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加强版限娱令
林起劲| 中广互联| 2013-11-04

    【流媒体网】摘要:“新版限娱令”实际上降低了市场化竞争门槛。因此,在未来的2-3年内“限娱令”如何跟随实际市场需求加以调整和放松,将是电视媒体市场的发展关键。



  “新版限娱令”主要内容

  10月底,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上星综合屏到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被业界成为“加强版限娱令”。以下是“通知”重要规定。

  (1)2014年上星综合品频道,新闻、经济、文化、科教、生活、服务、动画和少儿记录片、对农等公益性的节目的播出时长,每周是平均不少于30%,其中平均每天早晨6点至次日1点之间,要至少播出30分钟的国产纪录片,平均每天早晨8点到晚上9点半之间,至少要播出30分钟的国产动画片或者少儿节目,道德建设类的节目需要安排在早晨6点到晚上12点之间播出。

  (2)总局将对原创性节目的在节目备案进入黄金时段,各类评优评奖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各卫视综合频道每年播出新引进的境外版权模式的节目不得超过一个,当年不得安排在晚上7点半至10点之间播出。

  (3)总局将对同质化扎堆播出的各类节目进行宏观调控,歌唱类选拔节目需报广电总局批准并严格管理,每季度总局将通过评议会择优选择一档节目安排在黄金时段播出,其余不得安排在晚上的7点半-晚上10点半之间播出。

  (4)总局还会对电视晚会进行调控,原则上重要节假日期间每一天不超过三台,对于未经批准的电视晚会和节庆的演出不得安排播出和宣传报道。

  (5)备案制度及年报制度凡拟在2014年1月1日起每天任何时段播出的新闻类、道德建设类、歌唱选拔类、晚会类、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需要提前两个月申报备案。自2013年起,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须在每年年末向总局提交本频道落实各项管理规定、履行社会责任的年度报告,内容包括完成《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外界所称“限娱令”)以及本《通知》等文件中各项规定、指标具体情况。

  总局“加强版限娱令”解读

  从歌唱类节目到亲子类节目

  电视台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关于新令的讨论案一个多月以前就已经下达到卫视,各台都已经开始研发新的节目了。从之前已经公布的卫视2014年节目单可以看出明年节目类型化非常丰富,唱歌节目并不多。受影响最大的是少数一线卫视,特别是湖南台要在“快男”、“快女”和《我是歌手》中择一进黄金档。而湖南卫视在日前举办的广告招商会中已经明确表态“将于明年举办《我是歌手》第二季,而且有望调整到黄金档播出”。

  另外,行业人士表示:文件中虽然规定“每季度总局通过评议会择优选择一档歌唱类选拔节目安排在黄金时段播出,其余不得安排在19:30-22:30之间播出。”但这并不代表,其他的歌唱类节目就可以在22:30以后播出。该知情人透露,其实总局全年只给了卫视四个歌唱节目名额,如此一来,湖南卫视即便想把《快乐女声》或《快乐男声》押后到22:30也没有可能了。

  迄今为止最优质的歌唱类节目《中国好声音》,无论从话题性、人气还是口碑都堪称“优质”,也基本确定了明年的一个名额。倘若以此为标准,收视和口碑均不俗的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或许能保住身家,而最后一个名额将要在江苏卫视《全能星战》(在线观看)、北京卫视《最美和声》、安徽卫视《我为歌狂》、湖北卫视《我的中国星》中诞生,可以预见他们之间的竞争将相当激烈。

[NextPage]  不管怎样,选秀歌手满屏乱飞的景象可以消失了。行业人士表示:“二、三线卫视做歌唱类节目深知收视率比不过一线卫视,现在他们可以放心地去找其他节目类型做了。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出来之后带给大家很多思考,户外真人秀也可以成功,益智类、美食类呢?在英国,美食节目《地狱厨房》收视率很高的。以前国内制作人认为户外真人秀收视率不会超过1个点,《爸爸去哪儿》刷新了大家的理念,以后可能很多台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做。比如四川台会推出《两天一夜》,韩国还有个户外军事真人秀 《真正的男人》也卖给了国内。

