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影正在进行一场“增效”运动。
近日,优酷宣布更新网络电影分账规则,在保持原有定级分账框架基础上取消B级项目合作,并推出“优质IP系列内容和营销奖励计划”。
今年4月1日起,爱奇艺全面升级网络电影合作模式。取消平台定级、按观看时长分账,新增云影院首映合作模式。
今年元旦,腾讯视频公布网络电影“创新赛道扶持计划”,对正能量、现实题材、科幻精品、动画电影、女性视角等创新赛道优质作品新增S Pro级,对应结算单价提升至5元/有效观影人次。
从单纯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从抢占市场份额向提升运营效率转变,从前几年倡导的“提质减量”到今年频频的“降本增效”动作,内容方、平台方无一不认同,“提质减量”目的即是为了“增效”。
而至于“降本”,则见仁见智。无论对于平台还是内容方来说,今天的“降本”不能粗暴理解为降低成本、减少投入,而更为准确地指向更“精致”花钱,把钱花在刀刃上——通过内容的匹配度和资源优化来高效“控本”,以提升效率,产出精品。
总之,积极“增效”,谨慎“降本”,是网络电影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主旋律。
增效时代,平台对内容的参与性、主导性增强
由分账商业模式决定的,这场“降本增效”运动势必由平台发起,自上而下。平台从内容的“采购者”逐渐演变为内容的参与方、主导者。
2014年,网络电影在互联网+电影的深度融合中应运而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从初期蛮荒生长,到2016年中“精品化”策略提出,平台以内容定级加速市场优胜劣汰;2018年,提质减量和联合营销的辅助,让网络电影展示释放得更为充分;而2021年初,爱奇艺升级合作模式,首次将单片付费模式引入网络电影:在会员观看分账基础上,S级网络电影可凭借用户为内容直接买单的便捷模式,创造新的收益空间。
过去近十年,中国视频付费会员模式基本走通,收入分账模式有序发展,同时电影的在线发行商业通路也更加明晰。但与此同时,网络电影也面临着如何持续供给高质量内容,以满足观众丰富的观影需求。
近年,各平台在“承接内容”的身份之外,强化精品意识,积极入局内容领域,并与平台自身的商业模式有机融合,对网络电影的主导性和把控性不断增强。
如爱奇艺正积极进军“自制”和“参投”领域,并改革原有分账模式,推出“云影院”模式,重磅打造针对云影院潜力项目的“青创计划”服务平台,为好项目提供覆盖项目评审、专业投资、宣发推广等各个阶段的全链路扶持,推动更多线上首发优秀电影作品诞生。
并与宁浩、饶晓志、路阳等导演达成网络电影战略合作计划。近日,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在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表示,未来爱奇艺将加大电影投资,并希望用科技创新手段与电影行业深入合作,将高新科技更广泛地应用于电影生产、放映、发行等全产业链中。
爱奇艺积极参与主投主控电影,这都得益于“云影院”品牌的依托。无论是院线电影、网络电影,还是“爱奇艺出品电影”都能够通过云影院发行,以此借力高阶人才、先进科技和平台综合资源“增效”,带给用户更高品质的在线消费电影内容。
分账商业模式之外,腾讯视频也大力发展自制、定制网络电影。今年6月,腾讯视频公布了储备的自制、定制项目片单。
不仅有“鬼吹灯”、《无间道》《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林海雪原》等经典大IP重新改编,还有《西行纪之穷地奇洞》《中国惊奇先生》等热门动漫IP。更牵手周星驰、刘德华、陈嘉上、工夫影业等知名电影人和电影团队“增效”出新。
腾讯在线视频影视内容制作部电影内容商务合作中心高级总监芦洋在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表示,制作方面通过提高拍摄效率、挖掘优秀电影人才等手段,进而提升制作的效能;发行模式则更多元化,如IP衍生、海外发行、电视发行等多渠道建立。
而在运营端,聚焦内容本身,实现平台对内容更精细化的运营,直接作用于可持续发展。如腾讯视频建立平台与市场之间的高频沟通渠道,进而降低资源损耗;经过精细化和差异化的排播运营,进而提升内容收益价值以此提升内容收益的效率,助力网络电影“降本增效”。
