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孙志涛:回归电视使用本质,内卷只是孤独的狂欢
| 科技有马| 2025-04-09
【流媒体网】摘要:以“真实需求”为底座,夯实三星连冠之路。

  当科技行业的"参数狂欢"撞上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往往会上演一场"内卷式创新"的失败情景剧——努力不一定会成功。诸如手机行业的处理器已经堆到了12核之多,却大多消耗在滑动社交媒体的指尖;2亿像素摄像头拍出的精美画面,最终高频的使用场景却是扫码支付,这种“技术过剩”与“体验不足”的割裂,在电视行业同样愈演愈烈。

  然而,真正的行业领导者,从不靠内卷打动消费者。在AWE2025“Awesome Talk”行业专访中,三星电子大中华区视听营业部副总裁孙志涛直言:“关注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远远要比用内卷去打动他们更智慧。”

  作为全球电视销量19连冠的行业标杆,三星拥有最全面的显示硬件布局,横跨MICRO LED、Neo QLED、OLED的全矩阵产品序列,但比硬件实力更值得称道的,它更懂得去思考:“参数只是起点,体验才是终点。”  孙志涛的话语,也恰恰揭示了科技行业的本质:内卷只是孤独的狂欢,而真正的创新,是让技术回归人的需求。三星的成功证明,消费者需要的不是冰冷的参数堆砌,而是“够用”的智慧闪光。

  前瞻布局,三星电视立下“七年之约”

  在当前消费电子行业高速迭代的背景下,产品更新节奏不断加快,消费者频繁面临“技术背刺”的困扰——即新购设备短期内因软硬件技术迭代而过时。这一现象在智能电视领域很突出,行业正深陷 “硬件淘汰加速” 与 “软件服务滞后” 的双重困境。

  孙志涛对老马说:2025年我们做了一项很重要的决定,三星电视会以今年的新品为时间线,保证长达七年的免费系统更新覆盖。消费者在设备仍具备硬件使用价值的情况下,不会因为软件支持的缺失而被迫提前换新,保证用户体验周期的稳定性。

  “七年之约”除了有满满的消费者承诺,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三星电视对自身产品硬件的信心。七年的跨度要求三星电视要有对应的性能储备,以及对硬件与软件能力的提前布局。在老马看来,这充分展现了三星电视善于思考的特征,行业卷参数不一定能拔得头筹,但始终以消费者体验为根本目的的“七年制约”,一定会进一步巩固三星电视的TOP1地位。

  而至于如何让一台三星电视画质保持七年不过时,孙志涛解释道,今年三星自研的第三代AI芯片的神经元扩展至768个,这意味着一帧画面在这颗芯片的加持下,存在768个维度的画质优化,包括明暗维度、锐度、色彩,典型场景、预设画质算法等等层面,三星电视在画质体验方面非常具有优势。

  孙志涛还补充说,2023年开始我们的新品电视就开始搭载AI芯片,帮助画质、音质提升,以及通过这颗芯片实现电视更智能的互动,帮助消费者进行全屋的智能掌控。比如说今年AWE2025三星展台上,所展示的通过三星手表控制电视,就吸引了非常多消费者体验。“七年之约”从一开始就定下以三星电视为中枢的全屋智能体验,未来生活中更多的智能玩法不会让每一位三星用户缺席。

  体验满足,三星电视引领行业趋势

  近两年,电视正从功能型产品进化为空间体验的核心载体。大尺寸趋势对应沉浸式观影体验、游戏/体育赛事/观影等场景趋势对应个性化满足,艺术电视品类对应空间美学的视觉需求.......智能电视行业正经历多维度的结构性变革,作为“显示技术全通”、“趋势引领”的样板间企业,三星电视对用户需求的满足向来是诚意十足。

  在电视大尺寸化的全球浪潮中,中国市场正展现出独特的消费升级特征。据行业数据显示,国际主流市场平均尺寸仍停留在65吋,部分新兴地区甚至维持在40+吋区间,而中国消费者已率先进入"75存+"时代,成为引领大屏消费的标杆市场。

