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监控聊天?——智慧大屏其实可以做的更好
简图| 流媒体网| 2022-10-21
【流媒体网】摘要:流媒体网认为,至关重要的是转变思路——比如,首先视频通讯应该是能力而非业务。

  这两天,“孙女每天用监控和 93 岁奶奶聊家常,奶奶每次秒回应”登上微博热搜和知乎热榜,以很日常的温情触动了不少人的内心,截至10月19日10时,微博阅读2.1亿,知乎热度200万。

  人们被祖孙俩打动,为科技的温度点赞的同时,也提出两大痛点:一是监控视频是单向的,老人看不到孙女;二是隐私问题,比如有网友便表示也给老人装过摄像头,被老人找借口拆掉了,原因便是不愿意生活被监控。

  流媒体网认为,这个事倒是给四大运营商一个很好的启示,IPTV/DVB/OTT智慧屏其实可以把这个事做的更好。

  电视聊天更友好

  视频聊天其实并不是新鲜事物,更日常的微信,更正规的视频会议,适用于生活、工作等各种场景,只是不太适用于对智能手机一筹莫展的老年人。不要说热搜中这位奶奶已经93岁,笔者家里70岁不到的老人也经常因为手忙脚乱在接听微信视频通话时将接听按成挂断或者想跟这个人通话却打给那个人。

  而历史更长久的电视机则是老年人使用的最熟练的有屏电子设备。他们不用去学智能手机、学微信,首先操作门槛就大大降低了。

  为什么强调有屏?通过监控摄像头聊天,最大的痛点便是你可以看到摄像头下的人、对方却看不到你,对于老人这边来讲,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终究遗憾。比如知乎答主胖头鱼佳便在该问题下表示“沟通最好还是双方能够互相看到才对等,对着摄像头还是差点意思。”另一位答主勤俭智仁勇说“要是监控摄像头配有显示器就好了,聊天的时候,自动亮屏,可以直接看到对方。”而电视不但有屏幕,还很大,老人眼花也没关系。这个也是电视相对智能手机的优势,再大屏大字的手机对于电视来讲都是小的。

  其实,一些智能音箱也有屏,也支持视频通话,而且可以设置自动接听,可以说比智能手机更友好些。然而不管屏幕、操作还是摄像头辐射范围,显然都输给电视。

  还有最重要的隐私问题——没有人喜欢一直生活在别人的视线之下。比如OTT老兵高雄勇跟流媒体网记者反思当年为什么大屏视频通话没做起来时便直言“怎么可能家庭里摄像头一直转,能看到家里在干嘛。为什么房子一定要有墙?有墙的核心就是让人看不见!”知乎答主kami也说“我姥姥85岁了,装了以后她自己拆了,喜欢买保健品的自由,不愿意被监督。也不愿意和孩子住一起,一定要自己住。”

  但电视大屏和监控摄像头不同的是,监控是摄像头的核心功能,只要你不拔电断网,24小时运行,而你如果开开关关,又失去了监控的意义;电视机是在家庭娱乐设备上叠加一个视频通讯能力,可以日常关闭摄像头,单独约定视频通话时间。

  约定视频通话时间,不但可以不用时刻生活在摄像头前从而保护隐私,也可以达成远程关注家人健康的目的,甚至可以增加幸福感。就像狐狸对小王子说的,“你要能在每天同一个时间来就更好。比如说你在下午四点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快乐。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发现了幸福的价值。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准备好迎接你的心情了。”

  一定要运营商来做

  其实,从OTT盒子、互联网电视兴起以来,盒子、电视自带摄像头或者外置摄像头一直有人探索,包括手势识别、体感游戏、视频通讯等功能都有做,甚至近年还专门兴起了“社交电视”这一支。目前在京东搜索“带摄像头的电视机”,能够搜到500+的商品,搜“社交电视”则有900+商品。

  摄像头与互联网电视的第一次强关联大概发生在2012、2013年左右,新兴的OTT带来各种奇思妙想、百花齐放。比如,直接做成摄像头模样可以夹在电视上的“易视宝”盒子,在电视机顶部预留USB接口并提供可选摄像头配件的“乐视X60”,与阿里云TV合作的智能体感游戏机小霸王G20等等。不过时至今日,体感游戏在电视和盒子上似乎也没发展的很好。

易视宝和小霸王G20(图源流媒体网早年评测资料)

