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宇宙中「创作」,版权再成难题?
| 传媒1号| 2022-02-17
【流媒体网】摘要:对创作者和内容版权方来说,元宇宙不仅极有潜力成为下一代网络空间,也是一个令人激动且极具价值的前沿地带。

  2021年年末,在多家互联网和科技巨头的关注下,「元宇宙」(Metaverse)后来者居上,成为2021年当时无愧的年度热词。元宇宙不再只是科幻小说中的一个设想,而是一个或许在不远的未来就能够实现的目标。

  从概念来看,元宇宙将成为人们能够实时聚集、互动、工作及娱乐的共享虚拟空间。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元宇宙能让大规模对现实世界进行实时3D渲染成为可能。

  随着这一共享虚拟空间到来的,是看似无止境的机会——能够进行更大胆、更天马行空的创造的机会。而机会从来不会落到毫无准备的人的头上。在「元宇宙」真正实现之前,创作者首先要考虑清楚这些问题。

  谁能使用你的创作?

  「用户原创内容」即UGC(user-generated content)将充斥元宇宙。而这个「用户」,有可能是个人,也有可能是公司、机构,甚至政府官方。这也意味着内容的创作者(或版权方)会面临他们创作的内容被其他用户以某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二次利用的可能。

  比如,一些用户可能未经授权就用别人的作品装饰自己在元宇宙中的房子,又或者别人拍摄的照片中偶然拍下了你「有损形象」的样子。

  因此,「内容监管」及版权问题是进入元宇宙空间前的首要考虑。在元宇宙空间提供任何内容的使用权之前,你都要考虑——谁能够使用这些内容?他们又能怎样使用这些内容。

  制定这些规则的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元宇宙空间,而在「去中心化」的元宇宙空间中,这项任务有可能落到创作者的头上。

  不同空间如何互动?

  与电影《头号玩家》中的「绿洲」不同,未来的元宇宙可能是由多个不同的元宇宙空间共同构成的。在许多人的设想中,元宇宙中的虚拟身份和「装备」是能在不同空间/平台通用的。

  而你是否希望自己创作的作品出现在其他元宇宙空间中呢?如果愿意,你又该如何确保其他空间中不会发生「侵权」问题?

  此外,确保内容能够在不同空间中安全的传输、不被误读或扭曲原意也很重要。

  不会消失的元宇宙空间

  「持续存在」极有可能是元宇宙的默认模式,这一空间不会因为某个人的离开而消失。在你下线的时间里发生的事情也有可能影响到你的「电子存在」。

  假设你的虚拟形象在元宇宙街道上丢下一个虚拟钱包,但在下线前,你没来得及捡起它。在你下线的这段时间里,其他玩家的虚拟形象就可能捡走你的钱包。

  你在元宇宙中建立的商业品牌、公司不会因为你的离线就停止交易,这时候就需要考虑以AI技术为基础开发的人工智能客服系统来提供全天候的服务。

  下线并不意味着「暂停」、「重启」或者「恢复出厂设置」,你在虚拟世界的存在和行为将永远通过某种形式留存下来,不能抹除。

  把现实世界带到元宇宙空间

  目前来看,元宇宙极有可能是现实世界的「数字双胞胎」,我们能在其中找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物品和地点的「复制」。这些「电子再现」是否会对现实生活中物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造成影响?

  在过去有过电子游戏开发者在游戏中复刻现实世界的物品、建筑物等被起诉的例子。也有因为在游戏中「借用」了某个篮球运动员的纹身、某个艺术家的经典舞步被告侵权的例子。

  因此,在元宇宙创作任何作品之前,最稳妥的做法是确保你有作品中任何第三方物料的使用权。

  元宇宙中的经济行为

  元宇宙有可能会有一套自己的经济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们可以赚钱、消费、投资。不同元宇宙接受的「货币」、加密货币或支付手段有可能不同,可能通用,也可能通过苹果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目前在应用软件的消费行为都是单向的,但在元宇宙中,用户之间也会存在经济交易。

  在设想中,用户可以在元宇宙空间内举办比赛、投资、玩游戏、在元宇宙政府事务中投票。图片来源:The Sandbox

  对创作者和内容版权方来说,元宇宙不仅极有潜力成为下一代网络空间,也是一个令人激动且极具价值的前沿地带。尽管这一空间有着许多人们从未面临的问题等待回答,但也潜藏着同样多的机遇。


  流媒体网推出《复盘2021,大趋势下的中国智能视听产业》,从多领域、细维度、广视角,为读者呈现中国视听行业全景。点击下方链接获取报告PDF。

  https://lmtw.com/mzw/content/detail/id/209626/keyword_id/392

责任编辑:李楠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