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论道|联通沃音乐李韩:5G2X2C,5G与消费互联网
流媒体网| 2021-05-13
【流媒体网】摘要:5G2X2C的商业模式中,5G是确定性变量,X才是真正的变量,无为5G才是真正的5G。

  5月12-13日,由流媒体网主办、河北广电无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协办的第21届论道暨中国IPTV/OTT智能视听产业高峰论坛在河北正定隆重举行。

  本届正定论道以“智屏无界”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产业链多方核心人员,围绕当前从视听到智能视听、从大屏到智慧大屏的转型升级路径展开探讨与分享,为视听产业各方挖掘新价值、抓住新机遇、跟上新时代提供了有益参考。

  在5月13日上午主论坛上,联通沃音乐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韩以《5G2X2C:5G与消费互联网》为主题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联通沃音乐在2018年7月之后,我们的全新定位是5G新文创,所以我们一直在跟进5G数字板块。此次针对大屏,我分享一些消费互联网和5G方面的思考。我的发言主题是“5G2X2C:5G与消费互联网”,5G是一个定量,“X”是所有人要做的事情,“C”是我们所面对的消费者,“X”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运营商对于5G深有体会,我们在运营商体系里面做了很多年,我个人做了22年,有一个体会,就是通信行业的发展,早期是十年一代,从3G以后是五年一代。一开始的时候都是热火朝天,各种概念都会出来,到了两三年之后就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5G加速各种业态的创新

  对于5G,2019年发牌的时候,大家懵懵懂懂,各种应用都上去了,但是应用上去以后,实际上是没有商业模式的,而且其中很多都不是5G技术,只是4G技术,只是被扣了一个5G的帽子。大家都说5G改变社会,我认为这是误区,改变社会的不是5G,而是人工智能和一些其他的新技术,5G只是一个加速器而已。所以,我认为整个社会的变化不是由一张通信网决定的。但是,有一个不变的趋势就是,通信网络的向前发展是不可逆转的。

  所以,5G发牌之后,我当时说必须要拥抱5G,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4G到5G的转变是必然趋势,只是大家不了解5G上应该做什么应用。几年过去了,我们认为要回归理性,并要认清其中的几个误区。

  比如,5G是产业互联网先行吗?很多产业互联网在打着5G的概念,但到今天为止我们没有看到哪个大的应用在使用5G在做互联网,大部分是套着5G的帽子,做的是传统的事情。我认为,每个应用的大规模使用一定是用户群所决定的,所以我们今天为什么把它定义为消费互联网?因此C端才能决定这个行业的走向。现在C端的市场已经起来了,5G千元机出来之后,终端普及之后,C端用户规模性地向5G迁移,中国联通的5G用户也已经过亿,所以5G的势头已经真正起来了。

  再比如,大家都在提万物智联,但现在的物联网技术其实是非常混淆的。真正的5G万物智联的时间还没到,因为一些标准刚刚才定下来,按正常通信业的逻辑来讲,一般需要两年的时间才会成熟,所以我觉得距离万物智联的时间还很远。毕竟现在我们互联网,使用的还多是传统的WIFI、蓝牙等方式。那么5G能不能实现无线宽带的全覆盖?5G和光纤的结合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包括毫米波技术,没有光纤的配合也是走不通的。大家都在谈5G是不是成本更高?会不会很难做大覆盖?我觉得大势在这里,必然是要大规模覆盖的,成本也必然会降下来。今年,我认为5G发展应该会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时5G的创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点。

  所以,5G的本质,我认为就是全行业升级和全业务形态升级。5G大潮是不可逆的,因为通信行业的规律是这样的,所以当趋势到来的时候不要违背它。既然5G已经到来,我们就要顺势而为,快速拥抱5G,然后快速地把我们的产品升级到5G上面,不管是对还是错,不管能不能做到,因为不能适应5G的话路是走不通的。我们内部也一直在讲,所有的产品如果不能在5G上讲清楚,那么这个产品就是一个过时、落后的产品。

  此外,从中国的消费能力来看,产业和用户的需求是极其旺盛的,从90年代的信息高速公路,到家庭宽带、光纤普及、2G、3G、4G、5G的普及,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速度越快,应用创新的速度越快,应用创新速度越快,需求的旺盛度就会越高。

  所以,我们认为,5G的到来会加速各种业态的创新,产业链的成长也在加速,虽然前两年大家对5G还是比较模糊的,但是到今天为止,整个产业链都在快速成长,比如2020、2021年,就是终端爆发的阶段,也带来了大量的新业务和新体验。更高、更快、更强永远是大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5G要与其他科技结合,才能产品裂变效应。所以我们认为,真正改变社会的不是5G,而是5G背后的东西,比如很有可能是AI、超高清等技术。

  5G的发展阶段

  我们的路径在哪?对于5G来讲,天时地利人和很重要,5G之势,在于标准、产业链、终端、需求是否成熟。而“天时”就是标准,标准不到,提前去做事情是没有意义的。目前5G标准已经相对成熟,eMBB标准在2019年就定下来了,2020年7月 R16标准的确定。标准定下来之后,一年后开始就会有成熟应用出来,两年后进入大规模的使用。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大带宽、高时延、广连接方面,大带宽已经成熟了,低时延和广连接还在路上。

