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论道】深圳游视吴宗沅:VR+应用
流媒体网| 2016-05-31

  【流媒体网】消息:5月19-20日,由流媒体网主办的主题为“智时代、大视野、新视觉”的融合电视、智慧家庭--行业论道峰会在重庆举行。

  资本助力产业,产业如何说服资本。大技术时代,他们能否带来产业的变革,和产业的结合点又在哪里?如何爆发?资本眼中的大技术,大时代将会如何?尽在资本论坛。

  5月20日下午,在主题为“VR/AR与资本的碰撞”的论坛上,深圳游视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吴宗沅做了题为《VR+应用》的演讲。

  吴宗沅:我们公司接触虚拟现实行业在中国属于比较早的。2013年,我们在中科院激光所有一个关于登月月球漫步的项目组,当听到脸书收购的消息,所里领导非常振奋,决定将这个项目组作为一个公司独立运营。

        专注光学系统设计和传感器数据融合

        这一两年来,我们专注于基础技术上的研发和开发,做了一些应用型产品。去年10月份,我们发布了一款套装,这个套装与其他产品是有区别的,比如只有一个眼镜,没有内容,同时又有内容生成的工具。今年我们又发布了基于空间技术的定位追踪系统,并在本月初,应用我们的空间定位追踪技术在深圳做了一件体验馆。

  从眼镜、相机,到VR体验馆核心的设备,作为技术根源来说,我们公司一直是专注于光学系统设计和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研发团队。

  国内产品大多在做输出端

  虚拟现实技术不是很新鲜的技术,最早在50、60年代就有了技术理论,70、80年代得到应用。为什么在2013、2014年才慢慢进入,站在风口,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因为CPU相关硬件基础达到了可以民用的级别。

  虚拟现实的本质是沉浸感,可以这样理解,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PC,还是移动互联网,本质传递的是信息流。VR技术出现,相当于是在原先信息流的基础上叠加了一个空间的体验。从技术层面上看,一个完整的VR体验应该具备:输入、处理、输出。只有具备了这三点,才有好的体验。

  从技术难点上区分这三个部分:输入包括空间定位、定位追踪、交互和一些内容制作;处理偏向于芯片、游戏引擎级别、大的数据传输方面;输出主要倾向于视觉、听觉和身体的感觉。

        这三大块,最难的是处理。目前国内基本上没有公司在做处理,都是国外的型芯片厂和大型游戏引擎公司在做。大家能看到一些产品形态,比如眼镜盒子,商场里的体验设备,其实是集中在输出端。

        三大块中最简单的是输出。无论是做相机、眼镜、空间定位,都是围绕在输入端做一些研发和应用的探索。

  这是去年10月发布的产品,整套设备基于光学系统设计和传感器的技术融合。

  这套产品最核心的部分是VR相机,它有几个亮点:在芯片级做到双目视频,通过APP分享内容。这套产品在相机的基础上做了升级,通过USB可以做到实时视频流输入。

        VR+的应用

  基于视觉空间体验,我们的相机、眼镜产品目前可以落地的应用场景,最经典的就是租房看房。目前房地产行业的看房体验有两种:一、针对某个开发商即将开售的楼盘做特定场景,这是非常大的工程,消费者可以在租房业务方面获得一些体验。

        一个业务员带客人看多少套房子才能完成一个租房订单?假如能够快速生成,不用带客人到现场,事前用相机把房子的情况拍下来,会提高成交的效率。

        在无人机方面,因为拥有双目立体的效果,可以产生类似于上帝视角的玩法。还有情趣方面的市场。目前海外有专业内容视频内容制作团队做相关视频,我们这个相机则可以把一些原先需要专业团队做的事情用户化。

  今年我们做了一个整体线下VR体验馆的方案。这个体验馆是一个光学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针对VR体验馆研发的光学定位追踪,而不是目前一些体验馆采用的影视行业常用的动捕方案。虽然在技术层面上有相似,但我们可以做到10微秒的延时,做到大范围的空间行走,最终会做成单元级的拓展方式,以5米×5米的规格不断去拓展。

  今年5月底,我在深圳参加了两天活动,在当地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们这套VR设备的体验特点就是免调试,只要提前一个小时去安装就可以使用。欢迎大家来深圳体验。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蔡庆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