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短视频年报:十大前沿趋势
1号首发| 之媒| 2021-01-04
【流媒体网】摘要:以「短视频」为基调,通过「+」的形式,赋能多样的视频内容主题。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短视频处于高速发展的风口,但是一些专业人士判定短视频红利期已经到达顶峰,短视频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即将消散。为应对短视频可能面临的瓶颈期,「短视频+」便是在近年来提出的更深层次的玩法,以「短视频」为基调,通过「+」的形式,赋能多样的视频内容主题,那么在这一年中,有哪些多样短视频玩法可以列入#2020十大短视频前沿趋势#?

  1

  短视频+区域经济,疫情触发直播带货狂欢

  受疫情影响,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全民购物的主要方式,而基于「人、货、场」三个维度下的直播产业链核心,成为吸引用户注意力,形成区域经济链的重要力量。以浙江省为代表的直播带货市场,形成了以地方商品特色为核心着力点的区域经济发展体系,各省市依据其区域内的地域特色,挖掘独有的特点,搭载短视频平台,推动区域经济体系建设。

  而地方特产、农副产品类带货,更是基于地方特色,以短视频+直播这一全新的经济模式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短视频+」形式触发区域经济矩阵。

  2

  短视频+电商,宏观政策推进行业稳步发展

  网络经济的持续发展,为短视频电商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电商近两年来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乃至于央视等主流媒体都开始试水直播带货,上半年的「小朱配琦」更是引发全网热议。该类电商直播都强化了其公益属性,通过大小屏联动,打通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界限,以主流媒体的「号召力」结合头部红人的「影响力」为地方特产带货。

  在国家领导层面上特别推出多项视频内容电商政策扶持方案以及相关监控政策,对于行业术语、主播行为规范、企业经营管理等都做出了相应的规范要求,致力于引导网络电商向着更为规范化的道路发展。

  3

  短视频+数字新零售,电商直播商业模式持续演化

  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无接触式」消费,致使国人愈发依赖于网络购物,依赖电商,因此电商直播能迅速抓住此当口、把握机遇,推动国民整体消费由线下向线上转化,而基于直播和短视频模式下的数字新零售方式已经越来越被大家所看重。

  众多的明星企业家加入赛道,革新公司经营模式,开启数字时代的新零售经济。5月10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快手平台进行直播带货,成交额达3.1亿,在6·18购物节更是创下102.7亿的销售记录。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的直播带货首秀在2小时内销售额破亿,总销售额高达2.1亿。强大的数据体量彰显出「短视频+」赋能的数字零售经济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4

  短视频+扶贫,赋能地方经济助力脱贫攻坚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短视频平台纷纷涉足以短视频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增长这一战略中。快手特别推出#我的小康生活#主题活动,以「短视频」记录身边的美好小康与扶贫致富故事,该活动一经展开,吸引了1.4亿的参与量,大批农民朋友通过快手拍摄短视频介绍农副产品、当地特产,展现美好小康生活。

  同时各大平台以相应的扶持计划深挖地方红人,如快手「泥巴哥」所塑造的热爱劳作、乐观积极,作为幸福乡村代言人的新农民形象,以李子柒为代表的文化概念KOL形象等,都将个人形象概念赋能当地的地域特色,开发地方经济资源,助力当地「脱贫摘帽」。

  5

  短视频+健康,疫病科普激发观众情感共鸣

  健康类短视频内容多为专业医师的知识科普,如急性肝衰竭的饮食成因、肝脏受伤的皮肤信号、肝癌的致病成因等,在短则几十秒,长达一两分钟的内容体量内,直面健康问题,让用户最直观的了解到有关身体机能的相关知识,便于用户自查自纠。

  而在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民众对于防疫知识、疾病科普类内容尤为关注。受疫情影响,众多专业级医生变身为网络KOL。在抖音,有高达32550条专业医生健康科普视频,斩获多达44820万次点赞量及1670万次的互动评论,如此庞大的数据体量,折射出当下短视频用户对于身体健康及防疫科普相关内容的强烈关注,引发观众的强烈情感共鸣。

