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论道】华数传媒宋军:运营商视频业务的梦想与翅膀
流媒体网| 2016-05-27

   【流媒体网】消息:5月19-20日,由流媒体网主办的主题为“智时代、大视野、新视觉”的融合电视、智慧家庭--行业论道峰会在重庆举行。

  2015年的OTT,经历着政策和商业模式的双重考验,也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2016年形成产业的突破,迎接更好的发展,无疑需要OTT产业各方更紧密的协同、合作。OTT+产业,形成在多元趋势下的共荣机遇。

  5月20日下午,在主题为“OTT+ 多元趋势下的共荣机遇 ”的分论坛上,华数传媒全国营销中心运营商业务总监宋军做了主题为《运营商视频业务的梦想与翅膀》的演讲。

华数宋军_副本.jpg

  宋军:谢谢樊总,也感谢流媒体,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各位行业同仁们一起聊一聊华数对于运营商电视业务的一些理解。因为我在华数是负责运营商业务,所以其实对整个运营商业务应该说更有一些感情在里面。其实从整个电视业务上面来讲,现在我们分成两条线,一条在2B上,一条在2C上,2B主要是和运营商的合作,2C主要是大众的业务。虽然OTT非常热闹,我记得流媒体网大概有两三到年一直在讲OTT如何,包括今天早上老段讲OTT再不创新就要老了。但是真正的从OTT上面找到一个稳定的、长久的现实的现金流其实还是蛮难的,真正的还在运营商上面,所以我们也在逐渐理解和回归到怎么样做电视业务,来做运营商业务,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想法。

  我们来看一看目前运营商的电视业务他们在想什么。今天早上主会场联通的董大武总讲完他自己的构想以后,我跟他有一个单独的交流和请教,我给跟他提了,未来在整个运营商上面两大角色。我认为第一大角色就是运营商基础网络部分,第二大角色不管叫牌照方也好,叫内容整合方也好,或者内容提供方也好,就是内容方。我非常同意他的想法,运营商要做的是基础、网络架构以及能力,我们要做的其实是基于本质的运营,大概只有这两部分能力的结合最终我们才能在运营商这个市场上去做一些事情。当然,这也是我们未来在推导所谓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之间的分工,很多内容提供商在广电就觉得既然我有牌照,我有证,那就全部可以做。很多运营商可能也是这样考虑,既然通道是我的,终端是我的,那我也可以全部都做。事实上这两方面问题出现问题都是因为不清晰,大家觉得自己能做的很多,但是真正能做的其实不多。

  我们来看一看运营商去年和今年的一些数据,作为做广电的我,我看到这个数据是感觉非常触目惊心的。我一直跟广电讲,2016年可能真正是视频的拐点,大家可以看这一组数据,中国联通的数据,1100万加上2016年的1500万,也就是2600万。中国电信的数据,2015年4100万,到2016年2500万,这里就有6600万。再看中国移动1000万的魔百和,加上1500万,总共2500万,大概就是这样的视频规模。而广电呢,我在这里给大家报告一个数据,广电经过改造,广电网络是2.45亿,而这2.45亿里面大约有4500万-5000万左右是双向互动业务。而1.1亿是全双向交互的,所以我认为2016年是真正拐点的到来,整个运营商在视频的业务完全覆盖广电。在这个拐点当中其实运营商也在思索,我们也在思索,就是我刚才讲的,广电的定位和运营商的定位到底在哪里?到底怎么分工?到底怎么样把这件事情做下去?

  广电从广电自己的角度来讲它可能有优势,比如所谓媒体经验,所谓运营的经验,所谓视频的经验等等。的确,这些经验在运营商要重新建立整个团队我觉得还是相当困难,不是说建立不了,而是需要时间。而现在是不是给了运营商这个时间呢?我觉得未必。不仅两大体系之间的竞争,同时还有一个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刚才几组数据大家可以看出来,三大运营商对于视频领域的诉求、企图心是非常大的。而且从整个宽带中国发展来看,这么大的宽带不做视频没有道理。前几天我们和阿里的人在沟通的时候,阿里现在非常关注所谓的视频电商,很多业务形态都会往视频业务上转,在图片、文字和视频当中视频的信息量最大,所以有人一定会接受它的模式。

