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之外,电视将面临更多屏幕的竞争
云中| 流媒体网| 2022-08-31
【流媒体网】摘要:从手机之外的屏幕,看大屏的挑战。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除了电视本身在交互、内容等方面的一些限制因素,对于大屏所面临的挑战乃至危机,产业更多强调的是来自手机的冲击。

  这固然没错,手机的便携优势、交互能力,以及丰富的应用和内容生态,是很多用户离开大屏转向小屏的最主要原因。虽然大小屏各有各的使用场景,也谈不上谁替代谁,但在有限的用户注意力和使用时长下,移动互联网时代,本就不具备太多交互和内容优势的大屏自然会面临巨大的分流。

  但另一方面,从带屏智能音箱等可以满足更加细分场景的智能终端,到VR/AR等新型的显示设备,手机之外,电视其实还面临着更多屏幕的竞争。

  以AR眼镜为例,近两年,消费级市场正在不断起势。国内市场,OPPO、Nreal、雷鸟创新等企业,都已经推出了相关产品。国外市场,苹果、Meta接下来将推出全新AR设备的消息,也让这一市场更加受到关注。

  如果说沉浸式的大屏观影是电视相较手机等小屏终端最大的优势,那么AR眼镜则以更加轻量化的方式对大屏的这一核心优势带来了冲击。比如雷鸟Air智能眼镜可以带来相当于在4米处观看140英寸高清大屏的视觉体验,再比如Nreal Air在AR空间下可以实现等效6米距离201英寸巨幕的体验。

  就看剧观影而言,相较之下,大屏可能只剩下作为客厅的显示中心,能够满足家庭成员共同观看这一个优势了。当然,VR/AR设备目前并未广泛普及,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更多企业的加码,这一领域足以对电视大屏带来一定挑战。

  如果说VR/AR设备尚未真正成熟,那么对带屏智能音箱这种已经起量的屏幕终端而言,则已经在一些场景下对电视大屏用户进行着分流。

  根据IDC此前发布的《中国智能音箱设备市场月度销量跟踪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带屏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为589万台,虽然同比下降24.3%,但销量占比依然接近40%,达到历史新高。

  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终端形态,带屏智能音箱不仅已经成为智能音箱市场的一个重要赛道,也正在家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纵观目前市场上的带屏智能音箱产品,语音互动、视频通话、儿童学习、老年陪伴、看剧观影、家居控制等,都是其主要卖点。也不难发现,这些带屏智能音箱所提供的功能,与当下的电视大屏产品其实有着很大的重合。甚至在产品名称上,二者可能都叫“智能屏”、“智慧屏”。

小度带屏智能音箱产品截图

  其实,即使除去VR/AR、带屏智能音箱等新型屏幕设备,如传统的PC屏等,同样在很多场景下对电视用户产生着分流。

  说起PC,这似乎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古早”的市场了。QuestMobile发布的《2021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洞察》显示,2021年,PC广告份额已不及OTT智能硬件。相较之下,PC似乎更显落寞。

  图源:QuestMobile《2021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洞察》

  但需要留意的是,对很多人来说,电视主要还是一个娱乐工具,PC则是生产力工具+娱乐工具。而且,在交互的便捷性、内容的丰富程度等方面,PC的应用场景,其实在很多时候远比电视来得广泛。

  即使只聚焦于看视频的场景,比如前几天微博上有个“年轻人为什么不爱看电视了”的话题,其中就有一些网友提到,之所以不看电视,是因为即使不用手机,电脑也可以用来追剧观影。而且,在视频网站会员权益方面,不同于电视端相对独立的会员体系,手机端和PC端往往是互通的。在如今视频网站的电视投屏甚至都需要购买大屏会员的背景下,电视的看剧观影门槛,似乎要比PC多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2022年以来,抖音、B站都相继上线了PC客户端。向更多屏幕和场景延展,正在成为长短视频平台们的共同选择。在此过程中,无论用户还是视频平台,PC屏依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场景。

  所以,对很多用户,尤其对年轻用户来说,PC不仅满足着他们的学习需求、办公需求,由于使用习惯的延续,也会自然地延展到视听娱乐需求。一定程度上,这或许也反映着大屏更多是聚焦一老一小两个市场的原因——因为老人和儿童是手机与PC使用最少的群体。

  当然,无论手机还是PC、带屏智能音箱、VR/AR设备,对电视大屏而言,都远谈不上谁替代谁的情况。但同时,它们对电视大屏所带来的用户分流与冲击,又是不得不留意的。

  从电视到PC、手机、带屏智能音箱,再到如今的车载屏、冰箱屏,乃至正在迎来新一波上升期的主打轻娱乐体验的VR/AR智能设备,从终端屏幕的角度来看,电视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对手”不断增多的过程。只不过,在此过程中,虽然电视从终端形态到功能承载都在不断进化,但面对手机等更加强势的智能终端,电视在很多方面似乎都显得有些脱节。

  换言之,以前只有电视,人们没得选;现在则是娱乐方式太多,电视作为其中之一,从交互的便捷性到内容的丰富性,都需要提供更多差异化,给人们更多不得不看的理由。只是目前来看,这样的理由还不够多。

  如果进一步延展,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加速到来,更多不同种类、不同形态的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不同需求的屏幕,必然还会继续增多。虽然电视不会消亡,但届时,电视的处境将会如何,大屏又该如何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是依然单纯地局限于家庭中的影视观看渠道,还是更多地承载起人们线上娱乐、生活服务等更加多元的需求?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接下来电视大屏的升级方向。


  一键关注我们的全媒体矩阵成员吧。

责任编辑:侯亚丽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