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论道】酷开封保成: OTT的青春期
流媒体网| 2016-10-14

   【流媒体网】消息:10月13日-14日,以“智屏·互联,大‘视’所趋”为主题的流媒体网第十二届电视新媒体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随着家庭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新一代客厅经济衍生;随着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加速,产业的变革充满了变化。2016对互联网电视而言,既是政策回归下的重振,也是走向家庭互联网的新起点。我们期望通过本次分论坛,探求互联网电视的商业机遇和破局良方,就OTT+、家庭技术趋势、产业跨界合作、运营模式创新、业态开发拓展等方面展开讨论,毕竟,电视+互联网时代已至,视不可挡。

  10月14日下午,在“OTT的商业新机会、新破局”论坛上,深圳市酷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封保成做了主题为《OTT的青春期》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封保成550.png

  近三年OTT非常火热,在我看来OTT还是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有几个特点:非常盲动、非常好奇,所以在近三年当中有很多企业云起云落,可能三年前你见到的200多家现在所剩无几。时间比较宝贵,今天重点讲一下酷开OTT九大业务中心当中已经实现的四个变现方向。现在能够实现大规模变现的分别是影业、广告、大屏购物、应用分发。今天重点讲前三种。

  多要素共同驱动 大屏生态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2016年最新的统计,中国已经是全世界第二大互联网市场,网民占比30%多,家庭覆盖率在直线上升。这个很像当年手机的爆发点,手机达到43%的市场占有率时开始疯狂的发展,现在整个OTT行业达到45%的覆盖率,OTT的爆发点应该是在明年。

  

图片5.png

 

  2013年截止到现在四年的努力下,OTT行业达到了40%多的覆盖率,这种情况下整体的覆盖特点集中在几个方向。移动端是小屏,清晰度受限,同时具有私密性,但是OTT则更加大屏化、高清化,具有开放性。

  平台、内容、技术三大元素对于OTT的快速发展具有很大的驱动作用。

  平台,更加聚焦、稳定、具有黏性。从稳定来说,一台手机平均更换时长最多是2年,电视置换率最多是7年,电视在家庭中心是更具有稳定性的。从场景的聚焦来看,移动端的APP现在有100万+应用,电视上现在有1万+应用,这样用户的体验会更加优质、到位。以周留存率来看,视频的留存率在移动端是14.8%,但在电视端的留存率是23.7%。游戏方面来看,移动端的留存率是9.5%,电视端的留存率达到11.5%,整体来看电视的黏性更高。

  内容,有优质海量的资源,有大屏展现的形式,几乎现在能够囊括的电视剧、电影、体育、动漫、综艺,无论是移动端、PC端还是国内和国外的资源,覆盖率达到87%以上,这个已经是高覆盖率了,当时我们计算过,几乎现在把电视端能看到的视频资源24小时不停观看得看120年,完全可以满足大屏观看影视内容的需求。针对OTT的大屏来看,弥补了传统电视很多的不足,包括独家的自治剧、电影、动漫、体育节目,之前看电视的时候属于被动式的交互,内容非常单一,现在OTT电视充分弥补了传统电视资源的不足。

  技术,电视是客厅经济的载体,可以实现内容的三端打通,获取家庭设备的拓展,用户活跃模型,大数据的千人千面更加详细,可以通过特殊的技术识别家庭智能终端,Pad、电脑、手机、电视、机顶盒、IPTV盒子跟电视进行的交互行为。OTT端覆盖用户2.88亿,9011万台激活终端,海量用户价值有待挖掘。

  半年骤变 互联网行为完美逆袭

  影视发展方向,根据日活看,在2020年可以达到1.47亿台的日活用户终端数,这一块快速增长也是非常明显的,今年1月份到7月份传统电视和OTT智能电视的对比,大家可以明显看到,5月、6月、7月OTT电视观影的用户行为和活跃度已经高过传统电视的观影行为。分析了一下现在互联网电视相关应用和用户行为的分配,目前看到的是85%还是以视频类占主导,同时生活类的占38%。近三年积攒的大屏观影行为,用户标签达到将近3万个。从观影时长、次日留存、七日留存,甚至更多应用的分配,还有活动轨迹都进行了大量的分析。