  那么到底从内容供应商的角度如何和运营商去做配合呢?我们提出了一个想法,并且也实践了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大概是去年的时候我们提出来,那就是“从用户竞争到用户运营”。这是什么概念呢,不仅是从广电和运营商这两个体系去理解,同时也是从我们自己对产品以及对产品延伸以外的方向去理解。以前我们总是讲内容为王、渠道为王,是从自己优势的部分去看我怎么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在去年的时候其实我们做了一个转变,整个把我们中心转到用户这边去,运营的理论上讲看起来是媒资,其实是用户,如果不从用户角度去理解这件事情,未来整个运营方向是会走偏的。所以我们也提出了所谓运营商电视业务的新视化这样一个概念,下面具体跟大家分享一下。

华数1.png

  第一个就是平台媒体化。现在整个运营商在TV端的产品逐渐的已经接受了所谓的平台媒体化,因为运营商整个的序列下来唯有电视这个产品他们觉得不太像产品,运营商的产品非常强,宽带是一个怎样的产品,数据是一个怎么样的产品,移动流量是一个怎么样的产品,包括终端是怎么样的产品,但是唯独对这个产品,我们一直与运营商沟通,这是媒体还是产品,大家磨合了很久,他们最后也认为它的确是产品,但是是媒体化的产品,所谓它的多样性、开放性是必须在这个产品当中植入的,所谓这个产品具有媒体化特征是在不断变化的一个产品,它不是一个运营商固有的比如宽带产品或者流量产品,这个概念还是不太一样。所以我们去看,既然我们把它定义在媒体化上,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更开放的平台,从原来所谓的影视的内容到现在所谓的聚合的内容,包括这些内容未来在运营上推广也好,包括T2O的方式也好,包括用户自己上传的UGC内容也好,实际上都应该在这样一个平台当中去体现,这个平均本身是一个动态,它没有一个所谓的规范,只存在于今天这个时间点是不是对。其实从运营角度说,华数做了这么多年运营,我们觉得运营是一个活的,我不认为我有什么运营经验,只是我在这一个时点当中我对运营的理解是不是符合用户的需求,如果是,可能我现在这个时点的运营是对的,我们是这样去理解这件事情。大家可以看我们后面UGC的一些内容,用户上传的一些内容,包括用户使用线下的内容,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有超级英雄滑雪,有一个线下活动,用户把这个活动包装了再传到平台上,其实这种方式更接近于用户现在的相互。我们做了一个陕西华数TV做的小视频,这是一个线上活动延展到线下,然后再由线下返回线上形成的一个内容。我们也希望在这些运营过程当中产生的用户自己的真正想要的一些东西,所以这个开放的平台不仅是说我做一些聚合让更多的一些内容商进来,我们认为已经不完全基于这样一个概念,而是在这个概念当中更深入的一些想法和一些实践。

  第二个是我们传统的所谓聚合内容。之前整个在内容聚合过程中其实我们是以所谓的购买、分销为主,但是从前年开始,整个大的内容聚合,包括在平台上的共享,目前这个生态圈我想每个供应商都在做,你自己内容不够,没有办法穷尽整个互联网的产物。包括像乐视体育,沙发院线、恰恰舞广场也好,所有内容怎么聚合在平台上,最终形成一个分享机制,这也是我们把媒体平台化当中作为很重要的工作来做。

  第三个就是推广资源如何媒体化,其实推广资源以前我们在整个运营过程中把线上和线下实际分得很清楚的,所谓线上要做一些产品性的,线下要做一些推广性的。实际上在运营过程中我们认为整个线上和线下以及推广资源其实也是媒体的一个部分,我们现在是用这样的理论去做的,包括我们线上资源去置换一些商场落地资源也好,包括我们用一些贴片方式聚合一些媒资资源,包括我们用线上其他屏其他网,比如说联合报名、联合参赛这样方式来聚合内容也好。目前做下来,我们认为这样一个开放共享平台实际还是比较可行的,不仅是原来一种模式你到我平台上来我给你分成,那种模式更单一了,现在就是你有什么需求、我平台可以提供给你什么需求,这才是平台媒体化的本质,媒体化并不是说马上变现,而是说我满足你自己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T2O的互联网,我们主要和天猫国际购物有一个比较大的合作,包括天猫国际会对为你这个屏做一些特别的活动,从电视购物的角度切进去。

