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王曦泽:5G+行业现场网助力行业服务数智化升级
九九| C114通信网 | 2021-05-27
【流媒体网】摘要:中国移动提出行业现场网概念,目标是让行业现场网作为5G蜂窝网络的延伸,来高效低成本地解决行业服务“最后100米”的更高需求。

  5G商用一载有余,助力众多行业实现了数字化转型。但行业客户普遍存在现场级的连接需求,并且相关需求对网络指标要求很苛刻。如果都通过5G来满足的话,存在成本相对较高、部署周期较长、终端成熟度不足等限制。

  在日前举行的“5G专网暨载行实验室成果发布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技术经理王曦泽表示,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移动提出行业现场网概念,目标是让行业现场网作为5G蜂窝网络的延伸,来高效低成本地解决行业服务“最后100米”的更高需求。

  王曦泽介绍,行业现场网是行业设备接入技术的统称,连接行业现场末端的各类终端、机器、传感器和系统,满足行业现场多样化业务需求。面向垂直行业的低时延传输、高可靠控制、海量资产管理等现场需求,行业现场网与5G网络协同演进,将提升行业服务质量。

  王曦泽进一步介绍,行业现场网的三个典型关键技术分别是无源、短距和确定性传输。

  首先是新型无源通信赋能低成本、低功耗场景。有源RFID成本高,而且需要维护,因此无源RFID是解决资产管理最合适的技术手段。但传统无源RFID读写装置成本高、工作距离受限,不能满足资产管理和仓储物流等场景对低成本、低功耗、易部署的要求;新型无源通信技术则通过采取“激励+反馈”的分离架构,在实现低成本的前提下,大幅提升通信距离,最高可达百米以上,并且规避了读写电路的频段干扰问题,从根本上提升了资产管理的效率。

  目前,中国移动正在和产业合作伙伴推动5G+新型无源的解决方案和原型产品,以便更好地发挥5G设备能力,实现高效的资产盘点追踪。

  第二点是新型短距通信解决超低时延、超高可靠短距离无线需求。现有主流短距离通信技术存在稳定性差、干扰严重等现象。2020年,在工信部的倡议下,国内发起成立了线上联盟组织,推动具备专用频段、大带宽、超低时延、抗突发干扰等优势的新型短距通信技术,该技术具备微秒级超低时延和抗突发干扰的高可靠性。5G+新型短距通信技术可满足运动控制等苛刻通信场景和生产数据上云需求。

  中国移动作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深度参与相关标准和产业的推动工作。一方面主导国内首个5G与星闪短距技术的融合标准,另一方面牵头在智能制造等行业明确应用场景,推动芯片和原型样机的成熟。王曦泽指出,短距通信技术的创新,有助于进一步激活设备连接市场,在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第三点是确定性网络使能时间敏感、数据贯通场景需求。通信行业有句话:“无线是有限的,有线是无限的。”面向工业场景中越来越迫切的无线连接需求、高可靠低时延的极致性能需求和破除信息孤岛的协议互通需求,5G+TSN+OPC US有望深度融合,助力工业生产中网络确定性业务网络无线化和数据贯通。

责任编辑:李楠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