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论道|互动媒体委员会杨崑:突破视频业务创新的瓶颈
| 流媒体网| 2021-10-22
【流媒体网】摘要:视频目前和将来都是最主要的流量来源和信息呈现形态。

  2021年10月20-21日,由贵州广播电视台、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指导,流媒体网主办,贵州广电新媒体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中共贵阳市观山湖区委宣传部、贵州移动、贵州电信、贵州联通协办的第22届论道暨中国IPTV/OTT智能视听产业高峰论坛在贵阳隆重举行。

  本届论道以“拓界生长 智屏升维”为主题,围绕智能视听产业的新形势、新格局、新业态展开广泛探讨,吸引了来自产业链多方核心人员进行多维度的实战分享,共同开启中国智能视听新篇章。

  在21日上午举办的主论坛上,互动媒体委员会副秘书长杨崑发表了主题为《突破视频业务创新的瓶颈》的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我的发言主题是《突破视频业务创新的瓶颈——新时期下视频应用发展困局的破解》

  视频在论道平台上是一个老话题,产业界各界也都在围绕视频开展工作。而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上,我们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视频下面的路怎么走?视频必然是未来的方向,但未来视频是不是我们手中现有的产品、现有的技术、现有的客户?此次借论道之机和大家探讨这个话题。

  视频是最主要的流量来源和信息呈现形态

  要探讨这个话题,不妨把它放在更宽广的主线里面看,也就是放在ICT和信息服务中去看。从1980年代到现在,经历了眼花缭乱的40年,岁数稍大的朋友可能还有印象,早期我们更多讨论的是单板机和数字电话,但后来,每一年都不断有新概念让我们眼花缭乱,以至于让我们感觉所处的这个领域好像永远没有发展尽头,因为一直在快速迭代更新。

  如果从信息化领域看1980年代,我们原来手足无措的感觉,到今天慢慢不会再有,我们对这个曾经纷繁复杂的产业领域,以及新概念的层出不穷已经有所适应,并发现其背后的规律,这个规律可以回答我前面问的问题——未来视频往何处走?

  第一个,2G到3G的升级。

  可以回忆一下,最早的时候人们是拿着砖头一样的大哥大,那时除了短信和电话一无所有。而到2007、2008年,全世界则都在讨论,3G到底有没有用,但是乔布斯则突然拿出来一个东西告诉我们,这个叫应用商店。

  而当下关于5G的争论,我们其实也不用奇怪,因为这些在3G、4G时代都经历过,甚至2G时代也经历过,虽然讨论的话题不同,但是结果给出了证明。所以,5G发展其实也不用太着急,因为时间点没有到。

  当年2G的出现把原来封闭的信息世界打开了。当时主要在科研单位和高校的计算机网络,有以太网等各种各样的老技术,互联网还在七八种技术中苦苦挣扎,那个时候进机房还要打卡登记才有机会去摸那台计算机。2008年一切都改变了,中国电信搞了一个业务与承载分离,实际上就是今天的OTT。一下子把应用环节的生产力彻底释放,信息服务从封闭向开放完成了转变,这是2G到3G时代的升级。结果就是我们能开发出更多的应用和服务,满足用户更细化的要求。在此之前我们的应用非常单薄,非常贫乏。当时除了电话业务、短信业务,电报业务以外,我们几乎一无所有。3G时代虽然网络还是封闭的,但至少应用打开了。

  第二个,3G到4G升级。

  拨号上网时代老同志还记得,那时候打开精美的桌面要等十几分钟,更不要说看视频。我们和中国联通在广西做的一个实验,有没有可能用3G网络+摄象头架在车上在农田里随机寻找外来入侵植物?或者现在已经用于出租车司机、大货车司机状态检测的摄象头,监控他的安全驾驶?实验结果,只能是1分钟或者5分钟一帧的往上传图片。3G时代我们还停留在以图片和文字为主,享受到的内容有限。

  4G来了之后是直播短视频,现在大街上年轻人刷短视频属于生理反应,有一些运营商的网络几乎已经快被短视频压垮了,这个话一点不夸张。4G彻底完成从静态文字和图片向动态视频转化,这个时候再看,实际上人眼睛习惯的世界应该是动态的世界,静态世界是抽象的。现在所有ITC服务能够给我们提供的内容展现能力比原来更自然更靠近,2G和3G完成的是从静态角度观察世界,3G到4G的转变让我们看世界角度和自然角度越来越接近。

  第三个,实现4G到5G转变就是现在这个时刻。

  4G到5G在完成什么呢?在座的各位都能耳熟能详,VR和元宇宙就是代表之一。让视频展现能力不仅动起来,要更靠近人的自然感觉。因为人看世界不仅仅是动的,而且是立体的。就算到了4K、8K、16K也是平面视频改变不了这个现实,人如果有一种更接近自己自然感觉的一定会去追捧。