  作为显示技术的全球领导者,三星电视以"全尺寸覆盖+全技术布局"精准响应这一趋势:产品矩阵横跨55英寸至115英寸超宽区间,既包含搭载量子点8K技术的旗舰机型,也涵盖中国用户偏爱的Mini LED明星产品线。这种"金字塔式"的产品布局,既满足高端用户对极致画质的追求,也兼顾主流市场对大屏体验的普适性需求。

  除此以外,孙志涛还对老马表示,三星电视今年也会强化国人消费者看重的场景体验。以游戏电视为例,三星会继续坚持高端体验方向,除了以大尺寸电视满足主机游戏爱好者以外,今年的OLED产品线布局也更加全面。2024年三星OLED电视覆盖三个尺寸段,今年拓展到5个,小至42英寸,主要针对电视需要不高,游戏场景看重的高端玩家。

  最后则是最具三星特色的艺术电视品类,除了继续坚持独具特色的设计理念以外,今年的艺术电视新品主要升级了两个功能:第一是升级了高刷,提升到144Hz,这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用之即电视,不用即装饰”的双重体验。同时,三星电视还考虑到了“装饰”状态下的能耗问题,在艺术模式下自动开启低能耗模式,装饰家庭同时践行低碳。

  孙志涛还表示,低碳不仅是艺术电视品类的独有,而是三星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对三星电视来说已经成为刻在骨子中的印记,并在“不经意间”反哺三星品牌建设。例如,可以折叠成小家具的“电视包装”,已经成为三星粉丝最津津乐道设计;三星SmartThings的节能模式,用户使用频率非常高,增加了三星智慧家电的用户粘性;以及在国补期间,低能耗系列电视的销量增长让人惊喜。“所以今年发布的三星电视新品,全都在能耗上表现精益求精,进入了‘国补列表’中。”

  AI管理,三星电视的懂你所需

  在老马与孙志涛的交流中,他提出了一个思考很值得深思——电视产品的硬件、技术水平已经达到消费者能够有效感知的天花板,未来电视行业应该“PK”哪些领域呢?三星认为一定是AI。

  除了以三星AI芯片为基础的“七年制约”,三星电视非常重视AI+电视对生活的深刻改变。谈及此处,孙志涛给老马讲了很多AI改变生活的场景。首先便是人与电视智能互动,当我们看电视时,突然对某一位演员很感兴趣,就能立刻与电视沟通,让它介绍这位演员的演绎生平。

  当我们在处理生活的一日三餐时,冰箱也能与我们互动,甚至是提供主动式服务。三星冰箱今年的新品新增了“食材管理”功能,任何食材放入冰箱都会被识别记录,在冰箱屏幕、手机、电视等视觉化场景给食材打上标签,包括购买日期、食材状态等,还会在我们忽略食材保质期的前提下,提醒我们处理或者及时吃掉它们,

  当我们在处理生活中的洗洗刷刷时,洗衣机也可以产生主动式服务。通过AI指令去“指挥”智能家电工作,在我们遗忘时提供必要的提醒。整个家庭生活都与AI发生着各种串联。而我们通过电视终端就能去完全掌控他们,甚至包括掌控整个家庭的能耗水平,以及得到AI给予我们的建议和推荐的管理模式。

  "未来我们的家里会有很多隐形的AI大模型、智能体。全屋智能以系统思维打通,再通过电视去运算所有的家电的数据,对他们发出一些指令。这在碎片化娱乐的当下,对于电视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孙志涛最后如此总结。

  写在最后

  当硬件、技术触及天花板,体验创新才是破局关键。作为电视行业顶峰的品牌,三星电视早已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疆域。从"七年之约"重构产品生命周期,到AI芯片赋能的全屋智能中枢,再到艺术电视重新定义空间美学,以及低碳设计践行社会责任。

  三星展现的不仅是技术储备的厚度,更是对消费电子本质的深刻思考。老马很欣赏三星电视从"工程师思维"到"生活设计师"的品牌理念跃升。正如孙志涛所言的那般,在硬件天花板之上,永远存在着体验创新的星辰大海。三星电视对于行业的启示值得深思,比技术突破更难得的,是始终以人为尺度的产品哲学。

责任编辑:房家辉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