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网】摘要:从目前上网用户行为及运营商业务行为来看,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受到移动网络接入带宽的限制,在今后一段(一至两年)时间内,以普通音视频为代表的多媒体应用、以IMS、SNS、UGC为代表的交互类应用、以浏览、邮箱、搜索为代表的传统数据类应用,依然是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三大主力军。
1、移动互联网认识
1.1 移动互联网概念
对于移动互联网,业界其实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我们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用户借助移动终端(手机、PDA、上网本)通过网络访问互联网。在国内,因为手机是移动终端上网的绝对主体,因而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多由移动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提及并加以业务应用。
移动运营商对于移动互联网的诠释一般分为两大类:
(1)传统wap业务:手机以wap方式接入运营商wap网络以及公共wap网络来使用特定的移动互联网业务。随着手机和移动网络网络的逐步发展,传统wap业务正在向符合互联网体验的web业务转变,但两者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都是以移动运营商及其服务合作方、内容合作方共同打造的“围墙花园”。
(2)互联网业务:手机或者上网本通过移动运营商接入,以net方式访问公共互联网业务。移动运营商对于互联网业务来说,只是“通道”。
1.2 移动互联网现状分析
根据CNNIC统计,截至2008年,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18亿人(按目前业务发展情况推测,至2009年底手机网民人数将突破2亿),手机上网人数占总网民比例接近40%。手机上网业务飞速发展其原因如下:
(1)移动运营商对手机上网业务的重视。作为产业链核心的运营商,一方面加强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开发,另一方面逐步下调用户手机上网资费以培养用户使用习惯。
(2)手机上网用户达到较高的数量基础,用户之间的相互影响较为明显,带动更多用户使用手机上网。
(3)无牌照手机(山寨机)在2008年发展迅速,对于手机上网的支持与低廉的购买价格,为用户手机上网提供了硬件基础。
(4)大量有吸引力内容和业务的出现,使得用户使用手机上网吸引力大幅增加。
(5)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用户手机上网消费行为产生了变化。
根据对重点上网用户的行为调查显示,网络娱乐类业务(包括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异军突起,已经成为上网用户的主要行为,传统的网络新闻、网络搜索、即时通信依然保持强劲势头,其中网络音乐以83.7%的比例独占鳌头。
|
|
中小学生 |
大学生 |
办公室职员 |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 |
总体 |
网络媒体 |
网络新闻 |
68.1% |
89.9% |
83.1% |
73.4% |
78.5% |
信息检索 |
搜索引擎 |
63.5% |
84.4% |
71.9% |
56.6% |
68.0% |
网络招聘 |
8.9% |
29.5% |
23.0% |
23.7% |
18.6% | |
网络通讯 |
电子邮件 |
52.2% |
81.4% |
60.4% |
38.9% |
56.8% |
即时通信 |
77.5% |
91.1% |
75.0% |
66.5% |
75.3% | |
网络社区 |
拥有博客 |
64.0% |
81.4% |
50.9% |
43.1% |
54.3% |
论坛/BBS |
24.1% |
55.5% |
34.6% |
17.2% |
30.7% | |
交友网站 |
16.8% |
26.0% |
20.2% |
18.2% |
19.3% | |
网络娱乐 |
网络音乐 |
86.9% |
94.0% |
83.4% |
78.2% |
83.7% |
网络视频 |
67.4% |
84.4% |
68.1% |
57.3% |
67.7% | |
网络游戏 |
69.7% |
64.2% |
60.6% |
55.5% |
62.8% | |
电子商务 |
网络购物 |
16.2% |
38.8% |
29.4% |
11.7% |
24.8% |
网上卖东西 |
2.1% |
5.2% |
4.4% |
0.8% |
3.7% | |
网上支付 |
9.6% |
30.5% |
22.4% |
7.9% |
17.6% | |
旅行预订 |
2.0% |
6.8% |
6.8% |
2.5% |
5.6% | |
其他 |
网上银行 |
7.7% |
29.9% |
25.5% |
7.4% |
19.3% |
网络炒股 |
4.7% |
4.7% |
15.5% |
4.1% |
11.4% | |
网上教育 |
16.2% |
25.6% |
17.3% |
7.8% |
16.5% |
因此,针对用户上网行为,中国三大移动运营商纷纷在传统wap业务的基础上,开发新业务及新内容,包括手机音乐、手机视频、手机搜索、手机邮箱等。
运营商 |
基础网络 |
移动互联网业务 | |
Wap/Web类业务 |
互联网业务 | ||
中国移动 |
GSM、TDSCDMA |
以“移动梦网”为代表的传统wap类业务、手机报、手机地图、手机证劵、手机阅读、139邮箱、12530音乐等 |
GPRS上网、Edge上网、3G上网 |
中国联通 |
GSM、WCDMA、宽带网络 |
以“沃”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类业务、手机报、手机搜索、手机音乐、手机电视、手机邮箱等 |
