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短视频市场规模、用户规模、人均使用时长等指标全面超越综合视频。短视频「抖快西火」对用户的超强渗透力,足以让长视频「优爱腾芒」发出一声叹息。
米未传媒马东认为,短视频带来的兴奋感是多巴胺刺激带来的愉悦,长视频则带来的是产生幸福感的内啡肽,是长时间的沉浸感才能达到的感受。一边是多巴胺一边是内啡肽的说法,能否为长视频挽尊?「抖快西火」又是凭什么在这么快的时间里做到占领市场、蛊惑用户、榨干时间的?
图片来源:《2020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长视频用户存量和增量均受到短视频威胁
《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短视频用户使用率达87.0%,用户规模8.18亿,人均使用时长为110分钟,超六成的用户每天看短视频;综合视频的用户使用率为77.1%,用户规模7.24亿,人均使用时长为96分钟,超三成用户每天看综合视频。
其中,综合视频用户是指最近半年在网上看过电视剧、综艺、电影的用户;短视频用户是指最近半年在网上看过短视频的用户。
两组数据对比结果非常明显,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人均使用时长、用户使用频率等,在多个指标表现上短视频全面超越长视频。
而且,正是基于超大的用户规模和堪称「恐怖」的用户时长数据,短视频市场规模达到了1302亿,远超综合视频的1023亿。
另外,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数据是,23.9%的新网民第一次触网使用的是网络视听应用,其中,15.2%的新增网络视听用户是为了看短视频,占比高达64%,短视频成为网络视听用户「拉新」的主力军。
短视频各项用户指标的存量和增量均超长视频的当下,的确需要认真思考:短视频到底凭什么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内迅速崛起?以及长视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未来还有没有翻盘的可能性?
图片来源:《2020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视频化大趋势是长短视频竞争格局形成的底层逻辑
短视频超强的用户渗透力和裹挟力,并不是偶然的,其背后一定有趋势性的底层逻辑在起作用,那就是视频化大趋势。
视频化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方向,用户对于视频的消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影视剧故事、综艺节目等内容,而是不断的向外延展,包括:社交、电商、知识等多个领域的视频化转型都在进行中,一切皆可视频。
制作门槛低、欣赏门槛也低的短视频形式恰到好处的顺应和引领了这一趋势。包罗万象的短视频内容,总有一款适合你,尤其是今年发展迅猛的知识类和电商类短视频,助推知识普惠时代和视频购物时代的到来。
相关数据显示,抖音上粉丝过万的知识内容创作者数量已超过15万,共创作了5341万条优质知识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4.3万亿。泛知识内容在抖音的日均播放量超过52.1亿次,日均点赞量超过1.6亿次。「抖音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知识普惠平台」。
据B站陈睿介绍,去年有超过8600万人在B站学习;过去7个月,B站有史以来涨粉最快的UP主「罗翔说刑法」粉丝量达976.6万。
短视频电商带货也是今年的行业热点,测评类、推荐类、开箱类等带货短视频进一步改善了电商购物体验。
双11大战前夕,优酷开箱频道宣布成为天猫美妆双11官方种草平台,并推出品牌slogan「大促前上优酷看开箱」,还上线了相关微综艺《大型真箱现场》。优酷发力打造短视频的战略非常明显。
图片来源:官方微博
小红书也开始全面发力视频号,推动图文测评的视频化,打造视频种草社区。美食、音乐、美妆穿搭、知识、运动健身等多种生活内容垂类视频号涨粉效果明显。
视频化趋势也在推动各大平台的视频化转型。除了专门平台外,短视频的潜力还在各大平台上得到了进一步挖掘。
微信推出了视频号,做大短视频的决心毋庸置疑,甚至被认为是唯一有望让腾讯在短视频与直播领域打个漂亮翻身仗的产品。知乎上线视频制作工具,推出视频专区,并将给予视频创作者现金激励和流量补贴。知乎张荣乐认为「做视频,是完善知识社区的需要。这是一个顺势而为,自然发生的事情。」
微博的「视频号」计划获得了平台极大的支持。「未来一年,微博将投入10亿精准广告投放资源以及300亿顶级曝光资源,帮助视频号累积社交资产」;「将打造10000个百万粉视频号,重点聚焦垂直领域;扶持100家视频MCN机构,月播放规模做到1亿;帮助30家视频MCN机构,年收入做到1亿。」
