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随刻生态:中国版YouTube与它的兴趣社区
清令| 传媒1号| 2020-11-10
【流媒体网】摘要:成为中国市场的YouTube,这是爱奇艺龚宇对于随刻未来朝向的规划。

  THE9合体带来《斯芬克斯》、阿朵和福宝的《扯谎哥》、蔡翊昇的《哪吒》……精彩节目一个接连一个,也一次次将「随刻精彩之夜」气氛推向高潮,最终在THE9姐姐妹妹们的《NOT ME》中,「随刻精彩之夜」也落下了帷幕。

  这场晚会是随刻11.7-11.8两天活动在热度上的高潮,但并不是其最核心的指向。

  六十多位有着百万流量的网红、六十多个兴趣展位、众多用户的参观游玩……在这些不同视角、人群的互动中,随刻于中、短视频内容创作的布局也得以管中窥豹,而这才是随刻此番行动最核心的意义所在。

  长+短的「爱奇艺随刻生态」

  在长视频发展的若干年中,爱奇艺创下的成绩众所周知。

  2015年,一部由李易峰、杨洋主演的《盗墓笔记》正式拉开了视频网站「VIP会员付费观看时代」。去年6月,爱奇艺会员数量突破一亿,又标志着中国视频付费市场正式进入「亿员时代」。

  在长视频赛道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下一步该做什么?是专注在长视频领域发力,还是开辟新的赛道,或是入局已被开发的赛道,借已取得的优势争取夺得下一次领跑?

  近两年,短视频赛道迎来新一轮发展高峰,除了「抖快西火」之外,一些社交平台先后开辟了短视频领域,一些新的短视频软件也随之入局。在此情况下,爱奇艺随刻如何借「长视频赛道」胜利之力,实现「短视频赛道」的弯道超车?在笔者看来,关键在于定位

  短视频界的龙头——抖音和快手,已经分别发展长达四年和九年有余,至2020年3月,抖音月活跃用户数达到5.18亿,月人均使用时长为1709分钟,快手月活跃用户数达到4.43亿,月人均使用时长为1205分钟。

  从人数和人均使用时长来看,短视频市场虽尚未到达饱和状态,但如果使用同一发展模式进行发力,只能越来越临近该领域的天花板。但已在同一赛道竞跑,既然无法以一己之力改变赛道方向,但可以增加发力的力量来源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随刻业务负责人葛宏,曾划定了随刻的核心发力点——基于IP的短视频二次创作和消费。即利用爱奇艺已有的爆款原创IP,发动创作者解读、剪辑等「二度创作」,从而吸引粉丝进行「二度消费」。此外,将在此基础上开拓其他兴趣领域,实现基于IP的二次创作短视频与其他兴趣频道短视频彼此之间的双向赋能。

  亨利·詹金斯在《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一书中曾提出,对于节目制作者来说,粉丝将自己看作海盗和叛逆者,他们通过节目的二次创作与制作者不断斗争对抗,以实现自身参与大众文本的权力。

  不过,随刻的定位在笔者看来解构了粉丝与节目制作者之间的对抗,不仅如此,随刻还给「二次创作」以原素材、资金、流量等的支持,欢迎粉丝肆意表达对于原节目的理解,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对于后入局的短视频平台来说,有清晰的战略定位不易,而能将行动指向定位则更为不易。而这,也是笔者看来,随刻从上线伊始就一直在做的事情。

  2020年7月10日,在「随刻限定营业会」直播现场,「随刻」这一全新品牌揭晓,《青春有你2》中成团走出的THE9九名女孩担任「随刻推荐官」。从推荐官的选择,就能看出随刻对于青年文化稳扎稳打的指向性。

  此外,随刻的「喜雨计划」官方每周自动选拔出100条优秀作品,并发布入围榜单;「新叶100计划」着力挖掘兼具「内容品质」「代表性」「故事性」的百位创作者,并给到六大平台资源扶持;「海外内容引入计划」为拥有优质海外内容资源的MCN机构提供全方位赋能……

  以上皆是随刻于线上来实现自身定位所做的举动,不过,从亨利·詹金斯所描绘的「电视年代」起,想要联动青年文化,线下的互动就已经变得不可或缺。

  兴趣为点,社群为轴

  对于这一次「随刻精彩大会」,爱奇艺官方将其定位为「大型兴趣互动线下嘉年华」,目的是将随刻的兴趣社区充分延伸至线下。

  在笔者看来,该定位有着三个方面的指向,兴趣指向圈层文化;互动指向联动青年;嘉年华则指向随刻想要为身处其中的群体所营造的气氛,即一种巴赫金式的狂欢——打破等级秩序,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无差别地进行交往、游戏、纵情狂欢。

  从展区全景来看,整个「随刻精彩大会」也被分为三个部分——A、B、C三个人气创作者展区、互动表演舞台以及精彩之夜舞台。在进行了长达六个小时的深度体验之后,笔者强烈感受到了这场线下「狂欢」的独特之处。

  一场怀揣不同目标的旅程——

  在和多位创作者进行对话之后,笔者发现这场「随刻精彩大会」之于每位创作者而言,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并且在对话过程中,笔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还挺感谢随刻能给我们这次交流展示的机会的。