GPRS上网、3G上网 |
中国电信 |
CDMA 1X、CDMA2000、宽带网络 |
以“互联星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类业务、手机报、189邮箱、BREW、手机阅读、手机影视等 |
CDMA 1X上网、3G上网 |
2、3G时代移动互联网发展分析
提到移动互联网发展,就不能不提到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3G。3G给人们的最深刻印象的就是高速上网。但高速上网背后,隐藏着丰富的内涵:把传统互联网的多媒体应用(音频、视频)从PC搬到手机,把使多媒体业务在不同终端间共享与流转等等。
我们可以把3G理解成将移动通信与传统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那3G是否可以与移动互联网划上等号呢?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表示:“3G可以是移动互联网,但是移动互联网需要远远超过3G,3G能够在移动互联网能够找到应用的空间,但是3G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的需求。”总之,移动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一种新的生活娱乐方式,也给相关行业企业带来一种新的产业模式,其含义要比3G更丰富。3G时代真正诱人的是丰富多彩的移动多媒体服务。
[NextPage]
传统互联网的繁荣发展源自于技术、资本和商业模式三大因素的互相作用与支持。技术和资本方面都有较为成熟的方式来运作,而商业模式才是将互联网需要关注的主要因素。商业模式从根本上说还是取决于怎么把握用户需求,怎么把热门转化成盈利?怎么平衡免费和收费?越是基础性、竞争激烈的服务,就越需要降低资费甚至免费;越是个性化、用户粘性高的服务,就越有可能进行收费盈利。所以,手机上网浏览可以作为免费和营销渠道,而应用软件、即时通讯、电子媒体、音频视频等服务可以作为收费盈利的载体。
传统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对移动互联网是个很好的借鉴。3G可以作为一种有利于移动互联网更好发展、更好满足用户需求的技术,但期望移动互联网良好发展,还需要资本、尤其是商业模式的大力支持。但3G的天然优势已经让很多用户认为:3G可以比2G让移动互联网更出彩。
基于3G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1)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会形成跳跃的增长的趋势。
据IDC预测,2013年底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将由2009年的逾4.5亿翻一番多,超过10亿。IDC发表报告称,在手机、智能手机和其他无线设备普及和价格日趋下滑的推动下,未来3年内访问互联网的移动设备数量将超过10亿。IDC首席研究官表示,“过去数年上网移动设备数量呈爆炸性增长态势。上网移动设备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随着面向移动设备的应用迅速增长,未来数年用户访问互联网的方式将发生巨变,工作和生活之间的界线将更模糊。”IDC同时预测,对于移动互联网用户而言,未来增长最快的应用将是网络购物、参加网络社区、写博客。访问在线业务软件和企业电子邮件系统的应用也将迅速增长。
尤其在中国3G时代的到来,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将会形成跳跃式增长,移动互联网上用户活动与传统互联网用户相似,更多的用户将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阅读新闻、了解体育消息、下载音乐和视频、收发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消息等等。
(2),移动互联网的行业会逐步超越传统互联网行业,成为新一轮的投资热点,有很多的风险投资或者是私募基金都在寻求在互联网方面的发展,包括一些投资机构也把互联网作为下一轮投资的重点业务。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9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5%。同时,在运营商推广力度加大以及用户规模增长等利好因素驱动下,200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快速增长。3G网络的建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这样一片广阔市场对于无论是已经发展成熟的移动互联网公司还是没有进入这个领域的公司而言,都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同样也吸引了大批风投闻风而动。
2009年无疑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一年,3G时代的到来预示着手机广告市场、手机多媒体市场、内容市场的价值,技术与商业模式的成功,决定了资金的流向。因此,当3G概念股的炒作之风暂歇下来时,风投已经开始寻找那些优质企业的投资机会。中国的3G市场刚刚启动,为风投趁早投资具有潜力的企业,降低成本,控制风险,创造了条件。
(3),移动互联网在逐步扩展广告业务,实现后向收费盈利模式。
传统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创造了相对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在中国传统互联网的第一大收入来源是游戏,第二大收入来源是广告,包括搜索引擎公司,99.9%的收入都来自广告。这些模式在移动互联网上仍然会得到体现。
同时,广告业务的后向收费模式与移动运营商前向收费模式,将相当时间内共存发展,相互补充,并形成利益互换。
