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WE 2025展会上,一面由TCL163英寸Micro LED拼接而成的“无界巨幕”前,观众惊叹于画面中无数惊艳细节折射出的细微光谱。这场全球家电与消费电子行业的顶级盛会,不仅成为技术竞逐的角斗场,更折射出中国显示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
Mini LED电视销量三年增长八倍,RGB-MiniLED以光色同控难题实现影院级色彩还原,Micro LED突破传统玻璃基板限制实现“墙面即屏幕”的震撼视觉,75吋取代65吋成为家庭客厅新尺寸,各品牌抗反光技术的深耕让屏幕反射率无限降低,整个行业都在经历一场关乎用户真实感知的体验革命,中国显示产业也正在实现全球领跑。
在AWE2025的“Awesome Talk”行业专访中,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董敏感叹:“今年的AWE,无论是在技术创新、展会规模、参展人数,以及企业的搭展特色上,都已经超过了国际展会CES,这其实印证了中国显示行业甚至是全球家电产业的中国式跃迁。”
AI的全面渗透,行业跨越式发展
回想第一届“Awesome Talk”专访活动,老马与董敏的交谈,AI与显示行业的融合仅发展到起步阶段。短短一年间,这场技术革命已呈现出惊人的渗透速度。"今年展馆里的趋势印证了我们的判断。"董敏强调,"AI正在重构整个消费电子生态。"中商产业研究院预估2024年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在8100亿元,AI电视品类的渗透普及率非常亮眼。
这场变革最显著的特征是AI正在突破单一产品边界,构建起完整的智能生态。董敏回顾了AWE2025上所展现出来的AI+电视表现:三星在AI for All理念的贯彻下,以AI芯片实现电视画质音质的升维,同时以AI交融“用户六感”,为智能家庭增添了诸多魅力;海信则是以AI Your Life的姿态,以星海大模型为基础,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主动式服务。
更值得注意的是,AI与电视的深度融合,正在形成电视音画质升维、电视中枢+多终端协同的新型架构,并展现出了未来生活的全景,消费者可以询问电视“今晚吃点什么呢?”电视就会联动冰箱摄像头,对储存的食材进行统计,推荐合适的菜谱,同时烤箱等厨电进入对应模式,诸如此类充分展示AI+电视的场景化价值。
董敏认为,在电视技术底层层面,有三个关键突破推动了这场AI变革:第一是AI电视依托于强大的算力芯片,边缘计算能力得到了跃升,可以运行高参数的大模型助力场景变革;第二是多模态交互能力的成熟,电视的AI系统可以与消费者进行语音、手势的交互,同时还可以识别用户所处的环境,对“环境画质”层面进行优化,提升电视的沉浸式观看体验。
最后则是对大数据知识库的应用。诸如海尔关爱屏品类电视内置的“医疗大模型”,加强了电视与银发群体的交流,将电视场景价值拓展;诸如酷开AI系统、海信电视电视大模型,强化了对观影、游戏、教育等多领域的AI体验,都充分展示了AI电视行业的全面渗透。董敏指出,"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参数表格的比拼,而是AI能否创造不可替代的场景价值。"
液晶产业“加料”,成就中国显示战略支点
中国液晶显示产业历经20年跨越式发展,已构建起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集群。截至2024年,中国大尺寸LCD面板产能占全球80%以上,出货量超70%,在85英寸以上超大尺寸领域掌握绝对话语权。董敏认为,这一成就源于三大核心优势:“液晶技术的自主化、形成规模的经济效应,以及生态协同的全产业链优势。”
董敏还补充,以往Mini LED行业国内看TCL、国外看三星。但如今集群效应已成,包括TCL在内,海信、小米等头部企业已经形成了合力。2023年Mini LED销量规模不到100万台,2024年就已突破400万台,这一规模在2025年预测会达到800万台,逐步主导中国显示行业。
近几年,全世界都在看中国显示产业,偏偏他还非常争气。“在此节点,RGB-Mini LED显示,或者说是Mini LED的Plus版本的创新,就显得非常重要。”董敏认为,AWE2025上火爆的海信RGB-Mini LED显示技术,对于中国显示产业持续引领全球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从竞争路线来看,实现RGB-Mini LED在量产、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中国显示产业于全球范围会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可以说这场由液晶显示筑基、Mini LED赋能、RGB-Mini LED定鼎的技术演进,不仅证明中国显示产业已从“追赶者”蜕变为“规则制定者”,更标志着全球显示产业权力中心向中国不可逆转的迁移。
