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规范校外培训的相关要求,深刻体现了中央对校外培训的定位,就是要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以上政策的目的也很明显,降低生育成本和教育成本,减轻学生负担。据相关专家表示:K12学科教育的严格监管,导致各K12教育机构原有学科类业务收缩,同时考虑拓赛道发展。而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服务、智能教育硬件等成为各教育机构转型发展的方向。
回顾近十年,孩子们过早地背负起繁重的学业,已经基本丧失了无忧的童年,类似打鸡血式的教育方式,还诞生了一个特别的名词——"鸡娃"。这些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都急需政策来为学生的成长“松绑”。
健康+多元:教育大屏带来更加清晰、丰富的使用体验——助力家庭教育,补充校内教育
“双减”政策落地,家庭教育瞬间变得重要——孩子在家的时间宽裕了,老师布置的作业量却在减少。如何合理安排孩子在校+居家的学习时间,是父母必须思考的问题——随着智能电视普及,电视大屏的功能不断丰富和更迭,客厅大屏式学习凭借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视觉效果、沉浸式体验以及极强的亲子互动性,越来越受到广大家庭用户的青睐。
首先:大屏电视可以有效保护视力,宽大的屏幕降低了学生用眼疲劳度;
其次:随着消费升级及家庭对高质量亲子陪伴关系的诉求越来越强烈,放下手机,回归以客厅为中心的家庭智慧生活或将提前到来。在家庭娱乐之外,其核心场景很可能在儿童早教领域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三:在客厅相对放松的场景下,学龄孩子通过电视大屏进行校内学习的补充,做家庭教育的好帮手,让“互联网+电视大屏”给传统教学场景带来的一次新的突破。
以目前常见的教育大屏OTT为例,其承载的功能不仅仅是展示文字和图片,还嵌入了多元课堂活动模板、学科工具、外语听说等教学软件,逐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补充课堂教学内容。例如中教恩视推出的“纳米盒TV端”更是采取了AI互动教学模式,抽象知识点具像化;高频次互动、分组PK,给学生新的体验,保证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
公平+均衡:“一块屏”改变命运,大屏为教育公平性带来更多可能
细读“双减”政策,不难发现,无论是学前普惠教育还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无论是解决“择校热”难题,还是提升校内教学质量,或是赋予偏远地区全新的“教育平权”契机……一桩桩一件件,均一一对应民之所想和民之所急。
网文《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曾经刷爆朋友圈——是的,教育信息化现在正迈向2.0时代,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资源均衡,进而改变学生的命运,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教育平权”这个被讨论长达数十年的话题也有了更多的解法。
不久前,中教恩视向怒江州小学公益捐赠“中教青青园”智慧互动课堂教育盒、在线课程等。 此次公益捐助活动,通过智能硬件产品将云上智慧互动课堂落地,以5G技术实现4K超高清视频在线传输,学生得以体验AI互动教学。另外课程覆盖语数英全学科和小学、中学全阶段,及心理课程、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等,有效解决了当地师资和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用有益内容填补学生课外时间在大山中熟悉未知的外部世界,通过小小的智慧教室链接知识的无穷星辰大海,偏远地区的孩子与城里的孩子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教育文化兴,国家兴;教育文化强,民族强。通过科技来解决教育资源均衡问题,推动“教育平权”,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家庭的脱贫,其重要的意义在于让边远地区的孩子能公平、有尊严地享受国家发展带来的红利,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总结一下,“双减”政策下的家庭教育之“变”,就在于培养孩子的学习意愿、自控能力和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和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学习型社会的时代目标下,大屏教育市场空间正在变大。IPTV和OTT无论从用户规模还是价格认知面向的都是“普通大众用户“,大屏电视教育,产品形态本身就摆脱了地理位置和教师水平的差异,具备公平的良好基因。各省广电及运营商纷纷把学科教育纳入基础内容,无需再付费就可观看,此举不仅响应政策导向,还提高了开机率和用户活跃度。
随着智能电视不断普及、AI技术的成熟、尤其是5G商用的落地,电视端作为受益者之一,家庭客厅场景也将被重构。把家庭客厅场景作为教育最重要的流量阵地,只要有用户需求,大屏价值终会被挖掘出来!
责任编辑:侯亚丽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解密】全国广电工程公司 2025-03-26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700M,迎高光时刻! 2025-03-25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上市公司财报分析! 2025-03-21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5G有个重要推动! 2025-03-19
- [常话短说] 【解局】某上市广电网又成立新公司,干啥?!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