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上午好!
今天CCBN的主题是“广电视听更美好——科技创新 引领高质量发展”,在科技浪潮深刻重构媒体生态的当下,如何让广电视听更美好,实现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今天我想从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三个向度以及技术体系赋能的三重维度向大家报告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实践与思考。
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新征程中,上海广播电视台提出新闻立台、文化兴台、融合强台的核心战略,构建三个向度的变革体系。
守正创新是第一向度。我们将新闻立台视为立身之本,刀刃向内主动求变,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主责主业,突出大都市新闻视角、双循环新闻链接、融媒化新闻表达、全天候新闻制播特色,全面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价值跃迁是第二向度。我们以文化兴台为发展之源,秉持百姓视角,共情呈现、人性张力、文明底色的追求,打造精品节目与自有IP,拓展文化新样态,提升内容创新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变现力。
组织进化是第三向度。我们把融合强台作为鼎新之要,布局SMG in AI主攻方向,锻造新质生产力、抢占视听新赛道、链接城市新消费,引领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
围绕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三个向度我们提出了智能化、超清化、移动化的技术体系发展路径。下面我将着重从三个维度阐述我们对技术体系如何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维度1:智能化。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DeepSeek模型以及各类AIGC工具迭代飞速,行业场景需求显著。我们始终在思考的命题是如何以智能化重构媒体价值,切实创造新质生产力。我们的破题关键就是挖掘真场景、释放真效能。去年2月上海广播电视台率先挂牌成立生成式人工智能媒体创新工作室,升级智慧媒体技术底座,在AI能力建设上不断迭代优化,开展了一系列探索,经过实践,推动了多场景的突破,形成了从需求驱动到技术渗透,再到场景落地、行业输出、能力沉淀的创新闭环。
在内容创制板块,去年全国两会我们推出了首个AIGC工具矩阵Scube,结合多种AI能力,涵盖了智能剪辑、多语种翻译等模块,大幅提升了新闻采、编、播、存、发的效率。巴黎奥运会期间SMT自主研发的AI产品首次应用于乒乓球和射箭赛事的国际公共信号制作,为全球观众带来独特的观赛体验。百视通应用AI Agent技术,实现介质流转效率提升超30%、图片设计效率提升15%,通过革新标签生成机制大幅度提升了内容发现效率。
在产业服务板块,我们旗下的第一财经去年5月就独具慧眼,选择了DeepSeek作为基模,自主研发了首个财经星翼大模型,并推出了AI智能体星眼,为财经新媒体内容生产及资本市场分析提供智能化的支持。上海文旅地标东方明珠电视塔每年接待超500万游客,推出了数智塔塔智能客服,为中外游客提供攻略定制、中英文导览问答等功能,持续提升了运营服务效能。我们视频购物的主体东方购物则以全以大数据为锚点,通过数字主播、智能推荐等技术重塑业态,提升产品触达率和转化率,AI客服智能体还实现了沪语方言的转译,大幅度提升了上海区域客群的响应效率。
在文化体验板块,我们打造了国内首个大型生成式智能艺术装置《千年之约·入画屏》项目,融合多模态的交互元素,为观众提供AI换脸、AI绘制国画、AI谱曲等沉浸式的视听体验。
在公益事业板块,我们发布了国内首部AIGC公益广告片以及基于手语大模型的交互式数字人手语翻译公益项目,用科技传递对社会的关照。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真场景驱动,打造有效智能体,为媒体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维度2:超清化。
当前,上海广播电视台正在总局的部署安排下,全力以赴推进东方卫视超高清频道建设,但是上海在超高清领域的探索远远不止于此,我们深入思考的命题是自身超高清这一庞大的产业体系中,广播电视作为其中承受着一定成本压力的一环,该如何拓展产业链,并从中切实赢得真利益?对此我们的破题思路是将任务转化为机遇,通过超高清技术链接千行百业,推动城市大视听升级,拓展新场景、新业态、新赛道,并从中获得真真实实的利益。
