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语快评|反思中国电视数字化 专用教育终端再下一城!
林起劲| 流媒体网| 2020-07-20

  【流媒体网】消息:上周,地面模拟电视关闭的安排意味着模拟电视时代的结束,可以反思数字化进程;贵广网络“空中黔课”升级同时推出“学播播”终端,教育专用终端可谓再下一城!在海外市场,NBC环球的Peacock终于发布,而Netflix季度财报依旧显示流媒体的疫情版“口红经济”特征。

  一、模拟电视终结,反思数字化

1、广电总局下发《关于按规划关停地面模拟电视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

  7月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关于按规划关停地面模拟电视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提到,广电总局根据2012年印发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发展规划》,决定自2020年6月15日启动关停中央、省、市、县地面模拟电视信号工作。时间安排方面,分为两类、三个阶段实施:

  (一)中央节目地面模拟电视信号的关停。自2020年6月15日起,各地启动中央节目地面模拟电视信号关停工作,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有特殊情况的经广电总局批准后,于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关停。

  (二)地方节目地面模拟电视信号的关停。自2020年6月15日起,各地启动地方节目地面模拟电视信号关停工作,完成时间由各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已实现数字化播出的,于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关停,其他未实现数字化播出的要加快完成数字化,于2021年3月31日前完成关停。

  此外《通知》还明确指出,要结合地面数字电视700兆赫频段频率迁移情况,及时向社会告知迁移调整后的地面数字电视接收频率信息,提醒广大群众重新搜索新的频率接收地面数字电视节目。各级传输发射部门在关停地面模拟电视信号后,要在之后的1个月内保持可立即恢复模拟播出的技术能力。

【劲语快评】中国电视近20年数字化进程缺乏业态模式变革

  模拟转数字是全球必然趋势,只整个信息化的一步。中国大视频产业在经历大约20年的数字化过程后,电视覆盖与普及率借一步提高。但与发达国家大都具备广泛覆盖和免费的地面数字电视服务相比,中国的数字化是以有线电视为主而非地面电视。事实上,中国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与覆盖非常低,几乎没有形成行业性影响力。按照2019年广电总局统计公报,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拥有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1.94亿户,IPTV用户2.74亿户,直播卫星用户1.43亿户,互联网电视(OTT)用户8.21亿户。上述数字电视数据根本就不体积地面电视。

  但是,缺乏一个广泛覆盖和完全免费的公益性地面数字电视网络,加上城市和农村分裂的局面(数字卫星电视不允许进入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电视市场的基础竞争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中国的电视数字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消费端并未培养出大众用户的付费电视消费习惯,后者在广播电视媒体机构的收入占比非常小

  在播出端,虽然大部分电视媒体机构在技术上已经向网络化、IP化及高清化发展,但只有少部分电视媒体机构在融媒体发展中向整体云化发展,乃至探索智慧媒体应用。这在一定程度或是因为电视媒体机构对于数据的意义缺乏足够重视;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智能化与数据化及大数据应用关系紧密。例如,从数字电视回看的用户体验角度,电视台与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数据衔接就非常不准确。再如,广播电视台的收视黑洞问题很长时间都被诟病,包括去年广电总局正式推出的大数据收视率体系也一直未能形成行业影响力。同时,电视台媒体在节目的元数据整理与汇聚方面,还有很多架构性工作亟待推进。

  这方面,今年4月初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中央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第一份文件,首次把数据要素纳入进来,强调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意见》指出:随着信息经济发展,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资源向生产要素的形态演进,数据已和其他要素一起融入经济价值创造过程,对生产力发展有广泛影响。或者说,数据的高效利用成为信息社会生产关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所以,电视媒体机构要从数字化和IP化进入到数据化/智能化阶段,依然存在较漫长的过程

  此外,在通信技术经历了宽带化、移动互联浪潮并向“5G+万物互联”演进的背景下,广播技术除了高清化之外本身缺乏根本性变革,缺乏与IP技术的深度融合,未能演化出类似欧洲HbbTV和美国ATS3.0这样的下一代电视技术。

 2、优酷起诉成都极米科技 案由: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 

  7月中,优酷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对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起两起上诉,北京互联网法院已受理,开庭时间为年9月10日。成都极米科技产品主要为激光电视和智能投影,是投影领域的厂商,在2019年9月,极米因为旗下网络论坛出现了多个影视电影作品的下载资源帖而卷入到多起侵权纠纷中,其中涉及内容版权服务商华视网聚。

3、“电视控”投屏免费观看VIP视频并屏蔽广告,被判赔偿优酷86.5万

  7月上旬,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二审审结了一起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案件围绕的核心之一便是关于免费观看 VIP 视频资源、屏蔽视频广告的问题。

