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当中老年用户群体成为短视频平台增量目标,智能大屏怎么办?
晴天| 流媒体网| 2021-07-14
【流媒体网】摘要:电视大屏收视主力军中老年用户,正成为短视频平台新一轮争夺目标!

  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被称为银发经济的中老年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艾媒咨询发布《2021中国银发经济行业调研报告》显示,2016-2020年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持续上升,2020年已达5.4万亿元,年增长率为25.6%。据预测,到2021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达5.9万亿元。

  在政策层面,国家“十四五”规划将“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发展银发经济,相关部门也要求视听平台根据老年人需求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

  未来一段时间,视听平台关注银发中老人群体需求成为发展的重点。目前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在圈住年轻用户注意力的同时,也开始将目光放到中老年用户市场。

  相对而言,以一老一小为主的电视大屏,在与短视频平台应用抢夺年轻用户注意力并不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深耕中老年用户市场、留住银发群体就显得更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短视频平台对于中老年用户群体的发力以及电视大屏如何留住这部分核心受众群体展开讨论,呼吁电视大屏在吸引年轻用户注意力的同时,要关注银发经济崛起,满足中老年用户群体使用需求。

  短视频平台瞄准中老年用户市场

  存量时代的较量,本质上就是抢夺用户时间的较量。对于网络视听平台而言,年轻人的活跃潜力已经被充分激发,中老年用户市场成为新的流量高地。《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21)》显示,近5年中国网络视听行业用户规模稳步提升,50岁以上的银发网民成为网络增长主体之一,中国已有2.6亿银发网民,这是网络视听行业发展新增长点。

银发网民成网络视听行业新增长点

  短视频作为重要的网络视听服务业态,在流量焦虑下,也开始布局中老年用户市场,开拓潜在新增用户。抖音和快手推出极速版,主要就是通过用赚零花钱的方式拉新,核心目标是下沉市场和空闲时间较多的中老年用户。在内容运营侧,快手本身就蕴含着很多接地气的中老年内容,近两年还连续举办多次广场舞大赛,而抖音也在加强健康养生、曲艺等适合中老年用户的类目内容,抖音内部人士在2020年还透露过,将重点渗透下沉市场中老年用户,并开始强化对地方风俗类内容的运营,将重点发力安徽、河南等省份。

  与此同时,近两年来,国务院、工信部等相关部门也在鼓励智能终端适老化产品开发,通过发布通知、印发方案、制定标准等措施指导、督促相关工作开展。在政策引导下,短视频平台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这也将吸引平台中老年网民增多,促进银发经济增长。

  以抖音为例,抖音推出“老友计划”,包括开设老年公益培训课程、进行中老年内容专项治理、发起创作者“老友守护联盟”等,今年3月还招募10位老年用户代表参与抖音适老化升级,视频特效、模板研发等事宜,据悉两周内收到超万份简历;5月18日,再次举办适老化功能沟通会,让老年用户代表体验正在测试中的适老化功能,抖音还表示将根据用户反馈意见和需求进一步优化产品功能;6月17日又传出消息,抖音适合老年用户的版本将很快推出,目前该版本的大字模式已经在抖音APP内测试(我的—设置—大字简明模式)。

抖音大字模式

  更值得一提的是,短视频平台具备低阅读门槛、高密度信息特点,为其占据更多中老年用户心智提供可能。目前来看,短视频平台已经吸引一批中老年用户群体关注,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上。并且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中老年人群成为短视频内容创作的参与者,出现在平台上的中老年网红不在少数,并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根据抖音相关调研,60岁以上用户发布的视频互动量高于年轻人,包含获赞、评论和分享量。

  短视频平台从最初以年轻受众为主,到如今正攻占中老年用户群体。而拥有大把空闲时间的中老年人,对短视频平台的依赖程度也极具想象空间。

  电视大屏的痛点和出路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途径更加多元和便捷,电视大屏受众被逐渐分流。尽管近年来其在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应用场景和服务得到进一步拓展,用户回归的趋势渐显,但与移动应用争夺用户注意力的“战事”仍在不断升级。尤其是面对“杀时间”利器的短视频平台对于大屏收视主力军中老年用户群体的进攻,电视大屏必须引起警惕!

  据CSM《2020智能电视大屏收视洞察研究报告》显示,54岁到64岁、65岁以上大屏用户人均收视时长分别为330分钟、372分钟,位居全年龄段第二、第一。并且,与移动终端相比,年轻用户的时间碎片化,大屏触达年轻受众机会有限,相对而言中老年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时间都相对自由,看电视的几率更高,电视大屏留住中老年用户群体的意义更为凸显。

  中老年用户群体是电视大屏收视主力军

  不过纵观电视大屏多年发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面对移动视频应用的竞争,出于创收效果考虑,电视大屏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年轻用户的引流上。一方面不断创新技术和产品功能,提供回看、点播、投屏等视频服务;另一方面,拓展大屏应用场景,布局AIoT生态,延伸至游戏、教育、健身等多元服务场景。但多功能、新技术趋势的发展,也带来了电视操作复杂性的增加,以致中老年人群需要面对复杂信息界面和交互方式,对于一部分中老年用户而言,存在使用门槛,造成一部分核心受众群体的流失。

  目前关于“电视界面设计复杂”、“体验感差”、“遥控器按键复杂”等吐槽的声音不断,在“知乎”平台上,发起“关于智能电视操控复杂对老年用户群体带来不便”等相关疑问的网友也不在少数。(相关链接:是“障碍”也是“机遇” 智能电视打破操作不便僵局成大势所趋https://lmtw.com/mzw/content/detail/id/195353/keyword_id/15)

知乎平台“关于中老年用户看电视难”疑问

  当然面对这一窘状,电视大屏相关企业也在积极想办法、找出路,推出老年模式、极简模式等针对中老年人的服务,也有一些电视内置开机直达某个程序功能,可以实现开机直达电视直播页面等等。尤其是在国家层面支持适老化改造的背景下,IPTV、OTT平台的适老化性能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1年6月29日,工信部发布《智能电视适老化设计技术要求》,围绕音频及口语字幕、音频描述、大字体、图形符号、色弱补偿、导航控制、触点等方面做了技术要求,使智能电视在操作及播放服务阶段能更好的满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为智能电视解决老年人应用困难带来新机遇。

  对于电视大屏行业而言,中老年群体是电视大屏的重要用户群,降低中老年用户使用门槛,针对相关使用场景和交互习惯改进优化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已经成为行业需要探索的一大方向。

  另一方面,为了留住中老年用户群体,为其提供相应的内容,满足中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也很必要,如为其量身打造出娱乐、休闲、教育、生活等多角度多层次节目内容,再如组织开展适合中老年用户的书法、舞蹈、声乐等比赛。毕竟,随着中国养老保障制度逐渐健全,中老年基本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增加,其使用短视频平台越发普及也能进一步印证内心对精神文化的迫切需求。

  银发经济产业潜力巨大,智能视听产业适老化改造也是政策关注重点。电视大屏在吸引年轻用户回归的同时,关注中老年用户群体需求就显得尤为必要。尤其是在短视频平台为代表的移动应用已经将中老年用户群体作为未来重要增量的背景下,电视大屏积极进行适老化改造、开发更多符合老年用户需求的内容产品将更为迫切。


  为了给读者和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也为了更好地记录并见证中国智能视听产业的发展,2021年开始,流媒体网将此前仅面向部分客户内部专供的《智能视听产业月报》,面向全行业开放订购。详情点击:

  https://lmtw.com/mzw/content/detail/id/196770/keyword_id/-1

责任编辑:侯亚丽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