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多,关于电视大屏的发展问题被反复摆上“台面”,相关热搜不断。其中大部分都是用户关于看电视难的吐槽与声讨。
随着电视产业的升级迭代,智能电视被赋予更多功能的同时,电视操作的复杂性也相应增加,甚至更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也饱受困扰:直播频道收看入口被“层层包裹”,开机不再进入直播而是进入各个平台的默认推荐页面;用户在智能电视上需要经过3、4级菜单,不断选择、返回、确认,才能找到想看的电视节目和内容等等。
对于电视操作复杂问题,行业各方也深知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在想尽办法解决这一难题。尤其是在AI等技术赋能下,优化电视操作有了更多可能性。
最典型的如AI语音交互,几乎已经成为目前电视大屏的必备功能,让用户通过语音控制更快速完成对电视的操控,如节目切换、影视搜索、播放控制等等。尤其是如今在电视界面相对复杂、各类应用丰富的背景下,AI语音功能有助于更快速地调出用户所需内容。
常见的还有AI智能推荐,通过AI算法研究和数据模型搭建,形成的智能编排、智能聚合等运营工具,向用户打造的猜你喜欢、为您推荐等不同场景,同时各方还在结合用户的使用行为、内容热度统计等数据,推出智能搜索等功能。
更重要的是,2023年,大模型开启了AI新时代。AI大模型拥有更强大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有望进一步拓展电视大屏的场景应用,如提问反馈场景、内容查找场景,根据用户需求创造内容和服务,能为电视体验带来更多助力。目前长虹、TCL、海信等都在AI大模型领域有所布局。
以长虹为例,其在6月发布了AI大模型“长虹超脑”,据介绍其理解能力将呈几何倍数提升,“知识面”也将显著扩大,11月推出的具备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力的云帆AI平台,也宣称能为电视赋予理解力,同时增加主动感知的人性与温度。
不可否认,AI作为一项前沿技术,将对整个大屏产业带来积极影响。广电总局科技司也指出,“未来电视”,一定要有更好的视听体验,一定要有更便捷的人机交互,一定要实现更智慧的服务,一定要最大限度抢占大屏小屏阵地,让电视“无处不在”。在这其中,AI必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过尽管AI已在智能电视领域广泛渗透,但却也存在语音识别率、语义理解力不足,同时仍无法精准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等问题,例如,当用户用较为口语化进行语音互动时,有时电视会给出不正确的反馈,这也导致目前语音功能即便已经尤为普遍,但遥控器操控仍是主流。
而尽管AI 大模型强调的更强大的理解能力和更丰富的知识储备,但目前来看,其对电视体验提升的程度也有待进一步观察。
一方面,目前各企业AI大模型多应用在旗下的高端电视,而这些产品销量不算高,相应的,用户对电视AI大模型的体验和认知仍不足。
另一方面,AI大模型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技术不成熟、标准未制定、数据安全、应用场景不明确等方面难题。
更何况,如今经济环境越发复杂严峻,电视大屏本身又面临“内忧外患”的发展局面。相对以往面对科技热潮,各企业的积极表态和加码,对于大热的AI大模型,如今更多的企业仍在观望。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AI值得各方投入,虽然整个过程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和建设,但经其赋能后必将打造出全新的未来电视人机交互场景,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李楠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解密】全国广电工程公司 2025-03-26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700M,迎高光时刻! 2025-03-25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上市公司财报分析! 2025-03-21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5G有个重要推动! 2025-03-19
- [常话短说] 【解局】某上市广电网又成立新公司,干啥?!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