  在这种情况下,广电总局“卫视每年新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1个”的要求,会使强势卫视台在节目模式引进时将更加慎重,更加注重本土化“校正”与创新。因此,可以预见,具有内在发展愿望的地方卫视将进一步加强自主研发,而联合国外先进制作机构共同研发适合国内的新节目或许也是规避引进的有效方式。

  但就短期而言,在缺乏“优胜劣汰”市场机制的情况下,上述书面限制对于二三线卫视电视节目大范围模仿国外的状况,未必有本质改善,反倒有可能让卫视从“偷梁换柱”式的移植,转入“不动声色“的模仿乃至粗制劣造。因此,地方卫视在某些非歌唱类节目上扎堆的情况依然可能发生。

  从目前各大卫视曝光的2014年综艺节目单来看,全国的卫视将有24档亲子节目上档:《家有儿女》、《我猜我宝贝》、《爸爸你好吗》、《辣妈学院》、《花样爷爷》、《因爱而 生》、《萌宠成长记》、《爸爸请回答》、《改造熊孩子》、《宝贝看你的》、《中国新生代》……江苏、浙江、湖南、贵州、湖北等多家卫视都扎堆在亲子类节目。唯一的区别是一线卫视请来明星当主演,而二三线卫视同类节目的主角是草根。这种跟风情况的出现,像极了去年《中国好声音》的走红而引发的跟 风潮。某三线卫视今年举办歌唱节目时,节目组就曾向记者吐槽:“所有卫视都搞选秀节目,收视率无所谓,关键是要证明我们也跟上了潮流,不落人后。”

  对于这种情况,资深电视人王先生对重庆晚报记者分析道:“《爸爸去哪儿》不是亲子类节目的成功,而是这种户外真人秀模式的成功。以前的户外节目都是小成本制作,湖南卫视开启了一个新的模式,就是大投入,只有大投入才能有高的回报。”

  可见,“新版限娱令”实际上降低了市场化竞争门槛。因此,在未来的2-3年内“限娱令”如何跟随实际市场需求加以调整和放松,将是电视媒体市场的发展关键。

  公益传播

  而对于动画片及纪录片的播放要求,显然是对国内上游制作领域的扶持;也是对电视台公益传播的要求。

  一位电视台人士表示,“加强版限娱令”对播出动画片的要求不一定会促进国产动画的发展。很多卫视之前几乎没播出过动画片,因此会有一定的需求量,但其实各个电视台的地面频道都会有一定量的动画片储备量,因此,节目储备并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目前动画片领域杂乱的政策举措衍生了大量的低水平内容传播。

  “电视台通常会把动画片放在《新闻联播》之前的 17:30-18:30,而这个时段收视率是很低的”,“电视台不指望动画片为频道带来多少收视率。电视台可能会选择播便宜的动画片,要么自己去做,成本差不多。好的动画片并不会受到疯抢。”而某国内一线动画制作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电视台会找各种片子来塞时间,大量粗制滥造的国产动画片根本不需要电视台给钱,只要你播就行了,它们可以回头拿着播出证明,找当地政府要补贴。这确实会养活好大一批国产动画公司,但说不上能促进产业繁荣。”

  至于国产纪录片,一般各台都会有一些储备,“台里养纪录片制作团队不是为了收视率,而是为了到各地去拿奖的。这个通知出来后有一个好处,以前做了纪录片不一定能播,以后深夜12点以后在会大量播,纪录片爱好者可以巡回着看。”

  关于30%的新闻科教文化节目播放要求,业内人士认为:“以后深夜12点之后会看到大量人文社会类节目。因为黄金档肯定是给电视剧和综艺的,抢占收视率市场最基本的做法是让白天收视率往前冲。比如很多台白天播出《喜羊羊》、《爱情公寓》等强收视节目。所以规定要播出的30%新闻、科教、文化节目会放到深夜时段。

  从根本上说,央视及地方电视台虽然是以事业机构体制运作并具备各种体制内传播责任,但从根本上其更多追求的却是媒体商业利益。特别是在互联网等新媒体兴起、强势卫视崛起的情况下,其商业利益诉求越加显著。因此,广电总局以抢占舆论阵地为目标的“限娱令“和”加强版限娱令“,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从纯粹的商业媒介竞争的角度说,广电总局“限娱令“和”加强版限娱令“最大受益者或许是将娱乐进行到底的互联网媒体公司。

责任编辑:lmtwadmin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