  万凯达公司经营了一款叫做 “电视控”的软件,可以将手机中播放的视频投屏到电视观看。但通过“电视控”将优酷网的视频内容投屏到电视时,可以屏蔽原视频片头的广告,而且普通用户也可以直接观看优酷网VIP视频资源。对此,优酷公司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将万凯达公司诉至了法院。

  据悉,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二审认为:被告此种行为,一方面使优酷公司从视频播放中可获得的广告收益减少,另一方面使优酷公司可获得的 VIP 充值费用减少,而这两项费用均为视频网站重要的收益来源,一旦失去了这两项收益将会致使网站经营难以持续。被告的行为干扰了优酷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损害了优酷公司本应获得的合法利益,对优酷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最终维持一审判决万凯达公司赔偿优酷公司经济损失 80 万元及合理开支 6.5 万元的判决结果。

【劲语快评】版权规范化背景下,投屏服务必然要与流媒体网站必须形成合作才能实现共赢,跨界合作是泛智能背景下的趋势

  在版权规范化背景下,从信息服务司法角度,“电视控”免费观看VIP视频的行径及屏蔽广告的投屏服务必然是侵犯优酷正当权益的行为,必然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同样,上述极米科技华视网聚、优酷的纠纷或许也是类似的版权侵犯情形,虽然在形式上一者依靠智能投影设备一者依靠投屏App,但其背后或许都通过云后台实施侵权行为。

  在另一方面,在家庭设备泛智能化背景下,投屏这样的跨终端服务是必然发展趋势。要厘清这类跨界跨终端智能化应用的边界问题,必然需要多方携手合作。在这一案例中,流媒体服务商、投屏服务商以及广告监测机构必须三方合作才能产业共赢。

二、专用教育终端将成潮流

4、贵广网络“空中黔课”平台升级并推专用终端“学播播”

  2020年7月17日,贵广网络“空中黔课”平台升级,“学播播”教育专属学习终端产品发布会在贵广网络公司举行。贵州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在疫情期间启动实施了“阳光校园·智慧教育”项目,并与省教育厅共同打造了“空中黔课”。空中黔课”通过直播+点播的方式,将我省一线城市教育资源迅速传播到全省各县、乡、村,满足全省400多万中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平台于2020年2月3日上线,截止5月底,直播观看次数为3亿4千多万次,点播次数1亿9千多万次,手机端点播次数近4亿3千万次。此次发布的学播播”教育学习大屏终端,是贵广网络在依托“智慧广电”和“智慧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对“空中黔课”平台进行升级。

  在产品设计方面,“学播播”学习终端,淡蓝主机,采用无棱角式安全外观设计;机身采用蓝牙遥控器,可以实现无死角操作;并且内置6向麦克风远场拾音阵列,具备近场、远场拾音功能,学生可以语音唤醒;基于HDMI输出与大屏显示,可以避免了学生通过手机、IPAD等小屏损伤视力的问题;作为独立的教育终端,“学播播”没有动漫和游戏的干扰,可以让孩子专注于学习;机身本身自带音响,在不开电视条件下也可以实现人工智能语音互动;配备高清摄像头,可以完整实现教师与学生远程互动教学场景。在“学播播”下一步升级计划中,将逐步实现人工智能语音提醒,家长通过手机APP远程监控等功能。

  在学应用支持方面,学播播终端内更是聚合了新东方、猿辅导、纳米盒等全国优秀线上教育资源,全面覆盖小学1-6年级及小升初课程。以年级+品牌+课程三个维度全面进行课程设置,分为主修课、专项课、公开课

【劲语快评】专用教育终端推动在线教育跳出消费互联网模式下的“蛮荒时代”,真逐步进入后疫情时代“教育互联网”阶段

  此前,互联网资本推动的在线教育浪潮完全依赖移动互联思维优先采用通用移动终端,其次是PC终端。但这两种终端都是通用终端,学生在其上易于被娱乐内容诱导,无法打造专门的教育场景。甚至有教育机构故意将付费网游等娱乐类内容甚至低俗内容置入其中,以获得商业模式,成为“‘互联网思维’妄图颠覆教育行业规律规则的至贱行为”(参考《庚子2020|反思TMT大势(3):“真实即正义!”》)。此外,互联网教育机构基于“互联网思维”过度重视用户营销而非用户留存,以免费服务或折扣营销等方式将大量资金花在拉用户洗用户方面,恶性竞争下最终也无法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这些都是以“消费互联网”思维对待产业互联网工作的恶果(参考《反思教育(3):为何说线上教育不属于消费互联网 》)。