华数2.png

  第四个就是用户的粉丝化。其实粉丝化更互联网的一些说法,我们最早是在B2C市场推用户粉丝化,就是樊总那个部门一直在做。从目前来看2B市场用户粉丝化已经变得很重要了,我今天早上还跟几位大佬们谈到几个数,现在假设说有1亿用户的话,理论上真正的激活用户可能不会超过78%,这个数据是比较准的,是在大数据里面筛出来的,就是大概有22%已经走掉了。在78%里面运营商用户真正活跃的大概还需要乘上60%,这个数字可能又少掉一部分,真正愿意为此付费的可能还得再乘上30%,所以最后真实业务的用户基础其实是很小的。但是用什么方法能够让用户从开机到点播时长、点播率一直到转化为增值业务的付费他能够比较层层叠进呢,我们提出来的概念就是用户必须要用2C方式去做粉丝化的处理。粉丝化其实是一个系列过程,最早我们做的电视专题线上活动的方式,后面实际上从公众微信号、线下活动,线下活动连接到线上的活动,包括各地落地的一些明星见面会,一些娱乐节目、体育节目,从用户的体验逐渐到口碑效应,逐渐到年度的提升,我们提出来在线上最传统的一部分用脉冲式的方式去做。所谓脉冲是什么呢?我们提出一个方法叫周周有活动,它不是一个非常大的活动,但是只要你在我这个电视上,你就有积分,你就可兑换,每周必然有活动。我们希望在线上的部分一定是脉冲式的,在线下的部分一定是拳头型的,要么不做,要做的话最重要把它转化成媒资,最终要把它转化成粉丝,最重要形成我新的媒资的活动。包括建立整体的会员体系以及会员权益,这其实是像2C市场学习的,虽然在2B市场做这部分比较困难,因为运营商有很多自己的会员方式,但是如果说一旦我们建构了整个会员体制以及会员权益的话,会员的增长率我会在后面用数据来分享它是非常显然意见的。我们把粉丝分层几个等级,根据签到数,根据点击时长以及购买等等对用户做分级,使得用户在你里面有痕迹,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积累它的信誉度,建立这样一个从用户到粉丝的转化体系。包括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每次推出来的一些内容和现在线上的一些内容去做匹配。

  我们有线上周周乐,刚才提到这个概念,线上周周乐希望做成脉冲式,天天有、时时有,这就是线上脉冲式的周周乐活动当时的一个案例的数据,大家可以看到,从1万多提到3万多、4万多,这样一个活动配合一个好的媒资大概有三到四倍的对媒资的活跃度。

  第三个就是运营数据化。这件事情其实不光是我们和运营商市场在做,前一段时间我和奈非一些专家聊到整个运营数据的一些想法,我也看了他们一些产品,我也很震撼。我们目前还在研究怎么做,入口到底给谁,我们怎么样省去一些页面使得用户更方便。我看到奈非一些产品它没有页面,什么都没有,就直接一键到点播页面。他们的理念就是我给用户推荐的不是所谓的产品,我给用户推荐的是内容,所以我希望用户用最最简单的方式能够看到内容,所以它内容全部是杂陈的,但是当会员登陆进去看到第一个内容一定是你特别想看的。

  是什么才使得它能做到这样的?大数据,非常多所有点击记录,给我一个盒子,我家里去体验它,它马上在微信当中告诉我你现在在看什么,看了多久退出来,这个数据可以监测到每一个帐户,注意,不是每一个用户。就是说这个盒子当中有一个帐户可能是我的,有一个帐户可能是我太太的,有一个帐户是我小孩的,这三个帐户都不一样,对它来讲,一个盒子进去,一个人都有他的一键播放,这个我们看到其实非常震撼,也非常羡慕,华数也在做基于视频的大数据研究,在这里大致给大家汇报一下华数大数据可视化结果。一个是水晶球的数据,主要是看目前整个内容推荐,还有就是互联网电视推荐,是内容榜单,收视罗盘、数据可视化,以及相关分析,现在也出一些定期报告,从而使得在营销策略分析、产品的年度以及产品采购方向作出一些比较正确的指导,使得最终能够做到客户还原,目前我们还做不到每一个帐号的运营,但是我们可以做到每一个盒子的运营。

