  大家可能都知道有一个知名企业柯达胶卷倒在数字化上,我个人看法当年的诺基亚手机恰恰是倒在苹果手机的场景化上。无论我们今天说它是智能化还是什么,实际上是产品化,他通过智能的技术和先进的构思,把场景交给你了,所以大家喜欢用苹果。场景化的文章恰恰是我们媒体人的长项,小结是ToG,ToB的盘子来了。

  “三网融合”政策给了媒体业机会

  云网时代,我认为云网时代3G是第一个阶段,我们跟运营商握手拥抱,那个时候其实很艰难,走到第二次拥抱的时候,我认为是不艰难的。为什么?是一种认知的转变。今天的第二次握手,应该是主动的。电信运营商将会从牌照和产品运营转化为一个场景运营商,这是媒体业的机会。

  其实三网融合没完,实际上是把媒体的内容和中国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和传输融在了一起,所以还有第二次机会。

  如何利用好播控权要辩证看,实际上,播控权既是一个防波堤,还是一个栅栏。企业自身的成长用好防波堤构建优势的资源禀赋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他成为我们走向更大市场的栅栏的时候则是值得深思的。跟上面我说的两个大型产业化体系的企业去深度拥抱的话,播控权恰恰是我们的门票,是我们的机会。

  流媒体网近五年讨论的主题是破界和增长,我自己对增长的一些看法,我觉得我们不要受制于播控权,这是我2012年的重要思考,那年第4季度我们已经开始做第一个单位政府的数字化转型,那个时候叫做党委政府服务,从年收入20万开始到后来年收入几千万。这是一个城市的成绩,所以13个省的《看中国》联盟方式是非常有爆炸性的,释放出来是很吓人的。

  事实上,三网融合的政策规定新媒体可以播放广播电视节目了。但政策里面没有规定能不能做ToG、ToB市场。纵向来看,运营商都在讲我要做医疗、养老除此之外,我们有横向拓展的机会吗?

  电信运营商的政企云网融合,把中国的行业分了14条线,新媒体在这14条线里的每个环节都可以找到发展机会,所以我觉得to G、 to B市场推进方式很多。

  媒体跟党委政府关系很近,这个关系近的意思有很多重,第一就是你就是他投资的一个机构。第二,你有纪律,最稳妥。其中,播出许可和播控权是我们有利的资源。在数字化转型中,大家不要局限于大屏,我在想是不是有必要跟灯少建议一下把智能大屏联盟改为智能屏联盟,改变的重点就是大中小屏都可以参与。

  由于媒体属性,聚集了大量做内容的人,做内容做活动。我们身边发生过互联网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挖电视台的人员去做内容高管。

  河北的一个县医院,联通去建一个5G的工作站,其实医院根本承担不起这个东西。其实政企业务是可以变成云网融合里面一朵5G云,带着媒体人的内容团队和服务团队进去,无非就是内容团队要明白有技术的支撑、技术的运维,帮他们梳理医院所在行业和企业文化相应的流程和要点,这就是服务。

  媒体的短板在哪里,就是技术研发创新+运营维护。电视台是与社会互联网和公共网完全隔离的播出网工作的技术体系,无论是平台还是人都走不向社会,无法跟数字化转型相对接。第二点只是服务于原来的组织结构构成的各个频道,把播出内容拿过来,你用我的资源去做生产,所以他的工程师不了解全台网时代的东西,因为物理上就是隔开的,也不关心人才结构的调整与组织形态的市场化创新。中国目前的云智能技术很多,关键是你会不会用,这是制约我们高速增长的一个问题。

  核心要素是自己内部的能力和资源,因为他影响你构建商业模式和战略的竞争能力。我们要补短板,发扬优势。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谈了媒体融合,那一年被称为媒体融合的元年,2015年四川省广电厅组织了一个全省县级新媒体和台长论坛,会上,他们问我,现在我们有APP,后来逐渐发展到云的概念,但是我们的云概念是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就是一个APP,没有功能,没有服务理念,场景都没有。走到今天,全国各省市县电视机构拥有的APP高达400万个,但是这些APP产生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了吗?目前仍看不出来。

  大家用得最多可能还是淘宝,包括视听类的喜马拉雅,今天我想谈谈我对媒体的任务和传媒集团的任务侧重应该怎么理解?

  什么是媒体,媒体要形成的任务,该不该有侧重,真正的媒体应该是完成宣传政治任务,但是传媒集团可是要完成产业增长的,这边谈的是任务,那边要完成的是商业模式和市场运作。

  现在几乎所有的城市电视台都有,电视台、报业,旁边还有一个某某传媒集团。那在这两个的任务和侧重上没完全理解清楚,到底是吃官饭还是吃市场饭的问题,这是我觉得大家需要思考的。

  我建议传媒集团侧重能力建设,尤其侧重技术能力建设,为什么?我去年在太原电视台跟他们交流第一次问这个问题,包括去年7月份跟云南台交流的时候,我第二次提出这个问题:你能一口报出你们电视台生产能力值多少钱吗?没有人报得出来,为什么,我们以前报内容能力按照宣传片汇报片广告片,但是整个电视台的生产能力报价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因为内容能力强不强,你到市场上完成交易拿到的回报是你能力的体现,你能拿到一块,你就是养了一两千人,你一样只值一块钱,你如果能拿到2000个亿1000个亿,但你只有100人,这就是你的生产能力。所以短板在于技术。我认为传媒集团广泛拥抱技术和技术团队的人才,跟传统媒体的内容人才实现深度的融合。这是的重要发展,他要去吃市场饭。

  数字化转型是新媒体的机会,更是新媒体的任务,为什么?因为所有的官方媒体都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占领重要的宣传政治阵地。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巨大连续的可引领技术能力挖掘创新连续10年服务的蓝海,场景化服务是畅游蓝海的关键。

  我从2012年开始做党政新媒体服务,我没想到这种需求量有这么大,就是2012年只服务了一个处,2015年我提出了百处长计划,通过服务3~4个处发现,需求量极大,可以说是狂热。我那时候根本没有想过,百处长计划能多久实现,大家也没想到,2016年就对接了100个处的服务,然后就开始向外扩展。直到现在,这个模式还在市场上持续赚钱。也通过100个党政运营服务经验充分证明了,我们媒体人有走出去的能力,诉求场景化是可以挖掘的,关键是怎么用。

  我们是电视台,节目是我们台里面生产的,最大的收入增长方向是影视剧的点播,版权在谁?爱奇艺最早是做网上的点播,他们分管老总很多年前跟我聊过,他们转化率只有1.5%。他们那个时候没有资本,他们战胜了资本的制高点,可以跟版权商对话,我们是不是可以对话?我们能不能像刚才看中国和文化中国一样,积累多个智能的东西去玩版权的故事,我觉得这个是源头的问题。做生意的人都懂,增长是什么?开源和节流,这也是很通俗的语言。我们应该在这个问题上发展,我们还可以重新整合盘子,以局部的地方实现成长。

  新媒体忙了10年,用今天数字化转型的结论,做新媒体对于咱们的台和纸媒报社来说,其实就是在做数字化,只是以前没人这样提过。

  “九尺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最后特别感谢流媒体网和智能大屏联盟给我的机会,我也代表智能大屏联盟说一句话,我们有10年的市场及运营服务经验,10年的技术积累,还有100个处的包括村、镇街道的案例经验,希望与大家一起共同成长。

  谢谢!

责任编辑:房家辉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