  而基于专业硬件设计+专门教育互动设计+优选教育内容”独立终端可以避免儿童在使用PC/手机/PAD这些泛终端时被娱乐内容所干扰,教育场景更加纯净和具备仪式感”;而其针对教育场景的专门设计可以满足学生-教师、学生-教育设备之间的多元化互动。这些都可以使学生的使用更为稳定,不至于陷入互联网机构不停洗用户的恶性循环,更适合网络运营商持续性服务。(参考《劲语快评|独立教育终端的逻辑?巨头加码印度市场》《“教育+AI”风口下的类XBOX模式》)。在后疫情与新基建浪潮下,专门的教育终端有助于推动在线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真正按照“产业互联网”思维而非“消费互联网”思维运行

罗小布】:贵州有线独立的教育终端,才是有线可持续教育业务方向;是有线继“雪亮工程”之后的又一“五位一体”的全国样板(有线教育业务=独立教育终端+独立网络+独立平台+独立的政府组织即教委+独立的运营体)

        (在上述专网模式下)教委再也不用担心为宣传部做嫁衣,而是在养育自己的孩子,才会持续的投入基于有线的、属于教委自己的教育业务。有线终于有了打入“敌占区”的电视产业,而不是一损俱损的传统电视业务套路;也就是用户可以不用有线电视业务,但依然会使用有线的教育业务。同时,学生们或孩子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电视,家长可以放心地让孩子看自己的电视,即家长满意,孩子开心。  

5、中文在线与字节跳动签署合作协议 股东拟转让不超10%股权

  中文在线在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中披露,7月14日,中文在线与字节跳动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双方从长远合作发展考虑达成长久业务合作,将围绕音频作品授权使用,主播生态联合打造,音频内容共建,数字版权授权番茄小说等平台使用, 知名 IP 作品授权番茄小说、西瓜视频等平台使用开展合作。

6、抖音团队内测新版本 应用于PC、平板端

  抖音团队近期在内测应用于电脑PC端、平板端的抖音新版本。从产品界面布局来看,大屏版的抖音产品功能,与手机端APP相差不大。和手机端不同,抖音PC端的首页界面,采用了横屏模式,且栏目板块被布置在了屏幕最左侧,不同于手机端的屏幕下方。

  除了推出大屏版之外,抖音近日也在内测版本中,推出了新的视频录制规则。将原有的60秒拍摄时长放宽到了3分钟,从而赋予内容创作者更大的空间,展现更丰富或者更完整的画面。

【劲语快评】Tiktok因为国际政治格局变化在多个市场面临持续运营风险,字节跳动不得不加强国内业务发展

  在当下国际政治背景下,抖音在印度、美国这些关键海外市场面临封禁或可能封禁的情况;同时,以YouTube的Shorts和Instagram Reels为代表的对手,都加强与Tiktok的竞争。因此,字节跳动不得不调整业务重心加强国内市场开发,开拓PC端和Pad端,并力图发展长音频业务。

三、北美大视频市场即将上演最后PK?

7、NBC环球正式推出流媒体服务Peacock

  7月15日,NBC环球正式推出了Peacock流媒体服务,该服务融合了直播和点播节目,并有一个相当吸引人的免费模式。

  Peacock提供三个不同的免费/付费层级供用户选择,免费的广告支持模式在推出时就提供了超过13000小时的内容,包括NBC的当季热门节目(播出一周后呈现),以及《伯恩的身份》、《侏罗纪公园》、《黑客帝国》、《布莱尔女巫计划》和《木乃伊》等电影的点播权限,并且注册免费账户不需要信用卡。支付每月4.99美元,你可以获得广告支持的高级版,它虽然有广告,但可以解锁平台上所有20000小时的节目的全部访问权。NBC表示,这个层级将包括每小时不超过5分钟的广告。对于那些希望获得完全无广告体验的人来说,可以以每月9.99美元的价格换取。不过NBC指出,少量的节目仍将包含广告。此外,NBC Peacock还提供折扣年付选项,价格分别为49.99美元和99.99美元。

  Peacock 目前可在苹果设备、谷歌平台、Xbox游戏机和部分智能电视上使用。对PlayStation 4和PlayStation 4 Pro的支持将于下周推出,不过该服务目前还不支持Roku和亚马逊Fire TV设备。

【劲语快评】美国大视频市场竞争激烈,电视阵营与互联网阵营PK进入关键阶段,未来一年竞争或将奠定新格局

  NBC环球很早就与Fox和迪斯尼等共同拥有着流媒体平台Hulu,但在迪士尼收购FOX之后,迪士尼进一步从Comcast获得对Hulu的全面运营控制权,而NBC环球反而成为了好莱坞巨头中较晚进入流媒体市场的玩家。

