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书生,受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研讨班之邀,为学员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中办国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
图为高书生授课画面
高书生分别从实施背景、技术路线、中心环节、主要特征、决策部署五大方面入手,对用体系化思维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和深入解读。
他说,2022年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元年,这年的3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
文化数字化从“十二五”时期的工程项目,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需求。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出发点是发力供给侧,激活文化资源,建构从文化资源到文化生产再到文化传播、文化消费的全新体系,全景呈现中华文化,全民共享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
高书生强调,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要打牢“底座”,抓住两个关键词,一是国家文化专网,它依托现有有线电视网络设施、广电5G网络和互联互通平台形成,具有接入、存储、算力和分发四大服务功能;另一个是标识解析体系,它依托我国提案创建的国际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而建设,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互联互通和确权。
他指出,互联网触动的是消费,数字化撬动的是生产。发展文化数字化生产力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中心环节。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通过汇集全国性文化资源普查数据、采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数据、贯通已建或在建文化专题数据库,将中华民族积淀了五千多年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要素,成为文化创新创造的素材和源泉。
以数据关联为核心生产力,用数据为文化赋能,让文化为数据增值,各类文化机构基于国家文化专网,搭建数字化文化生产线,从事文化数据的采集、解构、关联、重构、呈现,将关联数据转化为可溯源、可量化、可交易的资产。以数据变现为核心驱动力,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交易体系,促进数据的交易(数据超市)、交割(交易所)、交付(点对点)。集成全息呈现、数字孪生、多语言交互、高逼真、跨时空等新型体验技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实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责任编辑:房家辉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重磅】全国广电业务一体化迈出关键一步! 2025-04-03
- [常话短说] 【解密】全国广电工程公司 2025-03-26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700M,迎高光时刻! 2025-03-25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上市公司财报分析! 2025-03-21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5G有个重要推动! 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