  6

  短视频+知识,知识科普突破内容传播壁垒

  很大一部分短视频用户以学习知识技能、了解新闻咨询动态为目的,有选择的涉猎相关知识类短视频,致使许多在行业耕耘多年的资深或精英人士投入其中,以人格化、通俗化的方式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大众化。如坐拥1214万粉丝的李永乐老师,拥有420万粉丝的快手优质财经创作者「温义飞的脑洞财经」,都深耕于其专业领域,以风趣幽默的内容给观众在短时间内传达最大的信息量。

  专业知识科普类在不断拓展边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短视频平台主动创造和汲取生活、艺术、健康等多方面的知识,其内容和种类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扩展,囊括心理学、生活百科、天文地理、经济金融等众多领域。

  7

  短视频+非遗,现代化演绎赋能传承新道路

  得益于短视频这一动态的传播形态,「非遗」的传播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声音与文字,而是与音乐、表演、戏剧相融合,通过更加具象的方式展现其创作过程及最终成品,实现其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2020年6月,抖音发布《抖音非遗大数据》,截止2020年5月底,13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抖音上涵盖1318项,涵盖率达96%,相关视频数量超过4800万,播放超过2000亿次,获得点赞超过64.8亿次。如此庞大的数据体量,充分展现出短视频平台的流量加持对于「非遗」的传播力量,让我们看到了借助短视频平台来挖掘非遗文化、打造非遗文化开放平台以及全方位助力非遗传播的可能性。

  8

  短视频+文旅,KOL助力地方文旅资源开发

  「短视频+旅游」这一模式下明星的加盟,与粉丝形成双向互动,带动了地方人气上升,同时文旅类KOL的火爆,也助力当地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兴文」的良性互动。

  11月下旬,四川理塘的一位小伙「丁真」以一则几十秒的短视频迅速走红网络,21秒短视频获赞54万。相关数据显示11月20到30日,「理塘」这一关键词的相关搜索量增加了620%,获赞902.6万。短短的几十秒视频以「星火燎原」之势带动了四川理塘文旅资源的快速开发,不仅如此,全国各地都凭借「丁真热」的东风宣传当地的文旅项目,真正实现了「短视频+文旅」下的创新驱动力量。

  9

  短视频+传统广电,构建MCN模式下发展新风口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2019年8月先后入驻快手、抖音这两大头部短视频平台,强势推出《新闻联播主播说》这一短视频栏目。今年6月10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与快手科技签约,双方将合力部署MCN机构建设、大小屏融合创新等方面的全方位战略合作。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各频道栏目节目及主持人、记者等将集体入驻快手,并在各大领域筹划新媒体内容项目,将内容更加垂直细分。而快手平台将为江苏广电提供上亿的流量扶持以及相应的扶持政策。

  在短视频以及直播电商强烈的市场冲击下,传统广电媒体纷纷依托自身积累的优势内容资源及主播,积极与各类平台方合作,布局MCN领域,构建广电系MCN机构,以期抓住短视频发展这一巨大风口。

  10

  短视频+5G,科技发展促进短视频生态二次升级

  5G、4K、AR等技术的强势发展,或将成为「第二引擎」加速短视频行业的生态升级。技术加持下,短视频生产主体将会更加多元化,视频内容将更加多样、服务性增强,线上办公和教育的交互性增强,同时,5G的运用将使短视频能够呈现出更多层次的场景,使得用户获得更加友好的体验感,真正实现用户从「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的嬗变。

  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就在2019年8月20日提出「5G+8K+AI」的战略布局,并搭载央视自主研发的「央视频」APP,着力打造5G生态下视频传播内容生态产业链,以超高清的画质、超快速的传输、超现实的画面给用户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技术的加持让我们可以窥见未来短视频产业即将面临的重大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侯亚丽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