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国家外交大局,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宁夏广播电视台逐步与阿拉伯国家的广播电视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形成长效机制,持续将中国的视听节目推广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阿拉伯国家与地区,切实增强在对象国的传播实效,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宁夏广播电视台充分发挥地方优势,积极主动担当作为,精准策划视听内容,积极拓展海外传播渠道、搭建媒体合作平台,不断同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广电媒体加强中阿之间交流、深化广电领域务实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精品精译、多国展播
电视剧是对外宣传最好的载体,通过积极沟通,在获得《双城生活》《山海情》等电视剧的授权后,宁夏广播电视台努力寻找、对接播出平台。
2020年12月28日,国产电视剧《双城生活》在黎巴嫩LBC电视台播出,这是这家在黎巴嫩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电视台首次播出中国电视内容,也是宁夏台首次成功操作电视剧海外本土化译配和落地播出。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给予高度评价,并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了播出预告。
2022年12月,阿拉伯语版《山海情》在埃及新日间电视台和苏丹舒卢克电视台黄金时段开播。2023年1月-3月,该剧陆续在阿曼国家信息部AYN TV、伊拉克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在中东广播中心(MBC)开办的《中国剧场》进一步推动中国影视剧进入阿拉伯世界。这些本土化译制的节目在阿拉伯国家播出反响热烈并获得当地中国使馆的肯定与赞扬。
经过多轮对接,与中东广播中心(MBC)达成合作,与其联合开办《电视中国剧场》,在其电视平台及网络点播平台推出中国电视剧。MBC作为中东、北非地区最大的广播电视集团,是该地区覆盖面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媒体集团,《中国剧场》的开办是中国内容大批量进入阿拉伯观众视野的突破之举。
以《山海情》开篇,《三十而已》《小欢喜》《欢乐颂2》等国内热播剧目(总时长19315分钟),组团出海阿拉伯国家。
此外,“宁夏影视周”甄选原创及区内外制作机构优秀纪录片《宁夏明长城》《支教者》《我的城》《市井雄心》等译配为英阿双语,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播,2022年底已成功在马来西亚Long TV Malaysia《丝路时间》专区上线播出。同时,与迪拜中阿卫视合作固定栏目《宁夏时间》播出宁夏广播电视台原创节目。在稳固传播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国视听节目内容在对象国本土固定化、常态化播出。
二、多维宣推,运维提速
不断更新宁夏广播电视台Youtube、Facebook、X、Instagram等官方账号内容并与宁夏广播电视台国内新媒体账号联动,创新开辟了传统节日系列、二十四节气系列,以及小编日常Vlog等内容,粉丝量增长较以往同期上涨80%,播放量也在持续上升。
此外,积极与国内外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平台开展广泛合作。一是参与贵州国传中心的“地球环保挑战”,并与山东等地的国传中心联动推文。二是与济南国际传播中心联合拍摄黄河主题系列短视频,摄制组在宁期间,配合外国留学生及英文记者拍摄事宜。三是承办宁夏外事办“2024宁夏国际青年友谊营”开营仪式。四是发布全国两会、世界地球日、博物馆日、世界物种多样性、嫦娥六号、春节、元宵节、妇女节、二月二龙抬头、节气等主题英文推文。其中,生态环境日推文被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点赞转发。五是原创宁夏地域特色推文。如宁夏春晚、贺兰山、花博园郁金香、葡萄酒庄、银川马拉松等主题。六是宁夏广播电视台原创节目切条。如乡村环游记、五一自驾游宁夏、电视剧《星星的故乡》、东方既白等。七是参与”宁”聚正能量-宁夏网络文明建设精品评选活动,丝路传播中心海外社交媒体X账号评选为“网络国际传播正能量账号”。
三、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外宣精品力作
与五洲传播中心、国家地理合作的纪录片《极致中国2》(宁夏篇)在国家地理频道以40种语言播出,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2024年,由中国外文局指导,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欧洲时报文化传媒集团、法中环保文化促进会联合主办的中法生态文明交流会在法国巴黎举行。作为支持单位,由宁夏广播电视台丝路传播中心译制的视频短片《治沙英雄王有德》在交流会上亮相,向与会嘉宾介绍宁夏治沙经验及治沙英雄王有德的治沙事迹。
纪录片《乡村的叙述》以全新的视角,围绕“世界葡萄酒之都”“枸杞之乡”“滩羊之乡”等“六特”品牌,展现宁夏的农业特色和乡村之美,讲述扎根宁夏这片土地的一批“新农人”的创业创新故事。播出后受到广泛好评,国家广电总局《广电视听评论》对节目进行大篇幅专题点评,美兰德蓝鹰指数2023年12月8日、28日统计数据分别位列当天全国热播电视纪录片融合传播指数榜第七和第五。此外,本片通过迪拜中阿卫视《宁夏时间》栏目及其官网、YouTube、Facebook、tiktok等海外新媒体平台进行国际传播,累计曝光量超过5万余次。其中《医锦还乡》获得第34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三等奖。