新技术创新,赋能场景体验跃升
董敏对老马说,中国电视的开机率不足50%,但是在各品牌的努力下,这一情况正在得到改善。2024年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倡导,企业需要强调电视观影体验的绝对地位,这不是移动端可以比拟的,同时企业也应该开发出更多的场景以及对应的功能。如今,各个品牌都在强调屏幕技术,抗反射技术,护眼技术,各类场景技术创新正在将消费者重新拉回电视前。
例如,针对长期困扰行业的"电视伤眼"社会认知偏差,显示产业正通过底层技术创新重塑用户信任。AWE2025的展台上,我们可以看到TCL的蝶翼玄晶屏,以纳米玄晶抗反光技术,将屏幕反射率降低至1.8%,结合华星HVA面板7000:1原生对比度,在强光环境下仍能保持画面纯净度。
此外,还有海信ULED X技术平台的环境光自适应创新,使屏幕亮度与环境光线达成动态平衡。这类技术创新带来显著市场反馈:搭载抗眩光技术的电视产品用户日均开机时长提升40%,家长群体复购率增长62%。不仅如此,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制定的《视觉健康显示标准》更将"动态色温调节"、"有害蓝光过滤"等指标纳入强制认证体系,推动全行业护眼技术标准化进程。
董敏总结道:各企业纷纷对屏幕技术进行创新,各类抗眩光屏、低蓝光技术,对于视觉健康、数据舒适度的聚焦,是非常贴合生活的实际价值,也一定会显著地提高我们各类电子显示产品的开机率。
同时,电视作为家庭的娱乐中心,其所承载着多元化的综合价值。所以电视企业需要在硬件、软件、内容、形态,场景构建等多个层面去展示电视场景的价值维度。很多企业将价值焦点放在参数上,这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之一,但是一定要让每一次技术进步都能被消费者所感知。
以旧换新政策,加速技术普惠
在技术创新持续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如何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技术升级的红利,也是行业发展的关键议题。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取得了巨大的反响,成为连接技术突破与消费升级的重要桥梁,真正实现“好技术”走进“好生活”。
在采访的最后,董敏就以旧换新政策发表了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在2025年的工作重心:
第一,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持续向有关部委提交政策优化建议,争取更多配套支持。具体而言,在现有补贴目录(含智能手表、平板、手机等产品)基础上,建议明年将显示器、投影仪等更多数码产品纳入国家补贴范围,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
第二,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将会做好消费引导工作。针对当前市场产品种类繁多、消费者面临选择困难的情况,协会将联合行业专家定期发布《产品选购指南》。通过提供科学、客观的选购标准,切实降低消费者决策成本,保障消费权益。
第三,履行好行业监督职责。作为行业协会,我们将重点加强企业合规督导:一方面引导企业依法依规使用补贴政策,另一方面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骗补行为,确保政策资源有效利用。
责任编辑:米苑菲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短剧榜单|3月美妆短剧竞逐女神节,电商品牌领跑短剧营销 2025-04-18
- [常话短说] 【破局】异业合作、跨界经营,广电自救新招式?! 2025-04-16
- [周晓静] 见微知著|对话张若波:多年芒果系转身微短剧得与失 2025-04-16
- [常话短说] 【解局】2025具体怎么干?多省广电给出答案! 2025-04-14
- [常话短说] 【重要信号】事关一体化电视,广电总局推进9地试点! 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