(4),移动互联网将沿袭传统互联网的商务模式,同时基于差异化服务的个性应用将凸显优势。
传统互联网的相对成熟的商务模式,会逐渐随着应用与服务的移动化,而被引入移动互联网范畴,并最终形成多类型用户适用的商务模式。同时,与传统互联网有所不同的是,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在内容层面的融合,在终端层面的多样性,在用户层面的多元性,将使得基于差异化服务的个性应用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优势。
(5),形成价值链共赢的合理利益分成模式是移动互联网得以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
近年来,共赢与分享的理念已经延伸到移动互联网领域中,这其中两件里程碑式的事件集中凸显了这一变化。
1)MDO平台。2008年,关于中国移动DO平台的各种消息“震动”了整个业界,DO平台的诞生意味着中国移动向传统互联网free wap网站伸出了橄榄枝,表达与之共存、共赢的意愿。
其实,中国移动推出DO平台也实属无奈,早在移动梦网推出之初,中国移动利用移动通信系统早期的封闭性,打造了一个封闭的“移动梦网”后花园。中国移动提供业务服务平台,通过接入SP并代收费达到控制各个SP行为的能力,在产业链中居主导地位。此业务模式被国内其他移动运营商广泛采纳,“围墙花园”式业务运营模式被沿用至今。
最近几年随着开放、免费互联网业务日渐强大,互联网免费浏量日渐发展,最终超过移动梦网流量。相比于移动梦网,互联网站点流量优势明显,且用户粘性更高。同时,移动梦网模式始终难以提高用户黏性,业务及流量增长缓慢。在此情况下,移动运营商再也无法坐视,中国移动率先提出DO平台的概念,开始积极参与互联网free wap流量的产业链条。
此前SP的内容只能通过接入移动梦网,由移动梦网进行推广,当用户使用业务后,移动梦网提供计费和结算。DO平台业务模式与移动梦网业务模式有本质区别,如下图所示:
DO平台将在内容产品与渠道推广间建立桥梁,实现移动、运营方、内容提供方、渠道提供方四方共赢、利益共享的局面。同时,移动将通过大幅提高内容提供方、渠道提供方的利益分成比例,为合作伙伴提供优厚条件,一改以往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DO平台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将原有的营销渠道延伸至独立WAP站点,充分发挥了运营商计费渠道的优势,DO平台模式对于传统CP/SP的吸引力显然更大。此后,移动DO平台更名为MDO。
[NextPage]
2)移动MM。2009年8月移动正式推出的Mobile Market平台,也就是被成为“MM”的应用商店平台。移动MM是另一个与移动梦网业务模式有本质不同的平台,移动MM业务是一种由个体开发者、企业实体共同参与的基于手机终端的应用软件开发与销售平台。自苹果公司推出基于iPhone手机应用软件商店的成功经验来看,全新的运营模式和丰厚的利润刺激着每一位市场参与者的神经,RIM、Palm、三星、诺基亚等知名手机厂商都纷纷推出基于各自平台的应用软件商店,两大IT巨头—微软和谷歌也先后加入这场应用软件商店的战争。中国移动MM平台包括开发者论坛、MM运营(门户)平台、MM客户端三大部分。
从目前上网用户行为及运营商业务行为来看,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受到移动网络接入带宽的限制,在今后一段(一至两年)时间内,以普通音视频为代表的多媒体应用、以IMS、SNS、UGC为代表的交互类应用、以浏览、邮箱、搜索为代表的传统数据类应用,依然是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三大主力军。但从移动运营商角度看,移动推出的MDO平台、MM平台是对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层面的思考与尝试,其本质在于重新主导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条,避免彻底沦为“管道”。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自己的应用商店。
总之,在移动互联网业务内容和形式变化不大的前提下,移动运营商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运营模式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其根本表现在将会形成传统“围墙花园”、营销渠道延伸、开发式应用商店等三箭齐发的局面。
3、结束语
思华科技一向密切关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动态与发展方向,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系统的解决方案。思华科技自主研发并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系统产品。该产品充分贯彻了思华科技科技对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的认识,同时,对运营商尝试移动互联网业务崭新的运营模式也给予了密切关注。
思华科技能够成为运营商在向移动互联网业务尝试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的十分得力的助手!
责任编辑:lmtwadmin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短剧榜单|3月美妆短剧竞逐女神节,电商品牌领跑短剧营销 2025-04-18
- [常话短说] 【破局】异业合作、跨界经营,广电自救新招式?! 2025-04-16
- 见微知著|对话张若波:多年芒果系转身微短剧得与失 2025-04-16
- [常话短说] 【解局】2025具体怎么干?多省广电给出答案! 2025-04-14
- [常话短说] 【重要信号】事关一体化电视,广电总局推进9地试点! 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