四、加强人员交流,赋能国际传播
承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研修学院阿拉伯国家新闻官员与记者研修班来宁夏研学活动。通过参访研学,让各国媒体代表了解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内容。活动为传承友谊、深化合作、共同发展拓展了多维空间。此外,开展国际传播跨省合作。在第五届青岛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上,宁夏广播电视台丝路传播中心派出阿语记者参会并全程报道,原创推出 5条短视频,全网浏览量达90万+。此次宁夏广播电视台携手山东国际传播中心开展地区形象国际传播的跨省合作,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多渠道传播,同时为建立长久的联动传播机制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举办期间,宁夏广播电视台丝路传播中心从国际传播角度策划了英、阿外语主播采访报道,制作前期预热、活动现场及高端访谈共计12条短视频,其中4条被上合组织选中收录。2025年两会期间,宁夏广播电视台丝路传播中心首次派出双语国际传播小组,以“两会视角+国际表达”推出特别报道《丝路新视野》。创作短视频33条,在国内外社交媒体账号矩阵推送近200条次,全网播放量45万+,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五、加快国际传播,做好四个“1”
2025年,宁夏广播电视台将立足宁夏实际,坚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宗旨,深化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的对外传播格局,共同为讲好中国故事、宁夏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持续发力。
(一)做强“1个”平台
一是充分利用“丝路传播中心数智平台”的数据监测功能,有的放矢地产出国际传播融媒体内容。二是充分利用媒体社交化趋势,通过海外社交平台运营的账号群,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平台,深度挖掘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话题,精致化生产传播融合创新产品,有效塑造宁夏国际形象,生动讲好中国故事。三是充分发挥省级平台优势,将国际传播管道接入市县级融媒体中心,逐步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宁夏国际传播体系,并有效衔接省级和国家级国际传播体系,形成层级分明、共享融通、高效联动的大外宣格局。
(二)做优“1”批节目
一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在生态环境、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精心选题,创新话语体系,把“我们想表达的”和“国际社会想关注的”鲜活故事有机结合起来,创制一批精品外宣节目。如《丝路微短剧》。二是组织和指导基层媒体多生产“既胸怀世界、又脚踏实地”的国际传播作品,多层次地讲好普通人有人情味、有温度的本土故事,合力打造独具宁夏特色的国际传播品牌IP,如《宁夏时间》《我的幸福密码》。三是根据宁夏在网络中可识别的优势关键词,打造“星星的故乡”“生态固原”“吴忠早茶”“盐池滩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中宁枸杞”等区域文旅品牌,助力地方国际传播效能提升,如《黄河谣》《丝路新视野》。四是通过中外合拍、联合制作等方式,增强外宣节目生产能力,加大版权协调力度,精选优质中国视听内容,高质量本土化译制,源源不断地将精品节目推广至全世界,如《直通新丝路》。
(三)做活“1”系列活动
一是加强国内外媒体合作联动,采取多主体合作、跨界和跨境组合的方式,借助各媒体平台旗下及海外媒体社交账号的平台资源和外宣渠道开展国际传播线上活动,有效提升地方国际影响力。二是聚焦宁夏及全国文化旅游资源、重大国际会展及主客场外事活动,结合地方优势,通过可视化传播、互动传播、共情传播,助力开展线下国际传播活动,有效增强地区国际知名度。
(四)转化“1”批成果
一是积极与国内外头部媒体、相关智库、高校,开展国际传播课题研究,将一批研究成果充分转化,指导节目创新创优,在行业内发挥示范作用和带动效应。二是加大国家传播人才培养,锻炼一批熟悉国际受众特点、具有优秀内容制作能力的高端人才。三是探索“海外传播官”等做法,鼓励在华友好外籍人士发挥“文化传声筒”作用,以母国受众较为熟悉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讲述更易被海外受众接受的中国故事。
(宁夏广播电视台供稿)
由流媒体网主办的「中原论道暨第29届智能视听与科技创新产业论坛」将以“新局新视 智合聚变”为主题,再度携手产业各方,共启视听新局,共创智屏新篇。
5月22-23日,河南开封·大河希尔顿逸林酒店,「中原论道」邀您共聚。
责任编辑:李楠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见微知著|海南自贸港2025封关,短剧出海新坐标? 2025-04-23
- 短剧榜单|3月美妆短剧竞逐女神节,电商品牌领跑短剧营销 2025-04-18
- [常话短说] 【破局】异业合作、跨界经营,广电自救新招式?! 2025-04-16
- 见微知著|对话张若波:多年芒果系转身微短剧得与失 2025-04-16
- [常话短说] 【解局】2025具体怎么干?多省广电给出答案!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