在视听产业提升范畴,加大影视、赛事、纪录片等超高清优质内容供给,攻关4K/8K、三维声等关键技术,以东方有线为重要载体,一体化统筹推进由基础网络到传输链条、再到家庭终端的全体系服务升级,依托东方智媒城这一自主开发的产业园区,集聚行业资源,助力超高清视听产业迈入发展新赛道。
在城市空间再造范畴,探索超高清视听技术在历史建筑、文博场馆、城市光影等领域的拓展应用。比如上海国际光影节,我们将超高清技术与数字艺术结合,在上海展览中心等城市地标呈现了近30幅埋屏投影作品,提升了城市形象,带动了周边消费。
在演绎创新呈现范畴,运用超高清技术录制《永不消逝的电波》《不眠之夜》等中外舞台艺术佳作,推出线上观演服务,为演绎产业开拓新的市场。
在文旅体验的升级范畴,推动超高清视频结合VR/MR等技术,升级数字一大·初心之旅、VR沉浸式体验展等项目,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空间和消费场景,我们旗下的百视通与上海博物馆合作,正在打造数字孪生博物馆,让海量的珍贵馆藏在线上尽展真容。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跨场景应用的上海模式,提高超高清产业的带动效应和艺术效应,实现于我有利的目标。
维度3:移动化。
去年我们提出台网并重、智能引领、移动优先、首发原创的基本策略,全力推进主力军挺进主战场,经过努力,我们在移动化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中宣部对主流媒体、全媒体生产传播效果评价的榜单中,上个月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有三个客户端:看东方、看看新闻、阿基米德进入TOP20,这也是首次省级媒体客户端在前20中占据3个席位,体现了我们在移动端影响力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于移动端来说仅仅有影响力是不够的,如何构建商业模式,实现商业化变现,是我们移动优先必须解决的命题。对此,我们的破题思路是在产品设计、服务创新和城市消费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传播链到服务链、到消费链“三链”融合的生态矩阵。
在产品设计方面,不断增强用户意识和市场意识,打造“1+3”移动端产品矩阵,App产品的品牌声誉、话语权和影响力奠定了我们商业化变现的基础。我们把看东方升级为旗舰平台,阿基米德打造100个优质音视频内容IP,看看新闻全面换新升级,第一财经推出全新跨界内容IP重新发现中国等等,让高质量的APP产品成为商业变现的重要载体。
在服务创新方面,致力于打造“新闻+政务+商务+服务”的超级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比如第一财经聚焦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参与创办浦东新区重点项目、陆家嘴金融沙龙和张江科创论坛,打开区域服务的增长新空间。同时搭载优质IP内容,为金融品牌客户开展定制化服务,让创新服务成为商业变现的桥梁。
在城市消费方面,紧抓上海推动文旅商体展联动的重大机遇,第一时间在我们旗下客户端看东方上线了城市新消费的一站式入口“魔都圈”,集结演出预约、酒店度假、文创市集等五大消费场景,推出24小时城市直播间,形成内容种草、商业服务到消费转化的闭环,后续我们将继续深耕细作文旅商体展重大项目,实现商业化变现的增量。
各位同仁,站在技术革命与媒体变革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凝聚共识,那就是媒体变革不仅是技术体系的升级,更是价值体系的重构,构建媒体生态的未来范式需要我们以更加开放与包容的态度,加强合作和共享,从而实现生态价值的共赢,让我们携手共赴山海,让广电视听更美好。
责任编辑:李楠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见微知著|海南自贸港2025封关,短剧出海新坐标? 2025-04-23
- 短剧榜单|3月美妆短剧竞逐女神节,电商品牌领跑短剧营销 2025-04-18
- [常话短说] 【破局】异业合作、跨界经营,广电自救新招式?! 2025-04-16
- 见微知著|对话张若波:多年芒果系转身微短剧得与失 2025-04-16
- [常话短说] 【解局】2025具体怎么干?多省广电给出答案!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