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内 东方卫视如何打通云综艺节目带?
浅度| 传媒1号| 2020-03-13
【流媒体网】摘要:与时俱进,甚至先行于时代半步,主流媒体才会永远拥有主流。

  随着这周二《今晚生活秀》的上档,东方卫视正式打通了贯穿周间档到周末档的「云综艺节目带」——

  周二的《今晚生活秀》,主打「云欢聚」;

  周六的《中国新相亲》,首创「云相亲」;

  周日的《欢乐喜剧人》,转型「云喜剧」。

  这个「云综艺节目带」的打通,不仅仅呈现一种独特的卫视版面现象,也联动地带来了整个节目带的收视表现突出——

  第一档上线的「云相亲」即位列同时段收视前三,随之的第二档「云喜剧」与第三档「云欢聚」再接再厉,纷纷包揽同时段收视第一。

  值得关注的是,东方卫视这一系列「云综艺节目带」并非曲高和寡,以「节目接地气、云端聚人气、语态冒热气」的特质,在中国三四五线城市为代表的下沉市场表现尤其突出。根据CSM今年一季度低线城市数据显示,东方卫视在低线城市网中收视率仅次于湖南卫视,排名第二。

  可见,这个「云版面」已经造成了「云品牌」,在广电总局倡导电视媒体积极防疫之下,东方卫视在主流媒体的担当中做出了突破,在主流媒体的价值中做出了增长。

  聚力爆发的新主流媒体价值

  一个频道的云转型,仅仅发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之内。

  从来没有无中生有,只有厚积薄发。

  东方卫视之所以能够率先打通一个完整的、多维的「云综艺节目带」,其本质原因便在于它在多个内容领域内,扎根深厚——

  比如,相亲领域、喜剧领域、大剧领域、脱口秀领域,都是东方卫视非常具有品牌特色、差异化特点的强势领域。

  所以,这次的「云转型」,实则不是节目层面的「云转型」,而是频道层面的「云转型」,东方卫视是基于整体频道的优势品类——

  「云相亲」的《中国新相亲》,是基于《中国新相亲》两年以来在东方卫视沉淀的观众基础,张国立身为「国民月老」的形象在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此次转型为「国民云月老」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云喜剧」的《欢乐喜剧人》,是基于众所周知的东方卫视在喜剧品类全国领军的深耕,包括了《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相声有新人》等一系列中国顶尖喜剧节目,他们对电视喜剧的理解、电视喜剧的专精,已经达到了国内顶尖水准,所以,对于功底十分深厚的团队而言,给了他们一个「云」的命题,也许更能激发新的创意、大的突破。

  「云欢聚」的《今晚生活秀》,一方面是基于东方卫视剧场资源的深厚,近几年来,东方卫视剧场表现十分突出,尤其最近《安家》热播,更是直接带动了《今晚生活秀》的首期热播;另一方面则是基于东方卫视在脱口秀上的品类优势,中国电视平台上的几档经典脱口秀《今晚80后脱口秀》《金星秀》都是成名于此,而这些元素也都有机融合到这档新节目当中。

  这里,我们也看到了主流媒体在这场云转型中,所具有的优势与特色——

  我们以前总以为,船小好调头。似乎,在应急之下,转型的机会、效率与红利,都是属于小微媒体。但是,这里我们却看到了,当一个主流媒体具有深耕的定力、具有文化的沉淀,再辅之以团队的通力合作、外部的有力协调,大船不但好调头,大船还能领航

  未来格局的新主流媒体担当

  媒体的大和小,不在于规模的大和小,而在于格局的大和小。

  主流媒体之所以冠以主流之名,便在于它的格局不在于计朝夕之长短,而是它所输出的内容、它所传递的价值观,是为观众、为百姓计深远的。

  这就是为什么,笔者很认同这轮东方卫视「云转型」,因为在每一个节目的「云转型」背后,你都能看到它所计深远的表达——

  不只是为了填充待播版面的应急,而是填补曾有缺失的创新。

  在最早上线的「云相亲」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新相亲》节目组真真正正地落在「中国新相亲」的题眼上——

  思考中国现在越来越大的人口流动规模,越来越多的家庭异地分居,有没有符合这种社会发展状况的中国新相亲模式?答案是,有。「云相亲」不但是一个节目的应急创新,甚至就会成为不久未来大家手机里的一个APP应用、功能,甚至就会成未来社会里一种主流的相亲方式。

  同时,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在「云相亲」中出现了「云端小红娘」的这一设定之后,有很多观众在问,怎么加入「云端小红娘」?