华数3.png 

  这是我们大数据的水晶球,我们一直在提颗粒度不够是什么呢?它还是以大类来分的,按道理这个大类我们下面已经有规划它可以做成无数小的颗粒,从而更精准。但是就是这样一些大类使得我们目前水平在EP级的排列上,在门户推荐上已经受益匪浅。其实最初我们也很迷茫,到底这个好不好,大概投电视剧的时候看吴秀波演的可能大概会好,原来是这样。但是现在不是,现在是根据收视,演员的热度,导演的热度,编剧的热度,以及投资方的热度这些综合数据最后来评估我们要不要去投资一部影视剧,所以大数据能力还是非常大。

  这是每天的榜单,我们叫阿拉丁推荐,主要是内容关联推荐,之前是手工加上电视小秘书的概念,其实还是基于人工推荐的底子,但是目前用整个阿拉丁推荐之后,我们整个推荐捕获成功率提高了三到四倍,基本上我们能判断出目前盒子的使用者他喜欢的类型,他看完这个之后未来会不会喜欢别的。我们目前阿拉丁推荐在做大的数据库梳理,我们希望直播、点播这两大平台全部打通,从直播能够一步到点,从电播一步到直播,都是基于整个电子节目单以及内容推荐,这块可能我们还是在研发过程中,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方向。

  这是大数据的标签应用。比如说缴费服务,和投诉、报单都联系起来,假设用户今天因为没有缴费停机,什么时候做的投诉,投诉的激烈程度,可以从大数据数据当中体现出来。有了这个数据就可以采取不同方式,比如说推荐预存方式,我们讲大数据不光是产品的大数据,也是运营体系的大数据。

  第四个就是运营本地化。为什么要讲这个呢,后面我们会看到,第一个就是华数本身有优势,目前我们和广电基本上除了海南、西藏、台湾其他都有合作,每个省都有我们省的本地团队,包括我们区域以及产品、技术其实都是落在本地去的,其实我们可以更深刻的去理解本地市场,也能够更深刻为本地运营商量身订作一些服务。比如才举的线上线下例子都是基于本地来做的。第二个就是内容本地化能带来个性化营销一些机会,比如在在杭州有国际动漫节,其他地方有旅游节、草莓音乐节等各种方式可以根据本地区量身订作的产品。第三个就是三位一体的精准定位,运营商其实有大量数据,这个数据理论上讲我认为是最精准的,它能够明确知道在整个信息消费当中某一个用户、某一个点、某一个时间他到底用了多少;第二个就是我们数据其实对于视频消费是非常精准的,就像奈非一样准确知道某一个用户点了什么片,他有什么偏好,他喜欢什么,他家里家庭结构是什么。如果6点经常有儿童的片,基本上可以确定家里有小孩,大概小孩年龄是怎么样;第三方数据其实来源于尼尔森的,我们有一家合资公司,尼尔森一些大数据的推荐。我们目前想在运营商体系做这样一个测试,如何把这三方数据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变现,运营商数据现在无法变现,如果完全依托于运营商作为运营提供方也无法把数据变现,作为尼尔森这样公司它也无法把它的数据变现。我们认为,如果有把这个数据最终挖掘出来,我们这个测试在今年下半年能成功的话这可能是一个比较颠覆性的模式。

  所以,总体来看,我们提出来从用户端去看整体运营的概念,包括平台媒体化、用户粉丝化、营销本地化以及大数据化这四个概念,也是借今天这样一个平台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也能够在整个过程当中,在我们整个实践过程中给我们多提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我们相信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在这样一个大屏时代我们一定可以共赢,一定可以共创未来,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赵丽娜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