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论道】广科院尹亚光:大数据的实践与思考
流媒体网| 2017-11-10

   【流媒体网】消息:2017年,是产业智慧升级,依托运营致胜的关键一年。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末,IPTV用户总数已达1.12亿户,再次巩固了全球行业领先的地位,远超国外同行。从2012年底的2300万用户到今年的规模破亿,从原有LINUX封闭平台到目前的Android智能终端,从粗犷式发展到智能化、精细化运营……过去五年间IPTV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了逆势崛起,正在成为中国电视领域的主流观看渠道,书写了中国电视新媒体创新发展的辉煌篇章。

  2017年11月9日—10日,以“新电视、新娱乐、新传媒、新生态”为主题的流媒体网第十四届电视新媒体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10日上午,在主题为“新电视、新娱乐、新传媒、新生态 ”的主论坛上,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尹亚光进行了主题为《大数据的实践与思考》的演讲。

6、广播科学研究院-尹亚光389.png

 

  首先说一下广电行业的视频大数据,大数据的战略是国家政策,推动大数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部署,大数据产业发布了一个规划。同时聂部长很关心数据的工作。视频规模越来越大,如何存储、查询、挖掘,存得下、读得快、找得到、用得好才是要解决的问题。真正视频行业的数据在学术界做得更多一些。

  大数据的访问,需要视频的供给侧改革

  关于多媒体大数据的相关技术,首先要有数据内容,有了内容之后,非结构的数据要变得结构化,通过分布式的存储,以及分布式的结构处理,把非结构化的数据和结构化的数据都存下来。还有一个数据索引技术,基于标签的索引,它能够解决查询问题,对于视频来说,真正的索引是自动化的、基于内容的。学术上有很大的难度,这才是视频大数据的研究根本。

  数据的访问技术,视频要供给侧改革,视频太多了,如果查询不出来,这个视频等于没有,查询不到是属于沉默的视频内容。多媒体大数据相关领域,应该利用机器学习理论,结合大数据管理技术,研究文本、图像、音视频的检索、分析和挖掘方法。

  下面是大数据的实践,回归到行业的初期,现在IPTV发展得如火如荼,我在IPTV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上做了工作,不能叫严格意义上的大数据,叫数据统计更为合理,2014年广电总局科技司大数据项目,广科院、央视国际、央广新媒体,江苏台,完成了一个实验室。

  

1.png

 

  项目的基本情况针对各个省的IPTV的数据,建设一个IPTV的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但是我这边更加偏重的是研究采集的策略,数据接口标准,从广科院的事业单位,出标准的话意义更大,包括全国的数据如何汇聚。

  实时数据和离线数据,是做IPTV收视率的根本

  全国的IPTV总架构同行说了,全国性的内容平台覆盖到全国,每个省通过本省的播控平台将省内的节目发布到本省。由于技术系统的复杂性或者技术系统的特点,每个地方都有搜集数据的机会。广电能够掌握用户能否收看该节目的能力,结合电信、华为的系统,有探针的实时数据和离线数据,是现在做IPTV收视率的根本和基础。收视率也做了很多,但是从来没有发布过,跟同行探讨了很多,也没有形成一个最终的发布渠道,只是在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IPTV数据采集的接口标准对行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1个省都在做招标,希望统一的接口做一个参考,方便后续31个省的联合,也适合后续的数据汇集。IPTV的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是个比较经典的架构设计,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在每个省都会建立这样一个小前端来做数据分析。所有的经过事件处理服务器后进入存储,无非是结构存储和非结构存储,最后形成分析和展示。

  收视率指标广科院也在进行设计和修订,收视率出了全国的规范,在IPTV里发布一个指标时,应该以统一的名词。大数据的研究方向有一整套的标准:有基础标准、数据处理标准、数据安全等等,一步步的完成指导,大家事半功倍的做一些事情,这样需要所有厂家的联合。

  

2.png

 