图片来源:官方微博
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张华立提到长视频面临的危机时,认为原因主要有:「一是平台管理水平低下。二是盈利模式老旧,电视台长期依赖品效广告,视频网站长期依赖左右手互搏的盈利模式。三是少部分创作以及营销走上歪路。」
其中,长视频生产模式和变现模式方面存在的弊端,在短视频这里似乎并不存在。可见,除了符合视频化大趋势之外,人人都可以是生产者的生产模式以及完美对接电商平台的盈利模式,也是短视频市场规模能够超越长视频的另外两个关键所在。
与影剧综等长视频相比,短视频人人都可以是生产者的生产模式的天然优势决定了短视频具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B站陈睿认为,视频自制大势所趋。「未来中国的视频创作者会超过1000万,它将成为一个巨大的行业,会做视频就像以前会写作文一样,成为创作者的一种基本能力。」
不同于长视频的广告模式和付费会员模式,短视频变现模式的形式更为丰富多元。以优酷为例,平台上的长视频与淘宝电商平台的对接和共振一直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但「优酷开箱」的短视频频道却可以完美对接淘宝电商平台,实现体系内部的耦合。
另外,短视频平台在微剧、微综艺方面也开始发力,直接进军长视频的大本营。近日,腾讯微视推出了一档全网首档竖屏直播挑战赛节目《热血满满的弟弟们》,通过短视频海选,召集20名颜值和才艺兼具的弟弟们同台比拼,旨在选出既具备唱跳专业能力、又能玩转直播短视频的练习生。
未来长视频存在翻盘可能性
正如湖南台张华立所说,「不管渠道如何变迁,不管场景如何碎片化、多样化,只要家庭文明不解体,只要我们的审美不发生颠覆性变迁,长视频一定是刚需,一定是视频行业的主流。」
短视频的竞争只是造成长视频危机的原因之一。内容形态创新,影视行业生态变革以及商业模式革新才是解救长视频危机的关键之所在,也是未来长视频在与短视频的竞争中实现翻盘的希望之所在。
内容形态创新有助于进一步扩大长视频用户基数。面对加速到来的5G时代,爱奇艺已经全面布局互动视频、VR、沉浸式视频、云游戏等「高新视频」。龚宇认为,也许未来5到10年会出现完全颠覆型的作品形态。
影视行业生态的良性发展是长视频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企鹅影视CEO孙忠怀认为,「内容决定了平台的生命力,生态则决定了平台的综合价值,我们需要以精品内容为载体,以良性生态为建构方向,推动网络视听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近日,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联合进行了项目发布会,就是致力于实现从内容到内容产业再到内容产业链耦合的「三级跳」,进一步提升行业健康度和内容开发力。
商业模式革新是长视频未来需要创新探索的一个方向。龚宇认为,「D2C(Direct-to-Consumer,直达消费者)是网络视听行业未来长期发展的方向,随着技术的进步,网络视听内容直接面向消费者,将更加公平」。分账网剧以及PVOD即高端付费点播(Premium Video on Demand)模式放映影片等探索已经在进行中。
长短视频大战,可能并不是看上去那样平和,也并不是多巴胺与内啡肽之间互不干涉的关系,在用户和各种资源方面的冲突其实非常明显。
短视频背后是视频化大趋势,在竞争中似乎更容易借力。但长视频长期以来在视听领域的核心地位不容忽视,其本身存在的各种弊端只是现阶段发展的桎梏,亟待打破,重新出发。
期待长短视频之间更为精彩的交锋!
10月20-21日,流媒体网主办的20届浦江论道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顺利举行。本届论道邀请了全行业的智屏创新代表,共同探讨与分享基于大屏延伸出的破圈破壁、跨界融合、协同并进之道。流媒体网征得嘉宾同意后,现将演讲PPT陆续分享在VIP频道。欢迎今日流媒体VIP会员下载阅读!
责任编辑:侯亚丽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解密】全国广电工程公司 2025-03-26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700M,迎高光时刻! 2025-03-25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上市公司财报分析! 2025-03-21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5G有个重要推动! 2025-03-19
- [常话短说] 【解局】某上市广电网又成立新公司,干啥?! 2025-03-14