  实际上,整个技术的演进历程就在做一件事,这件事不仅仅是移动通信在做,是整个ICT领域信息通信服务领域全部在做,就是更好的数字化重新展现现实时空的状态。几十年里面每一次业务更迭,从原来网页,社交网络、长视频、直播、短视频,现在的业务比原来业务能更靠近人的自然感受,就是这么简单。如果按正常规律算,5G时代还有两年左右,我们有可能看到具有5G属性的新业务出现。两年之后,具有5G时代的新业务,像短视频对于4G、app stop对于3G业务一样,顺着这个轨迹推测,可以了解到业务的爆点在哪里。

  未来将远不只视频业务,而是进入到人-机-物混杂的时代,业务种类很多。但是我们首先应该关注视频,实际上未来视频也远不是前几年所熟悉的内容,前几年关心屏幕的大小、视频的清晰度、热点版权,而如今新一代视频技术在视频采集、传输环境、承载设施、处理、播放等环节都在出现质的飞跃。当然目前视频技术变革还处在探索中,实现视频技术融合化、智能化、立体化革新还需要几年的时间,不过个人认为一场视频领域的大洗牌离我们已经并不遥远,行业需要早做准备。

  视频发展的脉络没有改变

  在这么多年参加论道中,我个人的观点和主流观点都不完全一致,大家解决的是产品如何销售的问题,我关注的主要是未来产业到底往哪走的问题,所以关注点不同。我们对视频业务未来几年发展到底往哪方面走的预判,经过十几年的观察,基本上可以说和真实情况偏差不太多,所以借此论坛,再次对大视频产业、泛视频产业新出现的趋势给大家做一个报告。

  刚才讲到行业要经历大洗牌,实际上是有继承性和延续性的,也就是说如今所提到的视频产业、视频业务、视频形态都是有继承性的。下面是一个粗略的图,表明ICT领域整个发展脉络,如今大视频领域要发生巨大的变革,依然会延续这条主线来走。

  在20年前,德国专家围绕触觉互联网发表了一篇论文。今天元宇宙在内所有的新概念,都没有超过德国那篇论文的范畴,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走的路。视频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概念,而且将来的视频会让大家越来越不认识,如果你过于沉浸在旧有视频产品形态,将会分不清哪里是带有文化娱乐性质、哪里带有服务性质的视频。

  视频变革背后有诸多因素推动,主要包括:音视频实现技术、终端技术、网络环境。

  音视频技术我们做的还不是很完善,前几天去了一家公司,有用VR体验星空、打乒乓球的,确实有长进。大家不要认为VR概念炒了十年还没有大面积开发落地就没前途。首先音视频技术事实上已经把业务的体验推到很接近人能够真实可以使用的边缘,当然也有问题,比如编码技术造成码率快速上涨,网络承载压力大。有的提出新视频编码方式,能够让网络流量压力下降。

  终端技术更多要解决成本和人机界面感受的问题,新的原形也已经出现了,不管是头盔、眼镜等,比如打乒乓球,打了十几分钟之后基本上能够跟上节奏,感觉除了没有球碰球拍,其他的和我们现实中打乒乓球基本上接近了,所有的这些东西在慢慢为大突破做好准备,但是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已经被暴露出来,下一步不得不去面对。

  视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不要把视频仅仅理解为一个栏目、一个频道、一个明星在一个综艺里面获取了多少流量,几年前因为我们的技术手段有限,会在很受限的范围内做设想,随着5G和新一代视频商业化,一旦突破商业化普及的门槛,将来可以实现的范围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我们的预判没有大的偏差,5年之内我们能看到商业化领域主要销售的视频内容和产品可能基本还是以这一次会议展示的为主,但是份额会逐渐下滑。5-8年的时间这种变化会非常明显,到10年后我们眼前会耳目一新,将来的视频绝对不是现在能够想象的,不仅是产品技术上,包括商业模式上和现在完全不同。

  重新把它做了一个归类,一类是面向用户体验的视频,二是面向机器理解的视频。这两个视频是完全不同的视频,讨论的IPTV、互联网电视、短视频,所有这些东西是面向用户体验中视频的一类,文化娱乐类视频,它是很窄的一类,现在面向用户体验的视频远超出它的范畴。

  未来的视频应用发展趋势已经初步显现

  现在视频已经无处不在了,只是有一些产品和业务形态处在发展的前期和预热期,没有爆发,但是它离真正实用的门槛已经越来越近了。到什么程度?昨天上午在答辩时,连小小的社区项目从头到尾全部都是视频元素,这里面有民政部提出的要求、卫健委提出的要求,最后归类全部是视频服务。实际上,视频这个领域仅仅从消费领域来说,范围已经比原来熟悉的范围大大扩展,目前为止的5年之内,现在熟悉的形态还是占多数的,敏感的人会发现它的份额会逐步下滑,而5年之后你们会清晰的看到这种变化的趋势。