  在内容特色方面,Peacock原定7月上线是为了发挥NBC电视台赛事转播权的优势,凭借东京奥运会发起一波流媒体攻势,但因为疫情的缘故目前Peacock仅能依靠环球本身电影的资源了。这对Peacock来说今年的压力会比较大。

  在放映渠道方面,Peacock面临着和HBO Max一样的问题,与先入场玩家的全球战略不同,两大平台目前仅仅在北美推出。除此之外,两大流媒体平台均无法在Roku和亚马逊的Fire TV上线(参考《深度|HBO Max:开放升级版“TV Everywhere》)。

图为:美国主要流媒体服务资费状况(截至2019年秋季)

  在业务模式方面,不管是在综合类视频服务领域还是在体育这样的垂直领域,目前美国纯粹的SVOD服务已经非常拥挤;为此,对于Peacock这样的新进入者来说,“SVOD+AVOD”混合业务模式更具灵活性。而且,Peacock资费水平也有较强吸引力。

  从整体格局来看,过去大半年来,在Apple TV+、Disney+(与Hulu及ESPN+存在捆绑)、HBO Max、Peacock发布以及新CBS Allaccess确定(但未正式推出)后,目前好莱坞巨头们只有索尼和派拉蒙没有整合自身的流媒体平台。其中索尼曾经高举高打的网络电视PlayStation Vue在今年年初因为反响不佳也停止了运营。考虑到目前北美电视阵营与流媒体阵营的斗争进入关键阶段,未来一年内大视频市场竞争将奠定新的竞争格局——其中不排除新的大规模兼并重组可能

8、Netflix第二季度营收61.48亿美元:净利同比激增166%

  北京时间7月17日,美国视频流媒体服务提供商Netflix公布财报称,该公司2020财年第二季度营收为61.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9.23亿美元增长24.9%;净利润为7.2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71亿美元增长166%。Netflix第二季度营收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但第二季度每股收益和第三季度营收展望均未能达到预期,从而导致其盘后股价大幅下跌近10%。

  Netflix第二季度全球流播放服务付费用户的总人数达到了1.9295亿人,与去年同期的1.5156亿人相比增长23.4%。其中,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流播放服务付费用户人数为7290万人,高于去年同期的6650万人;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流播放服务付费用户人数为6148万人,高于去年同期的4423万人;拉丁美洲地区的流播放服务付费用户人数为3607万人,高于去年同期的2789万人;亚太地区的流播放服务付费用户人数为2249万人,高于去年同期的1294万人。

  Netflix第二季度全球新增流播放服务付费用户人数为1009万人,高于去年同期的270万人,连续第二个季度超过1000万人。其中,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新增付费用户人数为294万人,高于去年同期的-13万人;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EMEA)的新增付费用户人数为275万人,高于去年同期的169万人;拉丁美洲地区的新增付费用户人数为175万人,高于去年同期的34万人;亚太地区的新增付费用户人数为266万人,高于去年同期的80万人。

  Netflix预计,2020财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将达63.2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2.45亿美元增长20.6%;运营利润将达12.45亿美元,运营利润率将达19.7%;净利润将达9.54亿美元,每股收益将达2.09美元;全球流播放服务付费用户净增人数将达250万人,全球流播放服务付费用户总数将达1.9545亿人。

【劲语快评】Netflix继续从全球疫情下的社交限制中获益

  在疫情之前,北美地区的付费用户增长已经基本饱和(如下表所示),EMEA地区是最主要的增长源。因此,作为疫情版“口红经济”,Netflix在今年前两个季度持续从全球疫情特别是北美及欧洲地区社交限制令获益(参考《独家|OTT硬币两面(上):Disney+“口红经济”》)。

  在内容供给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地重开,公司在各地的内容制作也跟随当地的防疫情况开始重启。重启内容制作的国家包括德国、法国、西班牙、波兰、意大利和英国。不过,按照Netflix的节奏,其2020年原计划发布的内容早已拍摄完毕大都处于后期制作后或完成阶段,基本没有影响。未来在内容发布方面更可能的影响在于2021年计划发布的内容,尤其是美国重新上涨的感染人数给北美内容摄制项目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Netflix公司宣布任命公司的首席内容官Ted Sarandos为联席CEO,与Reed Hastings共同管理公司。Ted加入Netflix已逾20年,并将在担任CEO的同时继续担任首席内容官的职务。首席产品官Greg Peters被额外任命了首席运营官的职务。上述管理层变动对股市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责任编辑:侯亚丽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