  大数据分析的重要步骤之一是“试错+调整”,什么操作使得系统变好了,或者什么使系统变差了,做了哪些操作使得收视率变差了,都要注意。北京台的赵总提了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公司成功的有很多,他们也是大规模试错。数据分析、数据变现探讨了很多,其实也很难。所有业务要有用户导向,有广电供给侧思维的转变。我很喜欢看电视,在OTT的时代,我大概用30分钟的时间,没有想看的就关掉了。现在的用户是谁?用户的属性如何?如何黏住用户?要用数据去评判,很多时候在做电视时没有去看电视,没有时间,看电视的是什么样的人?他的消费能力如何?要通过调研,实际的分析掌握这个属性,然后再运营产品。IPTV的用户数和有线电视一样,在家庭用户数饱和了以后,拓展屏幕,在屏幕拓展了之后,再提升收视时长。IPTV开机时间是每日是4-5个小时,未来视频行业要让屏幕时间更长一点,或者24小时都开着。还有付费率、转换率,要考虑做什么能够提供转换率,用户习惯是什么?针对用户的运营有寒暑假,要面对这些问题设计产品。还有一个流动是春节期间的,用户从打工的城市回到自己的家里,原来有线电视有个典型的付费包,每年春节要交三个月的钱,保证了收入,是一个新的产品设计。IPTV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设计产品。比如说有个28原则,80%的用户是低消费,20%的是特别用户。对于共性的人设置共性的节目,做到千人千面。

  作为行业的从业者,IPTV的产品、服务是什么?能够给用户提供什么?改变了什么?应该跟各个厂家的想法是一样的,能够让用户有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提升经济效率。要有媒体属性、事业感,同样经济效益也很重要,如何用数据来做优化,因为目标不一样,需要有不同的调整和运营的策略。

  内容才是大视频的核心竞争力

  在国内有一些新闻从业者来做研究,广电行业在做数据、做新闻的时候,尤其是IPTV,慢慢地还是会做内容,这才是核心竞争力,IPTV是个渠道。在大数据新闻有个选题策划、数据的采集、筛选、整合、可视化、读者的反馈,简单来说在最早浏览网页的时候,会提示你是今天第几个浏览用户。这样一个简单的数据,让新闻的读者有参与感,证明来过。这样带给他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包括所有的选题数据要用数据分析的方式去做。

  做视频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们有能力,只要有核心内容的时,是可以超过互联网的。我们跟互联网全部的人在争夺同样的关注度和流量,如果把视频做得好,会降低别的内容访问量。视频在将来有最大的关注度,前提是要把内容做好。

  

3.png

 

  同样的,做数据分析还有一个典型的方法,都在说推荐、内容,在我看来内容和应用同样重要,智能带来简单化。在座的各位有很多是电视机厂商,但是没有人思考什么是智能。希望白天声音大一点,晚上声音小一点,但是从来没有一个硬件厂商满足我的需求。智能带来的推荐无非是把内容与用户进行精准的匹配,它给用户带来的是简单,就像洗衣机一样,让用户节省时间出来。同样在所有的IPTV和OTT中,我出去做咨询时,提出一个问题,只要电视机一打开,总会放个频道给我。现在的IPTV、OTT一打开,还要我遥控选择。智能的方向在哪里,很多的细节需要处理。

  大数据的应用效果如何?社会效应是什么?要考虑舆情分析,还有研究者做了GDP的预测,人员的流动性怎样,春节的时候收视率和平时的收视率、开机率的差别,像统计局一样,分析人口流动的趋势,还有媒体的覆盖深度。现在想通过数据分析的方式在IPTV、OTT在视频运营的时候,有个重新的演绎。我个人喜欢做研究,大数据是生产力的提升,它能提升用户的体验。

  未来大数据的工作更宏观一点,强化大数据技术产品研发,促进行业大数据应用的发展,加快产业的主体培育,完善大数据产业化的支撑体系。发布的数据一定要公正、准确、没有偏颇。

  小结:大数据能够促进供给侧改革,如果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的收看率是0%,为何沉默?如果沉默了就踢出去。把需要的提供给用户留下就可以了。决策需要调整,做法有利于目标就继续这样做,如果得到了相反的结果就要调整运营策略。我们每一次分析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追求最大的利益,有的时候追求传播力。所有未来用一个数据标准把数据统一起来很关键。大数据的汇集平台在技术上很好解决,但是问题在于大家舍不舍得把数据贡献出来,贡献出来了以后大家如何合作、共赢,形成联盟,现在都在探讨中。利用大数据能够提升广电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各个省在做OTT也好、IPTV也好,分享合作共赢才是要追求的。

 

  感谢各位!

责任编辑:庞梦婕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