  再之后,便是社交电视以及智慧屏的内置或者外置摄像头,内置摄像头一般采用可升降设计,外置摄像头则带滑盖,更好的考虑到了外观以及隐私等问题。而功能方面也在进步,将体感游戏、AI健身、多路视频通话、广角拍照等融汇在一起。在京东的“社交电视”分类下,六大传统电视品牌海信、创维、TCL、康佳、长虹、海尔都有产品,其中海信的商品量达到400+。该类商品介绍时,摄像头都是重点部分,以下四张图片便截取自其宣传页面。

左海信;右创维

左康佳,右TCL

  前边说了很多来自硬件企业的努力,而流媒体网认为,大屏的视频通讯一定要由运营商来做。罗小布近日接受流媒体网记者专访时亦反复强调,广电5G最重要的问题是能不能把电视的通讯能力加强。

  为什么是运营商?流媒体网认为至少有三个理由:

  其一:通讯本就是运营商的主业,以前是话音,5G时代是视频。现在中国广电是第四大运营商,中国的3.7亿IPTV用户和2亿有线用户的大屏通讯,运营商们当仁不让。

  其二:不止于通讯。大屏上这个摄像头不止可以视频聊天、游戏、健身,也可以关联大健康产业,进行远程问诊、居家养老等服务,而这些服务很多时本地化的,更适合运营商来做。

  其三:安全性。用“视频监控黑客”作为百度搜索关键词有1200万+结果,黑客获得美国Verkada公司15万个视频监控摄像头数据访问权限,包括数个国家的医院、警察局、监狱、学校、公司等,这样的新闻可谓触目惊心。近年来,我国多个行业的视频监控应用也发生多起网络安全事件——视频监控俨然成为网络安全洼地。而安全性正是运营商最大的优势。

  重要的是思路

  这个新闻事件中,祖孙俩是通过监控摄像头聊天的,其实,视频监控是三大运营商做的很深的领域,运营级的全球眼、神眼、千里眼也比网友们使用的监控摄像头功能强大的多,不但能看家,一键呼叫等功能也能切实解决独居老人的看护需求;也有3亿多的大屏用户,努力提供更多视频内容的同时游戏、健康等也都做了探索;也做智慧家庭,现在又在大力做5G视频通话。

  然而,遗憾的是,这些都是“业务”,是“增值业务”,看着高楼林立一派繁荣,但缺乏有机的融会贯通。因此,流媒体网认为,至关重要的是转变思路——比如,首先视频通讯应该是能力而非业务。

  网络(固+移)是基础,视频是能力,家庭是根据地,把业务设计放入到各种场景里,互相延伸,彼此赋能,滚动迭代。过去也许是大屏之争,未来可能是处处皆屏,是VR/AR,是虚拟人的陪伴,是任何新东西,但能力不断提升匹配各种场景就是运营商最大的底气。

  回到我们此次的主题视频通讯,流媒体网期待包括中国广电在内的四大运营商各展所能,从用户角度,有两个忧心:

  首要的:易用性。为什么可以随时通过监控和93岁的奶奶聊天,因为从接通网络、安装摄像头到发起通话,不需要老人做任何操作,她那边甚至不需要接通——听到声音反馈即可,真正的无门槛。

  而我们的智能电视、智能盒子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功能一大堆,但易用性差。(关联阅读:《电视应该怎样智能?——由AI作画热想到的》)知乎答主lauv便吐槽“技术发展到这个地步整个网络上没有产品能简单地实现监控和相互视频通话,完全忽略了看护老人的这个基本要求。有些类似产品具有这个功能,但是因为有其他乱七八糟的功能使得这个基本功能经常因为老人不会操作而无法正常使用,功能越多老人使用起来越困难,这是个基本常识,但是做产品的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IPTV、DVB、OTT等等也都存在操作难问题,希望运营商能在这块着力突破。

  重要的:服务落地。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给远方的家人安装监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全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有149个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占比超过44%。

  老龄化的另一边,是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比如这条新闻里天天在加班的孙女。绝大数人居家养老是现实,子孙们鞭长莫及更是现实。智能电视企业在这一块也难以落地到各地提供服务,而本地运营商们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依托网络,整合各种资源,积极参与智慧养老。(关联阅读:《IPTV大健康系列(6)聚焦|左手社区右手家,IPTV适合疏通“医养”堵点?》

  5G、双千兆是运营商的新能力新机会,期待感受新网络、新科技带来更多的生活温度!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1月9-10日,在由流媒体网主办的“冰城论道”上,也将就电视大屏的业务创新、服务创新等话题进行探讨,敬请期待。

识别二维码查看更多论道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侯亚丽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