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育互联网(2):教育的双轮驱动
林起劲| 流媒体网| 2020-01-05

  【流媒体网】消息:上期文章《疯狂之后反思教育互联网(1):回顾教育之乱》总结了一年多以来“互联网思维”导演的在线教育乱局,本期开始认真分析教育互联网作为“产业互联网”的行业属性与发展规律。本系列文章的核心观点摘自《2019K12在线教育产业研究报告》。

  二、教育的双重驱动与“仪式感”需求

  教育培训行业所面对的用户需求,综合了两方面的驱动:(1)(学生)对教师的情感黏性与信任需求;(2)(家长与学生)应试提分或知识技能提升的理性需求。其运行驱动复杂程度远超一般的互联网娱乐行业。

  1、情感粘性与信任需求

  教育培训本身是一个老师与学生(孩子)之间的教学互动过程,这其中肯定存在互动体验引发的信任度与情感黏性,这有感性的成分。所以,教培行业的学生和教师会形成天然的情感依赖。教师越关注学生越帮助学生,学生越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与教育,由此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以及更高的消费频次。大部分人回忆中小学教师的时候,首先想起的肯定不是与成绩相关的事;而是与老师一些交流的场景,比如提问题、受表扬、挨批评等。

  相对而言,教学过程中低龄学生(儿童)的情感因素要多一些,高龄学生的情感因素则要少一些。所以,情感粘性在小学生中体现最显著,需要教师的介入,而高中及高中之后则显著下降。成人职业教育则更多是自我学习和训练的过程,完全可以通过录像乃至纯教材方式在线完成。因此,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过渡的在线教培服务并不是好事,更不用说针对学龄前的儿童了。所以针对学前儿童的“教育”,理想情况下应该是父母(家人)陪伴孩子,在亲情关爱之中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完成启蒙教育。所以,面向学前儿童的“在线教育”更多是提供一种寓教于乐的过程引导,并非一定要出现和强调老师的成分——所以很多学前教育应用是以卡通人物形象出现。

  与在线教育相比,学生在学校的时候毕竟还有同龄的同学(特别是关系密切的同学)和现场的老师可以交流。而纯在线的方式,如果学生人数较多,老师必然无法体现对大多数学生的关注,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更多通过语言、神态和身体动作来展示亲和度和感染力。当然,师生之间的情感粘性除了课堂的教学、提问之外,很多要体现在课外的作业批改、答疑、家访等环节。这也是优秀的教培机构不能仅仅停留于纯线上课堂服务,至少要将直播互动延伸至课后的答疑互动与作业批改环节.

  从教培手段的角度,从早期单方面录像过渡到直播应用再到“直播+互动”,非常重要的就是增加了师生交流渠道以促进情感粘性。

  在教培服务中,按照情感粘性因素,如果学生已经对教师产生了情感黏性,却因为培训机构流程等方面原因被更换,哪怕替换上来的教师更优秀更出色并愿意帮助学生与学生交流,仍然会造成部分学员的流失(学生很可能跟着老师走)。所以,情感粘性隐含了一个重要的和潜在的因素:教师是教培机构的代表,特别是在K12领域学生和家长都希望教师是稳定的;教培机构的重要职责是维持一批具备一定水准的教师队伍。

  2、理性需求与目标

  现代社会环境下,教育培训的理性目标肯定是要提高学生(孩子)知识与技能,特别是初高中及职业教育培训就是为了提高最终的升学/考试成绩(在这里笔者不想赘述升学教育本身的问题,更多是强调既定目标下的教育实施过程)。

  从达成既定目标的角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极为理性的过程,必须匹配远期目标和符合教育科学,不能由学生(孩子)自己任意选择,教培机构和教师必须赋予一定的权威性——当然前提是教师有能力带着学生完成科学的教育过程。

  当然,达成理性目标的过程必然要挑战或克服懒惰、好逸等人性弱点(秉性)。特别是在K12领域,理性的目标不仅来自于学生自身的期望,更多来自于社会和家长“望子成龙/材”的期望和焦虑。所以,当家长认可和接受教育培训时,即使孩子不愿意接受培训,甚至不喜欢老师和相关的教学环境,也可能会在特定目标指引下被强制消费。与之相比,消费互联网领域(如网络视频)完全是出于情感、娱乐和社会交往需求,基本不存在强制消费的情况。

  按照同样的道理,教学过程中低龄学生(儿童)的理性需求相对较少,高龄学生的理性需求和升学(择校)压力更多。当然,家长的理性需求不会因为学龄变化而改变,很大程度上由外在社会压力所致。从这个角度看,在升学择校或职业备考压力显著的领域,在线教育是易于适用的;而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的理性成分则是最低的——或者说这些领域的教育环境更为复杂和充满不确定性。

  3、教育的“仪式感”

  理想情况下,教培行业的情感粘性(信任度)和理性需求是相辅相成的,学生越认可老师,教学过程越科学,教学效果就越好,越可能克服懒的秉性和实现理性目标。但相反的情况也会发生:教学过程或是科学,但学生缺乏对教师信任,最终难以开展实施;或者教师本身很有亲和力,学生愿意跟随,但教学过程不科学,最终也难以取得满意的结果。一般而言,理想的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通过挖掘学生(孩子)积极的感性因素,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完成理想目标;这一将情感粘性(信任度)与理想目标结合的理想状态,或可以称之为教育的“仪式感”。

  教育是非常需要信任度与“仪式感”的特定领域。教师本身要同时具备知识、技能的权威性和互动亲和性能力,要让学生产生信任并自愿地去接受知识和学习方法,还要通过一定手段强制学生完成作业并监督其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教育培训行业是既重视师生互动“体验”又重视教学结果(成绩),两者缺一不可的行业。并且,教师的信任度和知识技能权威性必须是长期稳定的,能够处理各种常规或意外的情况;所以,教育可能允许一时的“表演”情况,但必然是排除长期伪劣品的存在可能。或者说,成功的教育绝不是妥协的产物,绝不能是“凑合”的选择,其运营模式会比其他服务行业更加复杂,尤其是要远远超过依赖情感和人性驱动的“消费互联网”。

  从具体的实施过程来看,教师的亲和力和权威性一般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展现和形成的。所以,作为同时拥有情感黏性和逻辑黏性属性的教育行业,本身就是“慢”行业。

  再回顾笔者前文《疯狂之后反思教育互联网(1):回顾教育之乱》的描述,那些隐藏网游甚至不良信息的“教育App”或许隐含了这样一种逻辑:学生学习就像打怪,成功则可以获得游戏娱乐的奖励。而真正清楚教育的驱动内核,就可以知道:即使不考虑游戏付费以及软色情的成分,这种伪教育App的“伪人性”逻辑也是与教育实质背道而驰的。

  4、一个思考题:双师课的设计

  笔者决定在文末给读者们留一个思考题。目前“双师课堂”已经成为在线教育领域的热门产品。双师课堂具体由授课老师、辅导老师组成,授课老师负责专业知识讲解,辅导老师负责1对1复习巩固。而按照前述教育双轮驱动的特征,双师课堂虽然在形式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在线教育互动不足的问题,但在另一方面也分散了教师的情感粘性和权威性。对此,睿智的读者有什么想法?  

更多观点请参考《2019K12在线教育产业研究报告

责任编辑:李楠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