  和一些展位摆满了文创产品不同,「魔术晓东」的展位仅仅有一张简单的桌子,上面摆了一些「随刻精彩大会」的周边和他自己带的几副扑克,如果有人好奇来到这里,他就为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魔术晓东」告诉笔者,他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结交好友,以及和其他创作者汲取经验。聊到在「随刻精彩大会」上汲取到哪些经验时,他说自己听到很多的创作者都会在拍摄视频前撰写脚本,虽然他的视频以才艺为主,即兴非常重要,但未来也会尝试向这个方向发展。

  如果说,「魔术晓东」此行的目标更多在于和创作者的交流,那么「渔农小池」则更多着眼于同粉丝的互动

  还未靠近摊位,就听「渔农小池」的摄影师带着笑招呼笔者随便选一个桌面上摆放的贝壳,他说,他们此行的目标主要是同线上的粉丝进行线下的互动。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在交谈的几分钟内,就有好几个粉丝路过展位开心地和他们打招呼、聊天,「渔农小池」的成员们也大方送了每个人精美的贝壳。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内容创作者在这场大会中将自己的「货」带了出去,「宝君烙画」两天卖了好几件画作,一些摊位则卖出了不少零食、玩具等快销品。

  一场全开放、无边界的包容展示——

  在体验过程中,有一点是令笔者十分吃惊的,原以为「随刻」举办的「随刻精彩大会」肯定牢牢着眼于随刻或爱奇艺平台,且是排他的。没有想到在每个创作者的展台上,不仅贴有随刻的二维码,还贴有其他诸如微信公众号、淘宝等软件的二维码。

  还有一些创作者虽已在其他长短视频平台收获了百万量级的粉丝,但是在随刻平台还处在刚刚开始或是开始前的准备过程中。

  讲至此再来看随刻的定位——精彩、多元化的视频兴趣社区。「兴趣社区」一词,本就饱含开放、无边界、包容的意味,兴趣不是排他独裁的,而是兼容并蓄的。随刻邀请各大平台的创作者,并非仅仅为了自身品牌的曝光,而是共同搭建起一个包罗万象的兴趣社区。或者说,内容创作者本身就不专属于某一平台,「公民媒体」时代,创作者属于全体网驻民

  一场跨圈层的集体联动——

  「同行是冤家」,这句话在「随刻精彩大会」被分解的明明白白,至少在笔者看来,这里的内容创作者彼此间并不是互相提防的竞争者,更像是志同道合的创作伙伴。

  正因这样,才能看到「小石码迷你厨房」的创作者和另一位专攻迷你厨房的创作者彼此分享着创作经历,也能看到「小廖农家乐辣梅子」见自己展位人少了,就来「小石码迷你厨房」这里转一圈,顺便放上几瓶辣子。

  集体联动的主体还有粉丝,也许在来「随刻精彩大会」前,你只属于某个或某几个兴趣圈层,但通过一整天的打卡、体验,乐高忠实粉可能被种草了史莱姆,喜欢萌宠的人无意间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乐趣,音乐爱好者可能惊讶发现原来农家吃喝也有这么多讲究……

  至此,圈层壁垒彻底打破;至此,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兴趣社区」从一个平面的定义,变成了一个立体而有温度的生态群。

  成为中国版的YouTube

  成为中国市场的YouTube,这是爱奇艺龚宇对于随刻未来朝向的规划。

  想要达成这一目标,得具备YouTube的成功潜质,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属于自己的特质。YouTube运营的底层逻辑宝典像是一味独门秘方,难以完全挖掘并复刻,但是从其所呈现的表象来看,YouTube内容丰富质量高,注重社区运营并关注人们身处其中的身份,搜索方便且拥有可靠的流量来源。

  数据显示,平均每月有超过 19 亿用户登录谷歌旗下的 YouTube,这些用户总计每天花费 1.8 亿小时在电视上浏览 YouTube。并且,YouTube拥有超过5000万个频道,其中用户每分钟上传300小时的视频。至关重要的是,用户不仅能在YouTube上观看视频,更能在其中保持自己与他人的社交。

  对比来看,随刻和YouTube确实有着很强的共性。首先,百度是爱奇艺最大的股东,爱奇艺也是百度内容生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将源源不断为随刻提供巨大流量。

  其次,从「兴趣社区」的定位来看,相比其他长短视频平台,随刻更加注重社区和用户身份的打造,这一点从随刻软件的版面布局中也能感受到,刷随刻「动态」一栏给笔者的感觉和刷微信朋友圈、微博好友圈颇为相似。

  最后,随刻平台的PUGC来源更为多样,这源于随刻并不是仅仅定位于ACG文化、消费文化或是音乐文化等某一单一圈层,而是涵盖2000多个细分兴趣领域。这些细分兴趣领域的PUGC一方面是内容的创作者,另一方面也是该圈层消费者的意见领袖,他们的身份具有平台指向性与用户归属感两重属性。

  而这些,将会最终指向「中国版YouTube」的实现。

  从今年4月到11月,随刻正式上线仅仅才七个月,但是其发展脉络已逐渐清晰。

  然而,这仅仅是第一届,未来还会有第二届、第三届、第十届……也相信有了清晰的发展规划,中国版YouTube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明朗。


责任编辑:侯亚丽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