  影视来看,OTT互联网电视分为两类,一类是Launcher级别做的影视内容,一类是独立的APK,从活跃和使用时长、黏性来看,Launcher是超过独立APK的,从日活、日均使用时长来看,Launcher对影视运营有极大帮助。

  传统电视和互联网电视观影习惯的时长对比,传统电视使用时长4.18小时,互联网电视达到5个小时。从电视台和互联网电视视频的使用行为和特点来看,电视台TOP 3江苏卫视、东方卫视、湖南卫视,占了中国电视台的14%,影视方面,OTT视频TOP3占整个电视视频的53%,更加聚焦。传统电视台TOP 3现在日活终端数1632万,日均时长1.2小时。OTT视频TOP 3日活达到1765万台,日均时长3.2小时。可以看到OTT视频的黏性和日活是更胜一筹的。影视观影行为,创维、海信、TCL一年的收入在1个亿左右。

  

图片6.png

 

  OTT视频购物更适合互联网电视运营

  广告模式,通过对用户行为趋势的分析,不同时间段、不同日期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到整个OTT行业开机覆盖用户数日活1.53亿。这里有很有趣的数字分析,传统电视方面两口之家以上的覆盖人群占了98%,OTT覆盖人群中未婚人群占51%,两口之家以上的占70%,传统电视在单位家庭人口数上占绝对优势。电视媒体更符合家庭消耗品的调性。年龄段来看,智能电视在年轻人当中的普及率胜于传统电视,年轻人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受教育程度来看,视频网站与智能电视受众接受程度对比,OTT覆盖的受教育人群远超传统电视。

  以广告来说OTT具备四个特点,更好的画质、音效,更丰富的互联网家庭展现,更强势的观看机制,更精准投放及效果投放。

  这是一些广告形式,开机广告、屏保广告、应用启动广告、主题广告、视频暂停、主UI入口广告、点播弹窗广告,广告形式更加丰富、精准、多元化。广告的规模这两年发展的也是非常好,广告净利润是高标准化,今年几家互联网电视厂商的KPI能实现的净利润收入是5000万到1个亿。同时也呈现出了第三种方式——购物,购物现在在互联网电视这块也有很大的体量,去年都是集中在图文的方式,当时大家认为电视购物应该是把PC端和移动端图文的方式平移到OTT电视或者IPTV,但是经过一年多的校验,现在可以得出结论,OTT视频购物更加适合OTT互联网电视的运营。2015年将近2亿的规模,今年可以达到8个亿,明年可以达到20个亿。人群也是非常有趣,原先大家都认为,智能电视、盒子电视覆盖的人群是25岁到35岁,经过一年半的校验,发现真正坐在智能电视面前的大屏购物群体是35岁到65岁的人群,并且60%都是女性。客单价集中在600到1000不等。未来大屏购物的方式和趋势是希望满足家庭所有人员,但毕竟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年轻人现在热衷于大屏购物的还是比较少的,还没有形成这个习惯,大部分购物还是基于移动端

  我们也从17个消费品类中筛选出来最受欢迎的品类,家电类占26%,家居家装类占20%,厨房用品占19%,食品酒水占12%,个护彩妆占8%,数码产品占5%,这是真实有效的数据,也是上规模之后分析跟踪以及明年后年深耕细作的方向。

  

图片7.png

 

  目前可以实现的两种方式,包括分时间段进行购物的投放和更新和分区域进行购物的推送和发展,说到地域性,去年东方CJ购物营业额是95.5个亿,这是非常有地方属性的,集中在上海、浙江这一带,并没有全国大规模发展,以后再延伸O2O是更好的方式。

  基于电视购物也有一些比较新的模式,除了视频购物以外,现在衍生出来的边看边购或者叫同款购也是比较新颖的。基于现在电视购物的规模,我们觉得将来这一块绝对也是很好的发展方向,到2018年应该可以达到560亿的规模,希望实现的规模收益至少是千万级净利润的,毕竟现在OTT是多元化的,还处于青春期,有很多想法,也有很多人碰了一鼻子灰,我们把已经实现的、确认走得通、正在直线攀升的路做了梳理。

  以上是跟大家的分享。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刘雅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