  “地利”就是产业链,产业链如果不成熟,做的应用也将是不成熟的。比如做高大上的产品,没有成熟的产业链,成本降不下去,那么也是自嗨型的。

  “人和”就是终端,终端的大众化和终端的普遍化,是5G业务能不能使用的一个关键。这两年我们也进行了观察,欣喜地看到5G的各种终端也在陆续下降,目前最后的一个障碍点就是5G的芯片模组什么时间点能降到200、300块钱,之后普及性一定会有爆发式的增长。所以5G发展一定要理顺路径,回归节奏。

  我认为,5G的应用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eMBB,也就是消费互联网升级,快才是主旋律。5G出现之后一定会有大规模使用,流量进入3.0阶段,这是最基础的,市场起来后,三个运营商的APPU值也是在快速增长的。还将实现数字娱乐升级,也就是超高清的全云化。很多互联网公司与运营商接触,把超高清的能力放到运营商的终端,超高清全云化会带来全新数字娱乐的体验,而且这一块终端的高清属性也会越来越明显。

  还有一点就是AI驱动,我认为5G+AI才是整个行业应用核心驱动力,目前各类移动应用里,比如抖音、快手,用了大量的AI、虚拟偶像、虚拟直播技术做直播,这些技术已经成熟。此外是5G+AIoT下,实现多屏合一。最后就是消费终端全面5G化,手机终端5G化,会看到CPE的快速普及,以及基础大带宽终端的普及。

  整体来看,第一阶段当中,比较务实的做法是消费互联网的全面升级,用户群也是可期的,目前三个运营商的5G用户已经达到了4到5个亿。我觉得这个人群足以支撑起一个规模性的应用出来。

  第二阶段,叫消费互联网产业化。很多互联网公司不满足于小屏,在进入实体企业。进入实体企业,主要的大趋势在于整个全行业要做产业升级。5G和AI未来,包括目前的互联网,都会成为基础设施,可以跟产业数字化形成很好的结合。未来的两三年时间,基本上现在看到的所有产业都会实现数字化升级,我们很多的应用可以在这里找到机会。

  第三阶段,产业互联网逐渐成熟,文创产业率先发展。产业互联网的路径是怎么的?目前我认为最后的结果一定是5G+AI的结合,在初期阶段里面一定是eMBB的结合,eMBB里面除了大带宽还有边缘计算,然后URLLC、切片网,这几个技术应用当中,我们认为在5G+4K、8K、AI的组合,会率先驱动文创产业发展,包括5G+超高清+AI会实现个人应用,同时家庭应用、企业应用也会产生。而物联网技术应该会在很长的时间内多协议并存,一直到2024年左右才会逐步归一到集中MEC标准里,而且它能否统一天下还是一个问号,因为所有的设备厂商越来越有想法了,不太愿意遵循标准。切片网技术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技术,在技术使用上,人们可能会关注自动驾驶,但是事实上非自动驾驶的切片网是更有想象空间的。所以在目前的阶段,一些个人级应用,一些消费互联网的应用会率先成熟,随后产业互联网的应用也会逐步地演进成熟。

  5G+新视界

  我们看两个案例,一个是超高清,一个是AI。我们认为超高清一定是一个快速拥抱的趋势。KK在很多年前已经预言过了,屏是未来的一切,不管是大屏还是小屏,都是屏的世界。屏的背后就是内容,没有内容是走不下去的。5G就是屏和屏的连接,超高清的第一个技术一定是内容,内容的版权价值会越来越高。所以我觉得率先依托超高清技术里面的4K、8K、3D全息的内容,一定会是一个比较稳妥的选择。

  我们也在做我们自己的AI创作中心,储备自己的内容库,因为好的网络没有内容承载是走不下去的,而我们很多的大屏技术是可以拿来快速形成内容生产的。第二5G的泛终端一定会在未来一两年蓬勃发展,我觉得终端和终端之间的连接一定需要内容,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关注的方面。第三是5G和AI的影像也是一个关键点,AI是未来内容生产的巨大生产力。没有AI的加入,整个视频的娱乐性和视频的生产效率是一定有问题的。所以我觉得AI是打开视频的窗。

  大屏一定是未来的主战场,虽然我们现在在做小屏,但是我一直在关注大屏。屏幕一定会越来越大,只不过可能不是电视,而是各种各样的屏。电视端的技术有没有可能延展到现在所说的智慧屏。AI技术的演进有一个过程,不是讲了概念就可以蓬勃发展。

  早几年大家都在做智能音箱,智能音箱在2020年之前基本上都是一片混战的,到2020年才形成了集中效应;2021年开始整个市场格局就形成了,2021年是AI城市大脑的一些应用爆发,还有数字政府的天下;到了2022年,我认为AR、VR才会开始成熟,我对于VR一直持保留态度,AR在行业应用会有一些应用;2023年AI加大数据加云网一体,可能会形成一种规模性的效应;2024年和2025年一定是中国制造年。

  我认为AI的应用,在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智能制造三个领域里面是有机会的,但是我们一定要把它踩准。我们从公司成立开始就定位于5G新文创产业,所以我们从音乐扩展到了视频和AI。我们认为,5G已经成为了一种基础设施,互联网也成为了基础设施, AI也将成为基础设施。全行业的数字化也将成为基础设施,人民群众对更快更高更强的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永恒不变的。5G2X2C的商业模式当中,5G是确定性变量,不可逆转。C端是消费者,X才是真正的变量,无为5G才是真正的5G。


责任编辑:侯亚丽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