据悉,腾讯视频自制电影还会探索发掘包括会员单点、广告招商、番外短剧变现等在内的新的商业模式,同时会对于高性价比的爆款项目给予额外的激励支持。
从优酷发布的网络电影分账新规来看,希望能在内容上鼓励IP系列化持续稳定生产,给予“超级首映”中具有视听品质、主创阵容、主题表达、题材创新和文本创新的优质内容更多助力,并从平台差异化排播、精细化宣发、有效性营销的“增效”动作上,让优质网络电影取得更多回报。
随着网络电影的发展和竞逐进入深水区,各平台在积极推动网络电影“增效”之道,助力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谨慎“降本”,积极“增效”,内容方修炼内功
平台增强头部内容生产,“下游”的各内容方和制作团队也在积极谋划“降本增效”之策。
根据《2021中国网络电影行业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内容制作成本猛升,30%的上新影片制作成本达到1000万以上,也不乏有2000万以上的大成本项目。
当网络电影制作标准大幅提高,成本突涨盈利承压,在当下环境中,对于项目主创是很大考验。
网络电影头部制作公司众乐乐,其发展策略也在适应当下市场变化:不会只局限于以大幅提升成本去冲更高的票房想象力,也会适当收回一些探索新赛道的精力。目前更多会是在已经成熟的类型上去探索内容上的增幅。
但因为不同题材作品本身体量不一样,不一定都需要在特效和演员层面内卷,而如何把非流量演员、普通甚至小预算的项目打造成小爆款,就要靠内容方从策划、剧本、拍摄、营销等整个生产流程上严密把控。
“云影院”高口碑之作《目中无人》做了良好示范。影片以豆瓣7.1分成2022网络电影目前的豆瓣评分top1,成本仅有800万,至今早已收回成本并有不错的利润率,得益于主创团队在项目之初对使巧劲、巧花钱和严格的类型创作意识的把握。达到成本和品质的最大平衡,这极度考验主创团队的宏观能力和微观素质。
还有《树上有个好地方》《老大不小》《小小爸爸》《毛驴上树》等一批“小而美”之作也收获了口碑和营收的平衡。
但如若剧本潜力上佳,需要强视效、名演员来扩大它的商业想象力,也不可一味在成本上缩减。因为,当下网络电影的生存环境早已不如六七年前的蛮荒市场,基本的工业水准不达标,甚至失去上牌桌的机会。当然,基于市场预期和判断,用什么成本做多大项目,这是一种制片艺术。
一言以蔽之,控制风险,追求流量和品质的双重升级。
大项目有大项目的解法,小项目有小项目的做法。网络电影仍需抓住叙事和制片的“高效率”,警惕大成本陷阱,以巧取胜地把钱花在刀刃上。
更需修炼内功:加强在项目前期策划和研发上的投入,做更深入的选题开发和文本研究;秉承更强的类型意识,扎根商业片类型创作;优化开发和制片管理流程,在合理成本规划内实现内容升级,以综合达到“降本增效”。
在具体实操上,《浴血无名川》出品方海空雄鹰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CEO李东学分享了创作经验:首先,要把作为拍摄支点和依据的剧本做得“实”一些,以保证预算精准落地。其次,在筹备阶段要与每个部门详细沟通,以提高后续的拍摄效率和拍摄质量。最后,试错成本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要在合理控制“重拍”成本的基础上,力求打磨出高质量成片。
从提质减量到降本增效,当下的网络电影还有相当部分的潜力人群和空白市场未被开发出来。而突破用户圈层、塑造更好口碑、获得更广泛认可,则是其不变的目标和使命。
责任编辑:侯亚丽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解密】全国广电工程公司 2025-03-26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700M,迎高光时刻! 2025-03-25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上市公司财报分析! 2025-03-21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5G有个重要推动! 2025-03-19
- [常话短说] 【解局】某上市广电网又成立新公司,干啥?!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