  这也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

  「云」,意味着一种开放性的姿态。它激发了人们有更强烈的意愿,向主流媒体靠拢,与主流媒体沟通。

  也许未来的综艺录制,就会启动「云上观众」+「现场观众」的双观众渠道,让节目既有现场人气的热度,也有网上人气的声量。

  在接着上档的「云喜剧」中,《欢乐喜剧人》引领的则是中国电视喜剧艺术范式的转型。

  从国家布局的媒体转型来说,从中国整体的传媒环境来说,电视融媒是大势所趋,那么,电视喜剧艺术进行融媒转型,亦是时代必然。

  《欢乐喜剧人》之「云端喜剧人」其实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媒体转型与艺术转型的历史坐标,它代表的是一个开端,一个启蒙,不仅是在疫情期间给电视观众朋友带来新电视喜剧艺术在精神层面的滋养和享受,也是正式吹响了从今往后电视喜剧艺术更大力度融媒转型的号角。

  在最后上档的「云欢聚」中,《今晚生活秀》则开启了一个高环保的联动模式。

  频道内部资源的相互联动、相互引流,此前已然屡见不鲜。但是,要把一部戏的主创聚到一个演播室,档期的问题、舟车的劳顿,成本巨大且很难聚齐。

  而在国内首档综艺与剧场联动的「云欢聚」上,我们看到了它不但能高效地联动《安家》剧组大部分的成员,还让大家非常放松地、舒服地进行「云吐槽」,所以笑点、看点似乎也比演播室的效果多了不少。

  所以,这是一个提高码盘成功率、提高运作时效性又能降低成本耗损率的模式,无疑符合了总局反复强调的节俭办节目的精神——

  降低成本,但不降低品质。

  融媒创新的独家平台优势

  融媒体,是这几年媒体改革的主调。

  但是,谁也没想到2020年的这次各家节目、频道的云转型大比拼,恰恰成为了验证各个平台云转型实力的一次突击检验——

  谁具有更强的云转型技术,谁具有更强的云转型思维,都是电视平台融媒体改革在频道内部是否做到位的考验。

  其实,这次东方卫视能够推出这样一个贯穿全周的「云综艺节目带」,并且取得不俗的收视与舆情的效果,其实本质是东方卫视在「内容融媒」与「渠道融媒」双边会师的一个成果。

  这几年来,东方卫视在渠道融媒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

  抖音号粉丝已破1500万,成立以来播放破200亿,获赞4.5亿;快手号粉丝250万,总流量30亿,点赞近1亿;微视、B站、头条号、企鹅号、百家号、网易号等其它短视频平台粉丝破200万,今年1月以来播放破4000万。

  也就是说,再加上其他新媒体矩阵平台,东方卫视全网融媒受众已突破5000万。不仅具有相当大的融媒受众基数,也有相当高的融媒用户忠诚度,在抖音号的1500万用户中,有73%是重度用户。

  东方卫视抖音号活跃分布粉丝画像

  所以,这次东方卫视的云转型,恰恰激活了东方卫视这些年来在短视频领域深耕的力量、粉丝的基础。

  我们看到,不管是《中国新相亲》启用了VLOG的嘉宾UGC短片,还是《欢乐喜剧人》增设了「短视频乐不停」的喜剧人PGC竞演项目,亦或是《今晚生活秀》中策划了「生活拍客秀」「番茄开心榜」的覆盖UGC、PGC、PUGC三种类型的短视频展播,这一轮的内容改版全方位地围绕着碎片化、短平快的短视频展开转型。

  而这种「融媒内容」的意义在于,对于想看短视频但无暇看短视频的精英观众而言(这也与东方卫视的主体收视人群吻合),这种经过主流媒体筛选过后的,有品质的、有温度的短视频,才是精神层面能够满足他们的。

  所以,通过频道的整体编播和内容生态,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维度的「电视+短视频」的融媒内容生态,同时,这个融媒内容生态又再次从亿级规模的电视平台受众辐射到千万级规模的全网融媒受众,产生双向引流,完成深度融媒。

  这也是笔者分析认为东方卫视为什么全网融媒受众能够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它既抓住了这个需求,也抓住了这个契机。

  结语

  这场疫情,让我们认识了主流媒体的「攻与守」。

  它不是「保守」地在做常规的、正确的内容,它更在「攻坚」地挑战新传媒环境下的新问题,不管是技术的问题、内容的问题、还是传播的问题,都在全方位地提出新方案。

  与时俱进,甚至先行于时代半步,主流媒体才会永远拥有主流。

责任编辑:侯亚丽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