  另外一块是全新的世界,其中的一个点是自动驾驶,面向机器理解的视频。它将重新构建一套和今天不同的产品理论和体系,这个有时间再说。

  刚才已经讲过的内容和大家报告一下,视频业务是我们未来当仁不让的主角,视频可以延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只是熟悉的大屏和手机,5年之内占比会更大,5年以后会下滑,会把熟悉的业态和终端替换掉。但是再怎么变化,它背后所延续的趋势和主线不会改变,由此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实可能在座的有一些同行,大家觉得我是做IPTV,是做互联网电视的,这个事和我没关系。我告诉大家这个影响是全面的,甚至包括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要回答一个问题,你是否需要重新再来?在消费领域,立体影像和视频会议,嵌入式视频分发,开放式的视频采集和交换,建议你们早做关注,开始的时候我和大家一样,前几年对互联网新技术方向往哪里去有一些迷茫,走过这些年之后,我们也慢慢开始知道它背后的途径可能是什么。

  生产视频目前主要集中在测量环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车联网,将来一旦视频突破,它的流量占比会超过所有的自然视频,人的视觉可以发觉视频整体的规模。无论是消费视频和机器视频、生产行业视频,它们现在初步的痕迹已经开始显现。消费领域视频呈现能力渐渐增强,远期以自然视频为主。平面视频近两年可以继续做挖掘,但是5年之后,尤其是到10年这个阶段,人类对平面视频接收能力到8K再往上没有意义。我们产业要找新的方向,除了转型没有其他的路。

  时空细分覆盖能力增强,从1980年代到现在几十年干一件事,更好的数字化重新现实的世界时空,这个主轴不会改变。对用户的需求感知程度不会提升,这是产业最大的软肋和最尴尬的部分,请大家不要忽略这个方向,这其中也有问题,给大家做预警,一是网络支撑不了未来视频的发展,包括5G也一样。我们原来默认走的是业务干业务,网络干网络,互不干扰。今天这个理念遇到很尴尬的现实,网络不干预业务或者说和业务完全不交叉时,所有的业务传递需要保障的手段只能业务自己去完成。在座的各位都很清楚,云、CDN、优化算法都是干这个事情,各个公司一大堆人都在做这个。过去修修补补还能过,但是今天再往前走半步,业务所需要的指标将超越承载网络的极限,也就是说当你的根基都无法支撑时,你上面做所有的优化堆多少算法AI都没用,你设想很多的业务实际上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提一下元宇宙,你们想过将元宇宙终端架在哪没有,除非用户背着服务器随时跟着终端,在网络上传输想都不要想,技术的原理摆在那,改变不了。我没有否认元宇宙本身,从商业理念上是有可取之处,但环境和基础目前达不到要求。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所有的新理念根本无法落地。在座的各位可以问一问已经做过VR在线的同仁遇到的问题。

  我们面临很尴尬的局面,要么就停在今天,难走半步,不是说把带宽增加就可以,它是一组指标达到的极限而不是一个。我们和几大视频厂商、运营商沟通,希望能够拉他们共同成立一个项目组,解决这个产业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个不是帮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也不是帮字节,帮腾讯,而是帮所有的人,这个问题不解决,所有新概念新理念全部都是空中楼阁。

  第二个,现在周围的环境在改变。

  近一年多来从内容监管、资本创新等等,你们听到的新闻太多了,我不一一列举。我只想给大家提几个建议:

  内容监管:一定要把过去十几年在这个行业中成功的经验放下清洗掉,所有的成功的经验都会是你下一阶段发展最大的阻力。内容和内容的主题必然变化,内容永远和社会节奏的发展吻合,监管将逐步深入,大家知道国家查处非法获取用户隐私的APP。还有一个问题大家提前关注一下,就是算法,过去认为算法是中立的,但算法其实是有价值观的,现在只是提到的用户隐私,未来算法概念也要改变,一旦改变,在座不少人的商业模式都不存在了。包括对人性的挖掘也有界限,这个不再多谈。前几年的流量经济过度透支了对人性的挖掘,现在社会在纠偏,所以我们做很多事不要为了现实的利益去突破人性的极限。

  商业模式:纯流量经济到头了,大流量、数字用户画像、流量网红明星、所有一连串熟悉的概念全部需要反思。相应的思路和方法势必要做出调整,尤其是资本要回归原位。

  资本的作用:资本过去十年在这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过多的我不赘述。资本在视频产业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将逐步回归原位。经济环境的根本变化是决定资本未来价值和地位的主要因素。

  创新的来源:过去从欧洲和美国学,今后要靠自己,因为欧洲和美国模式不一定在中国能够生长下去。整个环境和模式都会变化,各位过去十几年成功的经验将是你们未来成功最大的障碍,不如现在就扔掉。

  有一句话送给大家,反者动之道。一件事物走到极端,必然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反过来看论道,看过去走过的历程,里面是资本主导、流量唱主角,不断的高歌猛进,在奔向一个极端的时候,最后是急刹车,不得不往另外一个极端转型,并不是说这个产业没希望了,泛在视频领域比今天这个领域大得多,可以按照这个阶段去考虑一下、准备一下,但是具体的做法和思路一定要反向来,我们才有可能重新获取成功的机会。

  非常感谢大家的耐心,也希望研究成果能够给带来带来一点帮助,谢谢大家。


  【重磅】论道专题来袭,“码”上查看:

责任编辑:侯亚丽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