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咕公司沈文海:深化内容科技融合 构筑网络视听高地
| 咪咕| 2025-03-27
【流媒体网】摘要:创新微短剧内容分发,打造超高清端到端领先技术。

  3月27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开幕, 咪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沈文海出席大会主论坛并作题为《深化内容科技融合 构筑网络视听高地》的主题演讲。

  沈文海表示,网络视听作为文化传播的核心载体,已经跃升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是内容生产质效提升。内容创作更加注重类型化、特色化、品牌化,打造精品成为业界共同追求。微短剧整体制作量质齐升,但打造爆款的难度越来越大。二是行业格局变革重塑。短视频、微短剧对长视频的“时间争夺”越发激烈,长视频的营收增长面临挑战,而微短剧在付费点播、免费+广告、包月等商业模式选择中何去何从也备受关注。三是视听技术加速迭代。4K/8K超高清视频快速普及,VR/AR内容在体育赛事、影视制作、文博文旅等领域深化应用,AI技术快速向应用转化,成为培育网络视听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沈文海表示,咪咕公司作为数字内容领域的新媒体国家队,兼具国资央企特色和互联网特点。公司牢牢把握这一特质,主动顺应行业发展规律,在打造主旋律精品内容、推动专业化赛事运营、强化引领性科技赋能方面,务实耕耘、守正创新,不断为网络视听行业贡献新价值。

  一是厚植国有平台底色,弘扬社会主流价值。作为文化领域国资央企,始终把传播主流价值作为平台首要职责,努力在主战场当好主力军。加大主旋律内容供给。做好重大题材策划,14部作品荣获总局网络视听优秀作品。出品电视剧《上甘岭》致敬抗美援朝精神,在咪咕视频连续霸榜15天,推出微短剧《大力村超人》,展现乡村振兴蓬勃动力。一系列有热度、有口碑、有影响力的优质内容,促进了主流文化现象级传播。推动全方位文化焕新。把握春节申遗成功契机,开展“非遗贺新春”传播活动,精心打磨35款视频彩铃AI应用,激发全民创作热情,让92亿次通话成为弘扬春节文化的桥梁。自制纪录片《布达拉宫》第二季,开播1个月就吸引近千万用户热追,同步推出线下VR大空间沉浸展,深度挖掘传统文化魅力。传递正能量价值取向。立足平台调性,加强赛事直播内容管控,收紧跟帖评论、弹幕互动等环节审核,坚决抵制饭圈现象,依托大赛热度传播中华体育文化、传递纯粹的体育精神,引领文明观赛新风尚。

  二是塑造鲜明内容特色,撬动用户情绪价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丰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内容,满足用户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深耕体育内容赛道。体育版权布局超30个项目、9400场赛事,筑牢“看体育、上咪咕”的用户心智。2023年底,在中国足球低潮期与中超达成“五年长约”,去年贡献超5亿次播出,助力联赛影响力显著升温。全场次转播欧洲杯、巴黎奥运会等国际顶级赛事,观赛用户连续刷新平台历史纪录,奥运传播总量达730亿次。以大赛为核心,创作《中国力量》《中国榜样》《AI乒中国》等精品衍生内容,为用户打造最佳“观赛组合”。推动媒体化、社区化转型。做深媒体化运营,丰富体育资讯、节目、商业比赛等自制内容,联合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加强内容共建。发力社区化运营,创新二台解说、球迷社区、运动员IP互动等运营模式,建强PUGC内容生态,打造高粘性、强互动的体育社群。创新微短剧内容分发。依托运营商资源禀赋,打造“免流量免广告无限畅看”包月模式,推动订阅用户快速增长,同步加大对微短剧内容创作者的收益分配比重,激发创作热情,促进生态健康发展。

  三是铸就科技创新成色,放大视听技术价值。把握网络视听超高清化、沉浸化、智能化演进趋势,担当落实国家“链长”“策源地”重大专项,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打造超高清端到端领先技术。推出全球第一辆5G+8K转播车,入选百项“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建强画质增强、云化包装渲染技术,支撑高水准内容制作。提升互动直播抗弱网技术水平,增强大带宽传输能力。做好大小屏、VR等终端适配,提供高画质内容呈现。先后多次实现国内国际重大赛事真4K直播,咪咕自制4K及以上内容触达家庭大屏用户超1.5亿户。锻强沉浸式内容生产技术。构建元宇宙内容基座,推出云渲染工具,打造人-物-场模型重建编辑能力。布局下一代沉浸视频,形成3D全真视频制播适配、苹果Vision Pro沉浸内容拍摄制作能力。推进AI体系化发展。发挥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优势,叠加DeepSeek能力,布局智能观赛、智创彩铃、智慧文博、AIGC生产管线、智能体等AI应用,重塑内容创作与传播形态,提供全场景智能化视听体验。

  沈文海表示,咪咕将勇担“极视听、强赋能”使命,秉承意识形态、公共服务、技术产业三大属性,持续深化内容+科技+融合创新,与广大同仁一道,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共筑网络视听新高地。

责任编辑:李楠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